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全球各地开始出现一种具有特色的标志。
画中的小人物五官其实并不太一样,但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同一系列的。
它们都有相同的风格:卡通、简单、朴素。
即使语言不通,大多数人也能一眼就明白图片的意思。
这一系列来自世界各地的图片来自一个名为(いらすとや)的免版税插画网站。
无论您身在世界何处,您可能都看过这个系列的图像。
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日本表情符号之王”。
大家可能在一些与日本相关的文化作品中见过这一系列的“表情符号”,设计简洁,风格可爱,含义明确。
几乎在日本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些照片。
他们的来源是免版税插图网站(いらすとや),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图片库之一。它经常被称为“设计师的噩梦”,原因很简单。两者兼而有之。
比P站分类更详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几乎所有情况的图片。
来自演奏响板的女学生:
致会弹吉他的鱼:
适用范围广泛而广泛。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画风始终保持一致,以统一的形式展现不同的主题。
乍一听,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一旦人们使用它,就会明白这个素材库的强大之处。
比如如果你想写一篇关于“水管需要加热”的文章,可能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相应的展示图片。
或者,你的期末PPT主题是关于性少数群体的,你可能只能在上面找到简洁、合适的图表。
简而言之,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切”——这也间接导致了它的名声。
在日本举行的G20峰会上,该活动的照片荣幸地被展示。
在这种便捷使用方式的驱动下,该系列逐渐成为全民“表情包”,人们会在博客、日记、报告,或者任何需要图片的环境中使用它。
再加上“免版税”的特性,它自然而然地打入了国际市场,风靡全球,目前已经开始拥有一系列周边,甚至成为了“虚拟主播”:
事实上,创作这套“世界级表情符号系列”的神秘作者只有一位。
的创始人叫 ,画廊里所有的作品均出自他之手,至今作品总数已达数万件。
尽管他的作品已家喻户晓,但这位神秘的设计师却拒绝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或公开露面。直到今天,他仍然以这种低调的方式丰富着画廊。
这或许是对“默默赚钱”的最好诠释,虽然该网站由于“免版税”的特点,并不主要靠卖图片赚钱,但通过广告和周边产品,依然能赚到不少钱。
这种比较新的商业模式,曾屡屡被日本网友批评为“毁了日本的设计业”,因为“因为太方便,大公司不会专门去找设计师”。
尽管饱受争议,它依然顽强地存在着,不断更新,保持着日本表情符号霸主的地位。
正如这种“简单直白”的形象设计在日本比较流行一样,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表达风格”。
世界上,或许是因为偏爱“委婉语”,东亚的表情符号文化尤为丰富,韩国也不例外。据韩国外国语大学传媒学教授介绍,“表情符号”已成为韩国的“第三语言”。
在韩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程序上,用户每月发送 20 亿个表情符号。
而对于娱乐文化最发达、最善于打造明星的韩国,其表情文化也同样强调“明星效应”。
所谓“明星效应”,是指表情包不仅作为表情使用,还变成了IP。以平台打造的表情包群为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
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形象、受众都不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你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选手。
每个角色都有一套专属表情,供你在聊天中自由使用,由于表情表达细腻,这些表情很快受到角色的喜爱。
与此同时,这些形象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表情包而存在,而是有着庞大的周边产业支撑,2018年企业总销售额突破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9亿元)。
这些呆萌、搞笑、可爱的虚拟人物在韩国仅以“表情符号”的形式出现就比任何明星赚的钱都多。
相比较而言,欧美的表达文化则更加倾向于“夸张、写实”。
第一个在欧美国家引起很大反响的表情符号系列是“Rage”系列,其特点是夸张。
最早的暴走漫画诞生于2007年欧美的论坛上,一位网友为了表达自己被马桶水溅到屁股上的愤怒,画了一个恶棍的画像。
由于情绪夸张的完美,这幅画很快就成为了经典。
随后,一些具有相同“风格随意”“表情表现力”“夸张”等特点的表情包相继诞生,从而开启了“狂暴表情包”的新时代。
这幅名为“ ”的画,也是一位18岁学生随手画的。
时至今日,欧美的表情文化依然坚持同一个主题——“夸张与写实”,比起可爱精致的卡通画面,他们更喜欢使用真实生活中的表情。
这也导致很多外国人仅仅因为一个不经意的表情就成为了网红,比如佐伊·罗斯,就因为在火堆前露出的邪恶笑容而被冠以“灾难女孩”的称号。
那个露出强颜欢笑的男孩。
或者是最近的“Nice Old Man”。
相比于卡通人物,欧美人更喜欢用这些更加直白的真实生活表情作为情绪的表达方式,但仅限于网络论坛的讨论中——在一对一/多人的社交聊天中,这是他们的主流选择。
表情符号的这种“文化差异”确实随处可见,在各个国家,能成为“国家级”的表情符号都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
