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 520 上限背后的法律知识,你了解吗?

2024-08-23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红包自诞生以来,就有一条规定:微信好友之间发送单个微信红包的上限为200元。不过,近年来,在“五二零”等特殊节假日,微信红包的上限都会提升到520元,今年亦是如此。

不得不说,微信红包很会制造浪漫。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这种人为制造的浪漫也蕴含着丰富的法律知识。比如今天“微信上的520和1314转账能要回来吗?”就登上了热搜榜首。

西湖法院曾报道过一起情侣分手后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例,法制发言人曾结合该案就520、1314等微信红包转账进行专题法制教育。今天我们结合此专题再次更新该案例,供法制教育参考:

真实案例

2017年3月,在美国留学的小王与家住广东的英子(均为化名)网恋并确定恋爱关系。此后,英子创业开店缺钱,便多次向男友小王借钱。小王通过微信、银行转账等方式给英子38万余元,并未约定借款期限。2018年4月,两人正式分手。三个月后,小王打电话给英子,要求她还钱。英子虽答应,但始终未还。无奈之下,小王于2018年10月23日将英子告上杭州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英子偿还本金及利息。

庭审中,英子承认自己收受了小王转来的38万余元,但她认为这些钱是小王在两人交往期间给的定情信物,并非所谓的民间借贷。

法院经审理查明,38万余元转账中,33万余元整数转账为借款,但有4笔转账金额特殊,其中一笔转账金额为.21元,3笔转账金额为.20元。由于当时双方处于恋爱关系,这4笔转账的谐音数字与情侣间的情话高度吻合。法院根据举证责任原则,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认定5万余元是原告基于爱情而赠与的款项,故对原告的返还请求不予支持。

此案最终的结果是,法院判决英子归还小王的贷款本金33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本案,对夫妻之间互发微信红包的法律问题做出法律解答:

微信红包转账相关法律知识

1.捐赠合同:

红包转账查微信怎么查_红包转账查微信转账记录_微信红包转账怎么查

在恋爱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为了维持恋爱关系而花在看电影、外出就餐、送礼物等日常生活开支上的钱通常被视为赠与。

为什么要特别提这个呢?因为还有一种情况:

一对情侣吵架了,女方一气之下,把两人攒的4000多元“买房”钱捐出去,以纪念逝去的爱情……但正如小说中所说,两人没过几天就复合了,女方要把钱要回来……当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也对此事作出了回应:

2.借款合同: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什么样的微信红包或者转账才构成贷款?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偿还借款及利息的合同。《民法典》第679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合同的本质是一种约定,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同意。借贷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就借贷达成一致,借贷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或者达成口头协议。如果一方声称红包或者转账构成借贷合同,则相应的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同时,双方达成的借贷协议也意味着,如果一方在另一方未表达借钱意思的情况下,主动通过微信转账、红包等方式给予另一方钱财,并不构成借贷,只能认定为赠与合同。

法律声明

双方在恋爱期间,为维持感情而互发带有特殊数字(如520、1314)的红包,可能被认定为赠与,分手后要求返还的,法院不太可能支持。

对于非感情用事、无法签订合同或借条进行保障的转账,可以在转账单或红包上注明转账用途,例如“这是你要的钱”,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法律摘要:如果恋爱期间收的红包上有“520、1314、5200、13.14、131.4、.20”等特殊数字,分手后要求返还,法院多半不会支持;但根据司法解释,为结婚而收的大额红包可能被视为彩礼,可以要求返还。

来源:法律发言人(),仅供法律参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