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家互联网平台近日公布了春节红包发放计划。如京东宣布斩获2022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项目,将在春晚直播期间发放15亿元红包及礼品;快手宣布春节期间将发放22亿元红包;百度也将在春节期间发放22亿元红包;支付宝将继续推出“集五福同享5亿元”活动。总体来看,截至1月25日,2022年春节期间各互联网公司发放的红包总额已超过80亿元。
互联网平台轮番上线活动
随着春节临近,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红包大战”正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按照以往的惯例,春节红包互动一直是互联网平台营销的亮点。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晚宣布,京东成为2022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对此,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苏晓睿向记者表示,京东成为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借助春晚机会获取新客,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熟悉京东品牌。
记者发现,从往年与央视春晚合作过的网络平台发放的红包金额来看,今年继续呈现上涨趋势。
此外,未与央视合作的互联网平台今年也有自己的互动营销策略。据了解,快手红包玩法延续地图闯关、卡牌收集活动,新增手机倒挂领红包、跳跃领红包、守护压岁钱等新玩法。用户可通过参与各类活动积累红包,跨年夜瓜分22亿元;抖音推出“暖心过大年”活动等。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点低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红包大战中,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似乎都不太积极。今年1月19日,支付宝五福临门项目组悄然宣布五福临门活动正式启动,并于1月31日晚22点18分举行抽奖,奖金高达5亿元;此外,微信今年似乎并没有打算“大手笔砸钱”,仅对红包封面做了改动。据记者了解,1月26日,微信将推出春节“放鞭炮”活动。通过游戏,燃放鞭炮即可获得与积分对应的免费优惠券;同时还可获得微信支付发放的虎年红包封面。
博通分析高级金融分析师王鹏博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大网络平台明里暗里争夺春节红包数十亿元的背后,是一笔争夺用户和流量的经济账。“春节红包争夺战背后,依然是一场争夺用户和流量的竞争。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微信、支付宝的流量和用户都达到了一定规模,所以开始显得‘低调’,其中比较活跃的,大多是近一两年刚拿到支付牌照,急需提升客户流量和粘性的平台机构。”
但值得注意的是,春节红包的流量热潮来得快如洪流,去得也往往悄无声息,互联网平台很难维持春节营销的“势头”。
苏晓睿指出,“注意力经济”主要能取得短期效果,对获客很有帮助,但“持久力”更注重用户的长期行为,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如何丰富场景扩大使用范围,如何通过用户运营加强粘性,实现用户长期留存。
王鹏博认为,互联网平台在关注“后劲”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用户运营不能中断,特别是对于习惯了补贴的国内用户。第二,要用差异化的运营方式留住特定群体用户,形成滚雪球效应。第三,平台要贴合用户对App的真实需求,才能长久留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