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互联网或将迎来新变革

2024-08-24
来源:网络整理

7月14日,据同花顺财经报道,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考虑向对方开放各自的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双方正分别制定放宽限制的计划。该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网友热议。要知道,互联网虽然名为互联网,但其实一点都不互联互通。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大巨头已经“明争暗斗”了近几十年。

2013年8月,微信上线支付功能。阿里巴巴随后推出移动社交工具“来往”迎接微信的挑战。竞争在2014年正式拉开帷幕。微信先是在春节前夕基于微信支付开发了微信红包,随后“发红包”、“抢红包”在全国面前掀起了巨大的声势。微信红包的“席卷之势”让马云震惊不已,他称之为“珍珠港袭击”。阿里巴巴员工于是在春节期间全员返岗加班,但各种应对措施均未能取得明显成效。在支付宝已占据巨大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微信支付打响了第一枪。

此后,两大“互联网帝国”不断构建各自的“生态”,腾讯的做法是持股而非控股,先后用这种方式投资了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滴滴出行、哔哩哔哩、知乎、唯品会、小红书等多家公司;而阿里巴巴则多是收购,比如优酷、UC、高德、天天动听、口碑等多家公司。

可以说,经过近十年的“双马之战”,两家互联网业务已经遍布全国。与此同时,两家公司的流量壁垒也较高,淘宝不能用微信支付,微信也禁止淘宝链接……各自独立运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其结果是,腾讯和阿里背后的产品开始了抢占市场的持久战:优酷和腾讯、美团和饿了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哈喽和滴滴、淘宝和拼多多/京东……不可否认,腾讯和阿里扶持了不少中小企业,惠及民生,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然而,有一句话很能点出如今互联网发展的困境,那就是“做互联网公司的下场,要么加入腾讯,要么加入阿里”,但这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真的是好事吗?

腾讯和阿里考虑开放生态,网上也出现不少争议,但总体来说,有两种观点。一是互相开放生态,才是真正的反垄断利民举措。二是互相开放系统,会加深两巨头的垄断。

支付接口_支付宝下载安装_互支付

第一种观点认为,过去我们国家反垄断的做法是分拆,把巨头拆分成多个小集团,但现在国际形势严峻,阿里、腾讯发展了二十多年,公司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又与民生息息相关,不仅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还会辐射到国外,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对公司和经济都会造成伤害。生态圈的互联互通不是合并,一方面方便了老百姓,另一方面两大公司可以给各自的领域引入新的流量,共享一些资源,促进各自的业务发展,而不是在国内争地盘、消耗资源,可以更致力于在国外拓展业务版图。

第二种观点认为,腾讯和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巨头,一直在通过投资、入股、并购等各种手段分割市场,控制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另外,此前阿里被罚款182亿元的核心条款,其实就是阿里“二选一”的限制性业务政策,违反了市场竞争原则。阿里和腾讯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条款“联手取暖”,互相开放各自的生态,既满足了市监管局的要求,又扩大了各自的业务,本是好事。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再一次加深腾讯和阿里对市场的垄断。

事实上,所谓“反垄断”是“保护竞争”对抗“限制竞争”的行为。腾讯和阿里的相互开放系统是“权宜之计”,还是“真正的世纪和解、格局开放”,取决于腾讯和阿里的生态系统未来是否会向其他公司开放,让更多市场竞争者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互联网的万众创新和发展。

(商业合作请联系:)

你在“看”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