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们各自的公告。
微信支付发布公告——
民生银行回应公告:
这次事件中,双方都没有撒谎,但双方都很狡猾。
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微信支付公告的重点:
民生快捷支付的手续费过高,我们就惩罚性地提高客户提取现金和向民生账户转账的手续费,再通过价格调整来限制和引导客户少向民生卡转账、少取款。
微信指责民生快捷支付收费高昂:其意思是说,当你将民生卡绑定微信后,当你选择使用民生卡进行转账、商户支付、红包等支付时,民生会收取较高的费用。
我也将“民生银行”公告的要点翻译给大家听:
不要提快捷支付费用这个核心问题,哈哈哈哈。
而是重点通过微信“提款”和“转账”到银行账户,这些都是免费的。
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他们都知道,民生银行的这份声明更是狡猾。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这里的核心问题,只关心微信提现费用以及手续费的增加。民生银行称,提现和转账至自有银行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这直接把用户的不满转移到了微信支付上。
肖辽军的评论
1.银行快捷支付收费问题。
资金流出、过路费收取都是全球统一标准的,微信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过路费。
这笔费用原本是向商家收取的——
银联、万事达、VISA等卡组织及其收单机构将收单费用放在商户端,由商户自行收取(羊毛出在羊身上,真正交费的是持卡人),用户无法切身感受到费用的产生(当然,手持机具的人是可以感受到的)。
为了抢占线下支付入口,微信支付、支付宝在业务推广期内给商家提供降低或免除支付费用的政策,推广期一般为一年,一年多之后,商家发现费用很高,他们负担不起,但用户已经养成了支付习惯,就接受了。
个人提款手续费从哪里来?
微信和支付宝把个人之间的转账、发红包都做起来了,这就使得个人也具备了收单商户的属性,形成了银行-微信-个人(具备商户属性)等收单商户的链条。这个链条肯定会产生费用,但是这个费用如何确定其实是有争议的。
至于取现金,转帐到各个银行,银行肯定不会收任何费用,国内没有一家银行收存款费用的!
2、民生银行受微信欺凌可能性较大。
对于此事,我个人猜测,微信作为大流量入口,有谈判和议价优势,很可能降了很低的价格给民生,而民生没有接受,才导致了之后的公告和互撕事件。
话虽如此,这并非享有垄断地位的微信第一次与股份制银行发生冲突。
话又说回来,他们什么时候才敢跟工农建设银行对抗呢?
3、支付宝和微信收单业务的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而对于商户,优惠政策实施一年后,微信和支付宝不再对商户减免代收手续费,收取的费用并不低。0.6%的代收手续费率(大客户有优惠)完全可以覆盖银行快捷支付收取的费用,微信和支付宝依然可以赚钱。
既然商家已经收款,提款免费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没有提现费之前,微信所说的每月3亿赔偿金从何而来?
一是征地期间商户征收费用的补贴。
第二是个人转账、发红包的快捷支付费用,这些钱如果用银行的储蓄卡支付,就会产生快捷支付费用,最终还是要有人承担这个费用。
个人之间付款时,产生的费用应由付款人支付,而不是收款人支付。
但微信和支付宝都很狡猾,如果让付款方承担成本,前期付费的模式会让用户的成本感更加强烈,会选择没有成本或者成本低的渠道,影响业务量。
对此,如果账户中有大笔资金需要提现,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微信、支付宝设置提醒功能——在给别人转账时,提醒转账人收款方需要支付多少手续费。(相比央行、发改委对银行手续费的严格管理,这方面应该尽快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不能让两大巨头玩这样的花招)
在问题解决之前,建议以后如果有人给你转账,如果他选择微信,你可以让他给你支付提现手续费。这个是合理的,不要不好意思。(虽然支付宝提现是要收费的,但是信用卡目前不收费。如果你没有信用卡,就让他在钱转到支付宝的时候把钱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