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新城街道打造 12345 啄木鸟服务站,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2024-08-21
来源:网络整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廖伟、通讯员王东杰聊城报道

今年以来,东阿县新城街道把监管触角伸向基层“最后一厘米”,整体推进“三无”深入开展,增强社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反腐倡廉意识,夯实基础,围绕“四个一流”开展“啄木鸟”廉洁品牌创建,打造新城特色“啄木鸟”服务站,为乡村振兴注入“廉洁力量”,打造“四个最优秀”平台。

建设“啄木鸟服务站”。“1”是指建设网络督导平台。利用好各村建立的“村务督导微信群”,群入群率达到全村80%以上。村务督导群村务所有支出在村内公开,实现公开透明,一手掌握。收入支出以村在村务督导微信群内发的截图、照片为准,只有群内接受公众监督的支出,街道管理站才能记账。允许村级支出,不公开的支出一律不得支出。同时,用好县级“啄木鸟”督导窗口。利用当地微信群,广泛开展宣传。辖区居民可通过下载APP或登录“风清东阿”微信公众号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该平台整合各单位力量、简化流转环节、集中解决问题,做到纪委监察、业务部门监察、群众参与有机结合,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得到回应。

“2”是指新城街道啄木鸟群众工作室和纪检信访接待室,新城街道啄木鸟群众工作室集信访、市民热线、司法渠道等主要涉及群众诉求的渠道于一体,实行一条龙办理;纪检信访接待室负责接收和查处涉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线索。

“3”是指啄木鸟服务站的三个基本职能,一是发挥啄木鸟服务站群众身边“监督岗”作用,主要发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风气。二是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宣传站”功能,利用服务站内建设的清风讲堂进行“定制式”演讲,组织宣传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村级典型纪法案例、红色精神、东阿清官、政策解读等融入到讲课课堂,让廉洁文化渗透到人心;三是通过面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把“啄木鸟”服务站打造成为党群关系的“沟通桥梁”。

“四”就是用好四支队伍。用好社区纪委书记、社区工作者、啄木鸟志愿者、啄木鸟服务队四支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统筹、协调、接待、服务作用。

“5”是指建立5个社区啄木鸟服务站,分别是草植社区、洛神湖社区、阿胶社区、大王社区、锅铁社区。每个啄木鸟服务站都建有啄木鸟监管窗口、啄木鸟调解室,并设有青峰茶室、青峰书屋、青峰讲堂等,部分社区还建有青峰活动室。

搭建“四个最好”平台。逐步把新城街道“啄木鸟”服务站建设成为以群众参与、群众监督为基础,有效处理举报问题的“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平台。成立“群众监督队”,搭建“四个最好”平台。

打造“最佳合力”。事在和谐,力量在团结。逐步把啄木鸟服务站打造成为聚集各方共识、优势、资源的平台,形成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大合力。

筑牢“最佳通路”。大事小事不放过,把群众的希望和忧虑放在心上。充分发挥“啄木鸟”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把啄木鸟服务站打造成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的最佳督导阵地和最直接途径,成为加强党群联系的最佳阵地。

打造“最佳优势”。集民智、汇聚民力。深化县域、街道、社区、自然村协作,打破部门割据和地域壁垒,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活动开放共办、组织互联互通。在公共服务“一池清水”上搭建“爱心桥梁”。

构建“最优活力”。着力发挥啄木鸟服务站与主管业务深度融合的优势,让治理成果惠及各方参与。为减少群众跑腿,化解矛盾更加快捷,解决问题更加彻底,以啄木鸟服务站为载体,统筹纪检、信访、司法、市民热线等资源,形成问题共治、联动办事的良好格局。为解决民生问题搭建“大舞台”,唱响人民共赢“大合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