印度曾经出现过一个神秘现象:每天早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会遭遇网络断线,谷歌研究人员发现,这是因为大量印度人有在早上用社交软件给朋友发信息,以及给所有朋友发“早安图片”的习惯。
也正因如此,这种略带土气、更受老年人欢迎的“早安图片”成为了印度的主导表情符号。
近年来,一些印度照片应用程序甚至推出了“早安图片”专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类似有趣的现象在俄罗斯也能看到。在俄罗斯,社交媒体上占主导地位的表情符号是这样的:
图中这个类似海象的生物名叫Ждун,它的原型是荷兰的一座雕像。
自从被俄罗斯网民发现后,它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情素材。
原文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雕像那“无助而悲伤的队列”让无数俄罗斯人感觉看到了自己。
如果你没有在俄罗斯排队,你就没有去过那里
相比之下,中国的表情文化显然更加多元复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在采访中提到这一现象:“中国人聊天时比较委婉,尽量避免伤害别人。但网络交流本来就很直接,所以人们喜欢用一些搞笑的表情来活跃气氛。”
中国青年报还对40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7.41%的大学生经常使用表情包,仅有0.55%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用”,六成受访者还表示“不用表情包聊天很费劲”。
由于中国人独特的幽默感与创造力,表情符号在中国的发展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百花齐放。
从最早的“熊猫头”。
如今,“一切皆可成为表情符号”。
使用这种不需要语言、带有模糊潜在意图的表达工具,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主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对于敏感且善于体谅聊天对象感受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聊天润滑剂”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早在表情符号兴起之前,人们就善于使用表情符号(又称表情符号)来协调社会气氛。
当然,表情符号也存在一些“地域差异”。一位日本学者曾解释道:
欧美人比较常用的是水平文字符号,例如“:)”或“:-D”。
日本流行的表情符号是:“(0-0)”或“^-^”。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欧美人倾向于用嘴巴表达情绪,而性格比较内向的日本人则倾向于用眼睛。
至于中国人……他们相信“我想要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长草颜团子”等一系列表情符号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的原因。
2013年起,一款头上长着草的白球表情包走红中国网络,该表情包由一位95后画家创作,形象朴实可爱,表情丰富。
起初它像其他流行的表情包一样入侵人们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叫不出它的名字,直到 2015 年微信表情开发平台上线,推出“长草颜团子”系列表情包正式上线后,这个名字才开始被大众熟知。
随着创作者们不断更新维护这个系列,这只小白团子的人气也越来越广,截至目前,“长草燕团子”系列表情在微信平台上的总下载量已经突破8亿。
虽然在中国,大部分表情都是“大众造”的,一张搞笑的图片,几句合适的文字,就能造出一个让人热议的表情,同样,有设计感、有IP属性的表情包也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也是国内版权意识逐渐提升的一个体现,如今很多公司都开始重视表情包的版权问题,就连综艺节目中出现的表情包也开始有了正式的版权合作。
在游戏领域,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尝试:本月,拥有庞大用户量的休闲游戏《梦幻花园》与《长草颜团子》合作推出定制版本。
在此次与表情包合作的特别版本中,游戏将新年元素和饺子形象融入游戏,推出全新饺子主题服饰皮肤和一系列春节活动。
作为一款“三消+经营模拟”类游戏,梦幻世界旗下游戏《梦幻花园》近年来也一直在尝试通过品牌合作的方式进行跨文化圈层尝试,打破人们对该类型游戏的刻板印象。此前我们曾报道过“梦幻花园 x 故宫文化”、“苏州园林版”、“雪落长安版”的联动,除了现实人文景点之外,这款游戏甚至还与《纪念碑谷》进行了联动,给玩家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对于曾多次与其他游戏合作的《梦幻花园》来说,此次表情包联动也是一次新尝试。游戏中,国民表情包形象颜团子将来到庄园,与新年皮肤“梦幻桃花源”巧妙结合。二者融合,传递出“新年期间一起在梦幻花园团聚”的喜庆氛围。
此前,《长草颜团子》系列早期就曾推出过表情包“变装系列”。
此次,颜团子在游戏中的多样造型,也将让系列粉丝们体验到“我的青春又回来了”的乐趣。
不仅如此,此次IP联动在游戏之外也有诸多体现,长草颜团子的表情包就被植入到了版本宣传的各个环节,比如制作资金颇丰的3D CG动画:
还有可爱的地铁火车和精美的限量礼盒:
从一张不为人知的网络图片到一系列表情包,再到如今的国民IP,表情包文化作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表情包系列IP的联动也象征着版权意识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
更何况,本作中的角色——
想与游戏研究会的有趣的伙伴一起合作吗?
我们的招聘正在进行中
短视频、海外媒体运营、文字编辑岗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