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老师,我家孩子才两岁,喜欢偷东西怎么办?”
当主持人张丹丹在抖音直播间看到一位年轻妈妈问出这样的问题时,瞬间“炸了”。
“你怎么能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说这样的话?你知道‘偷’这个词对孩子来说有多难听吗?两岁孩子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简单粗暴地定义为‘偷’?”张丹丹似乎不再是过去荧幕上那个温柔睿智知性的女主持人,而是一个看到好友缺乏育儿经验,会生气、直言不讳的“闺蜜”。
这是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张丹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张丹丹育儿秘笈》直播。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长期宅在家中的家长们,一直在问自己“如何正确养育孩子”。“与孩子相处”成为热议话题。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写过育儿畅销书《妈妈总有办法》的张丹丹,利用多年媒体工作带来的敏感度,于2月4日开启了自己的《与孩子相处》抖音账号“张丹丹育儿心得”,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开启了一场陪伴年轻父母度过疫情的直播,每晚一个半小时,解答年轻妈妈和爸爸的育儿疑问,一经上线,便引发了超高人气。截至目前,张丹丹在抖音上的粉丝已经接近500万,每场直播都有近万名粉丝参与互动,虽然这样的人气对于曾经当红的主持人张丹丹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熟悉她的观众来说,还是不小的一笔,今年,她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绝对的抖音“网红”。
张丹丹告诉今日妇女报/凤凰网记者,疫情期其实是父母与孩子难得的相处时光,“疫情危机”也能成为家庭教育难得的契机,“这也是意外的收获”。
疫情期间38场直播
在斥责了那位说自己两岁孩子“偷东西”的妈妈后,张丹丹后悔自己“说话太过分”,她向这位妈妈道了歉,并耐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两岁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你’和‘我’的概念还没有非常清晰,只有一种很简单的想法——‘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一点都不是坏事,只是因为孩子产生了财产权观念和占有欲,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
每天晚上,在《张丹丹的育儿经》直播中,她都会回答很多这样的问题。
直播间里,有观众问到“孩子因为要上幼儿园一直哭闹怎么办?”张丹丹回答道,“到了新环境,感到害怕、恐惧是人之常情,小孩子更是如此。家长首先要明白这是一个道理,应该视之为正常现象,不应因此责怪、教育孩子,而是应该温柔耐心地引导孩子适应环境,逐渐学会独立。”
“从2月4日开始,我们做了38场直播,每天一场,每场一个半小时,除了聊固定话题,还会解答家长关于育儿、家庭教育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挺好的。”张丹丹告诉今日妇女报/凤凰网记者。
每次直播,张丹丹都会设定一个话题——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父母在育儿方面面临的困惑。其中包括“孩子爱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怎么回事”、“大人经常对孩子吼叫,后果很严重”、“陪孩子写作业时,你能保持冷静吗?”等让家长心疼又头疼的问题,还有“哄孩子睡觉的方法你做对了吗”、“老人在家带孩子时,出意外怎么办”、“照顾孩子注意这个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宝宝后脑勺出现秃斑别慌,也别盲目补钙”等育儿科普。
网络直播无法“散尽天下沙”
“在短视频平台,一定要放下架子、换换腔调,创新内容表达方式。”在张丹丹看来,一定要用观众喜欢的方式说话,给观众有用的信息,“不然就变成装腔作势、哀嚎一片——也就是‘散布到全世界都是沙子’”。
张丹丹觉得直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和网友的即时互动,这是她以前在演播室和舞台上很难体验到的。“和电视不同,短视频上的互动是即时的、快速的。”现场,全国各地的妈妈们就像坐在客厅里聊天一样。“大人经常对孩子吼叫,后果很严重”直播节目用情景重演的形式,告诉家长,经常对孩子吼叫,会给孩子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自卑、懦弱、暴躁是两大性格缺陷。在这条观看次数超过400万的视频下,一位名为“小葵去哪了”的网友留言说,“我经常被父母骂,看到这个视频,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泪,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张丹丹说,这条留言让她“感觉好心疼”,“好想抱抱这朵小葵花”。
在《照顾小孩注意这个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直播中,张丹丹和一名小孩演示了小孩被异物噎住时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视频的观看量已超1600万次,但底下的评论却让张丹丹泪流满面。网友表示:“我女儿被卡成这样,去医院都救不了,要是我早点把这个视频发出来,我女儿就没命了。”她们可能都是靠急救才得救的......”
当然,在张丹丹的直播间里,还有更多的是安慰和温暖的互动。比如,有的网友坚持按照张丹丹教的方法做,看直播时还表示“亲子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网友看了30多场直播,有的妈妈还在“追”,告诉张丹丹“你说的和别人不一样”;有的妈妈按照张丹丹的推荐给孩子买了绘本,坚持看,后来还开心地告诉张丹丹,孩子的表情很有趣,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都增强了。
她为什么在凌晨四点哭泣?
《张丹丹的育儿经验》诞生于2019年4月底,当时湖南卫视娱乐频道MCN(指多频道网络,即联合众多自媒体,并能为子频道提供制作、交叉推广、合作经营、货币化助力的机构)正筹划培养母婴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找到了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张丹丹。
于是,张丹丹一改主持人形象,在直播间里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育儿心得。尤其疫情期间,每天直播一个半小时,“体力活很累”,但她乐在其中。
这份热爱,源自张丹丹对“母亲”角色的同理心,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也曾有过“至暗时刻”。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清晨,张丹丹“困得想撞墙”,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抱着四个月大的儿子喂奶。喂完奶,儿子沉沉睡去,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突然,我的鼻子一阵酸痛,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情绪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扑通一声炸开,我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
在别人眼中,张丹丹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非常幸福的人——她有爱她的丈夫,有幸福的家庭,丈夫既是她的爱人又是同事,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她事业有成,还拿过“金话筒奖”和“全国好声音”等奖项,我没有任何理由哭,那我为什么要哭呢?为什么那一刻,我会觉得人生几乎无望,没有人可以拯救我呢?
张丹丹稍稍冷静下来,理性地分析自己突然崩溃的感受——产后孕酮下降导致的情绪波动。看着眼前的小生命,思考过去和未来,一个想法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希望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分享给那些和她一样,曾在凌晨四点独自哭泣的妈妈们。“我想让她们知道,她们并不孤单。所有的迷茫、焦虑、疲惫、无助,我都理解需要帮助,甚至时不时出现的绝望。我想把我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想对那些曾经被无力感包围的女性说出我的心声。”
“0~7岁请陪同孩子”
除了分享育儿经验、解答疑问,张丹丹在直播期间谈得最多的另一个话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故事机代替阅读,甚至过早让孩子玩手机,这样做有害无益。”看过市面上几乎所有儿童绘本的她经常向家长强调,儿童绘本更适合孩子阅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创意能力。另外,儿童绘本不只适合孩子,对成年人也有治愈作用,所以可以亲子一起阅读。她推荐的绘本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售罄,希望通过我的推荐,让更多家庭受益。”
在直播中,张丹丹经常强调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她多年的媒体人工作中,见过太多反面例子。在她看来,0到7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长期来看,“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如果有一段时期需要你不顾一切地做到最好,请不要选择孩子人生的这个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养育孩子,事半功倍。如果回到7岁以后的阶段,我不想让父母错过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光,所以在这场陪战疫情的直播中,我一直在“分解”,大声提醒大家,希望唤醒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