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即将上线,你准备好了吗?

2024-08-24
来源:网络整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知识不仅仅是力量,还可以转化为金钱。作为知识的具体产物,内容创作也如野火般席卷了互联网。在这样的环境下,量变引发质变,内容创作正在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内容付费。

昨日,据知名IT人士洪波的微信朋友圈消息,腾讯或将上线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马化腾在洪波的微信朋友圈评论中证实了这一点。随后,微信团队回应称,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确实在推进,“已经在测试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和大家见面”。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你准备好了吗?

马化腾亲自揭晓微信付费阅读

在一篇《我为什么现在开始卖我的产品,这个公众号会更新吗?》的文章中,洪波透露,他的36氪付费专栏即将上线,他的公众号也会更新,但公众号的帖子会延迟发布。

腾讯CEO马化腾回应洪波的文章称,洪波应该等微信公众号付费后再说。当洪波回应测试时间太长时,马化腾表示,“我们已经反馈了,会尽量加快速度。”

随后,洪波在朋友圈发文称,“微信公众号的付费订阅功能虽然晚了点,但终于来了。”这基本上证实了微信公众号即将上线付费订阅的传闻。

微信方面确认,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确实正在推广,并且已在进行测试,将于近期向大家开放。

“这个基础功能筹划已久,开放给自媒体自行设计。”2月14日晚,腾讯一位权威人士向《第一财经》独家证实,腾讯将上线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并表示这一功能将留给微信平台的自媒体“自行设计”。

其实,一年前就有公众号运营者爆料,微信正在测试付费阅读功能,并已收到邀请。具体形式为:需要付费阅读的文章,浏览时只能显示内容的开头,具体的内容占比或篇幅可能由运营者决定,只有支付相应费用后,才能查看全文。

洪波向澎湃新闻证实了上述消息。“虽然微信公众号的付费订阅功能有点晚,但终于来了。”他表示。

对于微信推出付费阅读计划的具体细节,腾讯并未作出回应。

新时代的大片:付费内容的兴起

2016年上半年,知识货币化、内容付费兴起,以果壳网旗下分答、知乎旗下知乎LIVE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发展迅猛,百度推出“问咖”,罗辑思维推出“得到”,京东推出“精达”等,一时间,知识经济成为2016年的热门话题,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市场普遍认为,消费升级、移动支付的发展、用户付费意愿增强是知识货币化爆发的重要原因。星粉达一年内完成A轮、A+轮融资,知乎也在今年初宣布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知乎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12日,知乎LIVE已举办1500场活动,单场活动参与人数最多达12万人,单场活动最高收入达19万元。

事实上,无论是分答还是知乎LIVE都与微信息息相关:分答的火爆主要靠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带动,而知乎LIVE其实就是微信群。在外界看来,微信的社交属性是其推广付费产品的最大优势。此前曾有传闻称微信要推进内容付费,但微信团队从未回应过。

与此同时,“内容创业”成为近两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百度近日刚刚宣布将重点推动内容分发,并此前推出百家号;更早之前,腾讯的企鹅号、今日头条的今日头条号已经吸引了大批内容创业者。

但真正带来内容创业热潮的,还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大量媒体人转型为自媒体人,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公众号运营者的行列。依靠公众号融资、估值高的公众号数量不断增多。好内容是流量入口,能精准传递到对应的用户,已经成为共识。

公众微信支付功能平台是什么_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功能_微信公众平台支付功能

微信这两年一直在努力保护原创内容,但对于推出付费订阅功能仍持谨慎态度,一年多来一直没有准确消息,而微信官方的表态也意味着该功能即将上线。

此前,腾讯研究部门对1700多名网民的调查显示,约55%的受访者表示曾为专业知识和见解付费,包括付费订阅内容、下载文件等。一份报告称,超过50%的中国网民曾为内容付费或愿意付费,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30%。

付费阅读是宝库还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付费阅读是违背了之前主流互联网免费思维的。但互联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大家对现有的存量市场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另外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解释,就是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人们愿意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付费。

从内容产业本身的发展阶段来看,背后有一个隐含的逻辑:

第一阶段,当某一类东西极其稀缺的时候,用户愿意为它付费。

第二阶段,随着供给的人越来越多,它慢慢从稀缺变成充足,用户对它的支付意愿会开始越来越弱。

到了第三阶段,供给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导致内容从充裕变成溢出,人们可能又开始愿意付费。但此时用户购买的可能不再是“我可以看的”,而是“我一定不能看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在信息获取方面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在信息已经严重过载、用户注意力和时间已经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付费内容”是用户筛选内容、释放部分注意力和时间的有效方式。背后的逻辑是用“钱”帮助用户做出一些选择——试想一下,用户愿意付费购买的内容,对用户来说一定比其他免费内容更有价值、更重要。所以理论上,当用户时间有限时,只需要关注自己付费购买的内容即可。

因此,微信推出订阅服务的本质,是优质内容生产者对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竞争。

一旦微信加入付费阅读的行列,意味着整个内容付费行业的春天来临,付费阅读将离每一位原创者十分近。但并不意味着微信开放付费订阅就为内容创业带来了春天,这只是优质内容生产者的春天。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付费订阅会对内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保证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才能让用户觉得值得,另外付费订阅与传播范围、影响力也存在矛盾。

如果采用付费订阅模式,原创内容能见到的人只有几万人,很多人的打开率不到30%,这就意味着自己辛苦创作的内容,能见到的人只有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且还面临每年续费的问题。

对于原创者来说,一旦选择付费阅读,就意味着告别当下流行的传播模式。即便不是彻底告别免费内容,但付费内容的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为付费订阅后,读者数量会成倍减少,这是内容生产者直接从内容中获利所要付出的代价。

是直接用内容变现,还是先通过内容扩大影响力,再寻找其他变现方式?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当原创付费内容的作者看到自己的朋友圈粉丝过十万,会不会心动呢?持续付费几年之后,这些付费内容作者的影响力会不会再次下滑呢?

对于这个问题,洪波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的付费订阅一定是留给运营商去掌控的一个工具,什么内容收费、怎么收费、收费多少,都是运营商可以掌控的,微信不会强迫他们一模一样。是否选择付费阅读,不是平台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内容运营商自己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本文编译自财新网、澎湃新闻、、环球网

提供专业、准确、有价值的原始财务观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