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等五家机构获香港金管局储值支付工具牌照

2024-08-24
来源:网络整理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式发出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首批获发牌照的机构包括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亚洲)、香港电讯及八达通卡五家。

首批牌照的发放,标志着香港零售支付发展进入新阶段。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助理总裁李家超透露,第二批SVF牌照有望在今年11月13日前发放。

据悉,八达通是香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内地支付机构的入驻,将为香港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支付宝表示,获得牌照后,支付宝将推出香港版电子钱包,并在此基础上为香港用户提供吃喝玩乐、娱乐购物等移动生活服务。

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进入香港市场,据统计,目前已有近四分之一的香港市民使用过支付宝服务。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线下门店开通支付宝支付,覆盖百货、便利店、超市、酒店、主题公园等。随着牌照的发放,支付宝的扩张将进一步加速。

微信表示,获得牌照后,Pay将继续投入拓展支付服务的应用范围。不久的将来,香港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利是”功能,还可以在便利店、快餐店使用Pay支付,享受与现时储值卡一样便捷的支付体验;用户还可以直接通过Pay转账,体验“无现金支付”的便捷。

作为国内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一直将香港视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区域,目前均已获得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因此这场被外界称为“移动支付之战”的争夺战再度蔓延至香港。

支付宝将于十月推出香港版电子钱包

“我们计划10月份在香港推出香港版电子钱包,并在此基础上为香港用户提供吃喝玩乐、购物等移动生活服务。目前用银行信用卡或者八达通在淘宝购物,需要收取1.5%-3%的服务费。10月份推出的支付宝钱包,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副总裁彭毅杰对记者表示。

根据香港金管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支付宝在香港仅提供网上支付,微信支付亦提供网上支付及P2P转账服务,相比之下,香港本地运营商如香港电讯、八达通等则涵盖网上支付、POS移动支付、P2P转账及实体卡等服务。

彭奕杰透露:“由于人民币外汇管制,规划中的服务并不提供港币对人民币的掉期交易,未来我们会考虑加入实体商户支付,但目前暂无计划在香港推出余额宝计划。”

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进入香港市场,据悉,目前支付宝服务香港近20个旅游及零售行业细分领域、近6000家实体店铺,涵盖美妆店、珠宝店、服装店、餐厅、酒店、主题公园等。

首批获发牌照的运营商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内地互联网巨头。李大智回应称,这些公司必须在香港注册,才可以在香港开展储值支付业务,而且必须遵守香港法律在打击洗钱、保护私隐方面的要求。

公开数据显示,内地市场持牌第三方支付平台多达270家,相较之下,由于市场空间有限,香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规模还较小。

根据香港金管局此前提供的数据,有意申请储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机构超过20家,其中约70%为现有营运商,仅30%为新参与者。其中母公司有一半位于香港,位于内地及欧美的分别占30%及20%。同时,以业务性质来看,32%的意向申请者涉及网上/移动支付,其余68%则为预付卡。

实体卡最高面值港币3,000元

香港金管局货币管理处助理处长郑发在会上表示,实体卡目前入金限额为3000港元,无充值功能的网络卡入金限额为8000港元,均无须实名登记。但有充值功能的网络卡,不同产品的年度交易额将另行确定,具体规定将于下月初公布。

“具体的储值金额上限取决于年度交易金额,也会根据不同运营商的产品设计进行调整,可能采用单笔交易金额、每日交易金额等不同方法,对一些提供取现功能的产品监管要求会更加严格。”他坦言。

据蚂蚁金服一位内部人士向两位记者透露,不同级别的客户适用不同的标准,目前支付宝实名制客户,现金充值最高限额为5000港币,总余额限额不得超过10万港币。

其实,在金管局发放牌照前,已有机构采取类似做法。以全港用户最多的香港电子钱包TNG为例,根据储值上限、年度交易金额上限及客户欲使用的服务范围,将客户分为三类,而每个客户组别登记所需的文件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对于钱包储值少于3000港元、年度交易金额不超过2.5万港元的普通客户,只需以手机号码登记即可。若选择储值上限10万港元、年度交易金额不设上限的,客户需亲自登记,并提交身份证明文件及有效住址证明文件。对于部分银行转账及信用卡增值服务,客户须提交相关月结单证明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开始布局全球化战略,但由于各地对相关业务的监管方式不同,两大支付巨头在出海时经常遭遇监管问题。此前有报道称,支付宝还曾遭到台湾等地当地金融监管机构的警告,称其面对面支付产品涉嫌违规。此外,泰国央行也向微信支付发出警告,称微信支付在泰国的业务未获授权,提醒商户谨慎使用。

综合:钛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