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听诊器,一手拿计算器”、“医生不敢收治疑难杂症患者”……8月3、4日,这些引发网友热议的尖锐问题,被带到了国家医保局组织的三场政策解读会上。感兴趣的网友可在微信、哔哩哔哩等平台观看解读会直播。
正在解读的政策是近期发布的DRG及DIP付费计划2.0版。在直播前一周,国家医保局就此政策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并回答了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等8位记者的提问。随后,数篇解读文章在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
自2019年DRG/DIP付费分组方案1.0版实施以来,该政策对医疗机构影响较大。由于工作复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理解不深,执行遇到困难。因此,分组方案2.0版发布后,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政策解读和培训。
“本次系列解读是国家医保局敞开医保大门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首次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对支付方式改革政策进行专题解读,目的是更好地解读医保支付方式相关政策,宣传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了解互信,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国家医保局医务管理司司长、首场直播主持人黄新宇说。
首场直播的主题是“医保与医疗协同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批准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协同治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在直播中表示,刚刚发布的2.0版分组方案,是医保与医疗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尊重、服务和引导临床医生”是2.0版分组方案所追求的目标。黄新宇以DRG2.0版分组的制定过程为例解释道:“DRG分组是基于临床实际的,我们把资源消耗相近、诊断操作水平相近的疾病进行分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临床专家提供意见,然后通过大数据进行验证,验证完之后再和专家沟通,这就是DRG分组的过程。”据了解,DRG2.0版分组自2020年起已收集了78个城市的5371万例病例数据,而DIP2.0版分组自2020年起已收集了91个城市的近4787万例病例数据。
DRG/DIP付费方式主要改变的是医保基金向医院付费的模式,而不是患者向医院付费的模式。过去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对民众诟病的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缺乏医保支付层面的监管。“付费方式改革将把激励机制从成本最大化转向成本最小化。”复旦大学卫生经济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应晓华在直播中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经营理念将从规模化转向成本控制。
当经营理念变成成本控制后,部分医院的医生开始一手拿着听诊器,一手拿着计算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婷表示,这反映出部分临床医生对DRG付费方式的困惑。“之所以要拿起计算器,是因为临床医生担心某个病人背后的医疗费用支付问题。与DRG分组规定的付费相比,我们是亏了还是赚了?”
“如果DRG付费改革不直接和科室或者个人的绩效挂钩,我想大家的顾虑就会少一些。”张婷说出了最真实一线医护人员的想法。对此,黄新宇表示:“在付费改革过程中,我们反对和医生直接挂钩,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让医生按病人该看的看,只要诊疗规范,对医生最有利,对病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直接的。”
应晓华把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生和患者的影响概括为“两个无感觉”,即医生不知道、患者不知道。这个“两个无感觉”也被黄新宇称为改革的目标。在对能做到“两个无感觉”的医疗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后,应晓华发现,这些医院在管理层面消化了政策,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来考验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考验的过程也是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从而减少不合理的医疗行为。
控制成本后,医院会不会不敢收治疑难杂症患者,研发新技术的动力会不会减弱?积极拥抱支付改革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有充足的数据来回应这些问题。以高难度的主动脉夹层手术为例,该类手术分为三个难度系数,根据难度系数的不同,医保基金给广东省人民医院限定的该类手术费用分别为8700元、16.75万元、29万元。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解释,按照之前的项目支付模式,即使加上各项补贴,每台这样的手术,医院也要损失5万到7万元。付费改革后,“我们技术提升、管理精细化,现在每台手术都有明显盈余,这给了我们动力去拓展学科发展,大量开展这种高难度手术。目前我们医院基本承接了广东70%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
当然,也会有病人的治疗费用超出预先规定的规定。袁向东举了一个例子,称医院近期接诊了一位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由于并发症多、手术难度大,最终花费46万元。针对此类患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专门设计了“特例单讨”制度。此次发布的2.0版分组方案要求,“特例单讨”次数原则上不超过DRG出院总例数的5%或DIP出院总例数的5‰。而这两个数据在原1.0版分组方案中分别为1%和1‰。袁向东称,“特例单讨”次数增加对医院来说是一大福音,上述46万元手术费问题正是通过“特例单讨”制度解决的。王国栋表示,希望广大医疗机构用好“专例单议”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医院的发展,也对合理保障患者权益至关重要。
在支付方式引导下,广东省人民医院四级手术(手术难度最高的级别——记者注)数量由每年1.99万台提升至2.7万台。四级手术数量被称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最复杂”的指标之一,手术数量越多,医院的考核分数越高。负责医保10年的袁向东说,DRG/DIP是按照资源消耗量付费。对于医院来说,资源消耗主要包括检查、药品、耗材、治疗等。在总量控制下,“医院不该用的药就不要用,不该做的检查就不要做,腾出来的富余用于医院的结构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从价值型医保到价值型医疗的转变。”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全国90%以上的统筹区域已实行按DRG/DIP付费,26个省份已实现省内所有统筹区域全覆盖。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医疗机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医保政策解读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仅首场直播观看人数就突破270万。三场直播结束,黄新宇总结称,医保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全体人民群众就医之忧,医保、医疗、医药之间的沟通协调永远不会结束。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采取更多形式,加强“三医”沟通交流,共同解决群众诉求,让医疗行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