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文件引发聚合支付争议,先行者 Ping++ 站出来解读

2024-08-24
来源:网络整理

前几天,一份“央行文件”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尤其是银行、支付行业的从业者,几乎人人都在转发。本来是一份正常的文件,却有人解读为“聚合支付”的问题,这着实让我很意外。

2014 年初,Ping++ 开始创造“聚合支付”这个术语和类别。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Ping++ 始终保持着对行业的理解和对技术的探索,为超过一万家企业解决了支付问题。作为聚合支付的先行者,我们有义务站出来,明确什么是“聚合支付”。希望在这篇文章之后,行业对“聚合支付”和 Ping++ 这个垂直市场有更清晰的认识。

2013年下半年,我们对支付行业有三点行业判断:

这三种观点在今天听起来一点也不酷,而且都是既定事实。但在三年多以前,这些都不是那么明显:

所以基于这三个判断,我们创立了Ping++。聚合的意义也来自于这三个判断:

Ping++成立初期就坚定了做纯技术服务商的定位,只做信息处理,不触碰资金结算,不做大商户,不绕弯子,实名入网审核,支付透明化,合规合法,做商户坚实的技术合作伙伴。2016年10月,Ping++通过支付行业安全标准,树立聚合支付行业安全防护标杆,充分保护客户数据隐私。

什么是聚合支付_聚合支付是正规公司吗_聚合支付是哪家公司的

正是因为这种标准化的运营,Ping++逐渐获得了主流支付公司的认可,并被授予战略合作地位,合作深度始终领先行业。产品从基础的“聚合支付”服务拓展到整个“泛收银”服务,产品半径和厚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半年前,我们开启了商业探索,坚持以支付云服务的SaaS模式收费,也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手续费的新路子,为支付行业开辟新的商业模式。

幸运的是,三年过去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三个预测全部成真。更庆幸的是,我们对初心的坚持,终于赢得了市场和资本的青睐。中国银联也报道了Ping++聚合支付。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坚守着聚合支付的初心和纯粹性,但传统支付行业的一些陋习依然存在。聚合支付业务依托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国家/区域清算组织等机构的支付渠道和清算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服务集成能力整合这些机构的支付服务,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为商户提供技术对接、集体对账、差错处理等多种支付服务。

标准化的聚合支付服务,有助于降低商户支付成本、提高商户支付效率、优化商户支付体验……然而,少数“聪明”人,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依然采用大商户模式进行“二次清结算”。这跟是不是聚合支付无关。大商户模式从线下POS就有了,这跟是不是聚合支付无关。《央行文件》中陈述的事实,确实是整个支付行业的痼疾,应当坚决予以规范。

“不断改良的蜡烛永远不会得到电光。”希望我们和这个行业的其他从业者一起,尊重、热爱这个市场,打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为支付行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Ping++愿意全力配合央行的监管,期待更加纯净、规范的聚合支付市场。

真挚地,

金一叶

Ping++ 首席执行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