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2020年,有两件事将载入史册,一是新冠疫情,二是央行数字货币即将发行!
近日,一张低分辨率的手机截图开始在网上流传。图片中是与现行人民币完全不同的格局,但增加了不少我们熟悉的元素,比如“扫码支付”“汇款”“收付通”等。而它,正是传说中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网上流传的所谓央行数字货币DC/EP截图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不难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甚至银行信用卡都可以算作广义的数字货币。那么此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NO1. DC/EP到底是什么?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全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对应英文缩写为DC/EP。DC为(数字货币)的缩写,EP为(电子支付)的缩写。
数字人民币的概念非常广泛,它采用了最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体验可能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类似。由于数字人民币独特的法定货币能力,使用数字人民币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币或硬币并没有什么区别。
NO2.微信和支付宝有什么区别?
相较于央行的DC/EP,支付宝、微信的推出时间要早得多,人们对其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那么DC/EP与微信、支付宝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1.信用背书
不管微信和支付宝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广泛,还是会有店主不接受的情况,因为这两家公司只是普通的商业公司,如果店主不相信他们,那也没办法了。
但央行的DC/EP就不同了,它的信用背书是国家,背后是具有同等法定货币能力的人民币,谁也无法拒绝接受。从另一个角度看,DC/EP和人民币现金是可以互换的,两者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2.双离线支付
微信和支付宝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如果你的手机没有网络,就没办法交易。而央行的DC/EP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支持双向离线支付和交易(这一点和银行卡或者移动支付不一样,更像现金的特性!)。也就是说,即使付款方和收款方都不在线,交易依然可以完成。
DC/EP所谓的“双离线支付”,有点像以前的信用卡单,即当双方沟通不畅时,软件会先“记账”,等到安全验证可以正常进行时,再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比对扣款。
3. 无需银行账户
在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交易之前,你必须先绑定银行账户。在你每一笔付款的背后,微信或支付宝其实都是实时从你的卡上扣款,然后执行相关交易。只是这一切都是自动完成的,我们并不知道。
但央行的DC/EP就不一样了,它不需要银行账户,只需要你注册一个自己的数字钱包,这也是和微信、支付宝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4.结算主体不同
与微信、支付宝不同的是,DC/EP是未来在境内合法流通的数字货币,因此其结算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微信、支付宝仅仅是对现行人民币结算方式的电子化改进,其支付结算主体是商业银行。
NO3. 数字钱包
就像我们把现金放在钱包里一样,数字货币也需要一个“容器”来容纳它,那就是——数字钱包。
玩过比特币的人对数字钱包这个概念都不陌生,你完全可以理解成一个手机APP,通过个人信息注册之后,这个钱包就是独一无二的,终身属于你的。
虽然央行对于数字钱包的解释非常少,但泄露的截图显示,它至少会包含“扫码支付”、“汇款”、“收款即付”、“碰一碰”(应该是类似NFC的近场支付功能)等几大功能。同时,用户可以轻松将银行资金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兑换的数字货币会显示来源银行,方便用户管理资金流向。从操作上看,它至少和现在的微信或者支付宝比较接近。
NO4. 如何获得数字货币
与传统人民币一样,数字货币将遵循银行发行模式,即中国人民银行(PBOC)先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货币,再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公众发行。这种逻辑保证了数字货币在发行时不会超发,只有当货币产生请求并满足验证规则时,才会发送相应的额度申请。
对于民众来说,银行依然是接收数字货币的主要途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用你现有的银行账户兑换等值的数字人民币,兑换完成后你的银行账户也会减少相应的金额,跟日常的现金提现完全一样。
至于后期,无论是发工资、小额转账,还是零星消费,都可以使用DC/EP交易,都可以收到数字货币。
需要注意的是,DC/EP目前还在内测阶段,只对一定数量的白名单客户开放。央行目前采用的是四地一场景模式,即在四个地点(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和一个场景(冬奥会场景)进行内测。DC/EP将通过置换同面额流通纸币的方式生成。
NO5.去菜市场买菜可以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买卖双方都有央行数字钱包(APP)或者线下支付方式(类似微信支付二维码),就可以进行交易。由于DC/EP有国家背书,有完全的法偿性,没有人可以拒绝接受。因此,相比目前的微信、支付宝,它的适用范围会更广。
NO6.它和传统现金有什么区别?
1. 无需担心变化
微信和支付宝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省去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找零的麻烦。携带很多零钱不方便,店主也不好意思给你找零。这正是数字货币的优势,所有的零钱只是账户里的一组数字,支付系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省去了你的麻烦,店主也轻松了。
2. 不易丢失
由于现金没有唯一标识,存在一定的丢失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你口袋里的100元丢了,找回来的几率很低。数字货币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丢失的几率变得极低,这其实和铁路现在推行的电子票有点类似。
以前我们乘车时经常会遗失车票,这给进出站、火车上检票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电子票直接将你的出行信息和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无论你是否收到纸质车票,只要在进出站时核实身份信息,你的所有信息就一目了然。
3. 更加通用
我们的生活逐渐进入电子支付时代,乘车、付款、进小区等都要扫码。但或许你发现,并不是所有软件都兼容。比如你刚在A城市办理了地铁卡,到了B城市却要换成支付宝。你刚在地铁上装了地铁卡,但上车却要换成易通行。未来数字货币推行后,这种情况会大大改变。
由于DC/EP是国家法定货币,不管是公交公司、铁路、民航、社区超市……,只要接入数字货币支付设备,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数字钱包完成支付,无需下载各种APP。
4. 匿名
DC/EP的设计初衷就是匿名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移动支付其实会给商家留下一些“痕迹”。这就是为什么你在APP上购买商品后,系统会智能地向你推荐一些你感兴趣的商品,即所谓的“大数据杀熟”。DC/EP的匿名交易特性,保证你支付后,商家、银行、第三方平台都无法追踪到你的消费记录,从而避免了很多尴尬和隐患。
NO7.钱会不会变得更“毛”?
每当提到发行新货币,就会有人认为会导致通货膨胀(俗称货币“毛化”)。其实,央行在设计DC/EP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正在现有流通的人民币中实行等价替代。而且央行已经明确,DC/EP的主要替代对象是现有货币体系中的M0(即社会上流通的所有可以立即使用的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比如你手里的现金、公司库存中的现金等)。
有了等值替代、只能替代M0两大硬限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造成任何冲击,更不会出现钱更“毛”的说法。
NO8.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
说了这么多,央行为何要花这么大力气推动数字人民币?除了以上这些优点,其实还有其他几点考虑。
1. 考虑发行纸币的成本
目前各个国家的纸币的防伪能力都很强,但是越来越强大的防伪功能必然会增加纸币的铸币成本,同时在流通一段时间后,部分纸币会因为丢失而退出流通,这样就会导致纸币的发行成本越来越高。
数字货币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串数字代码,生产和流通不会产生任何成本,从经济学角度看,DC/EP在这方面远优于现金。
2.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现金使用频率大幅减少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交易场景都已实现移动支付,也就是说,在菜市场买一根葱也可以用手机支付,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自然挤占了传统现金的使用。
铸币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上使用场景越来越少,也是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主要原因。
3.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管
传统现金交易属于匿名交易,给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带来很大麻烦,数字货币的唯一标识更利于监管部门追溯整个融资链条,进行更有效的监控。
NO9.现金会被彻底取代吗?
数字货币虽然有种种优势,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金。
首先,和电子票一样,我们需要考虑很多不能使用电子货币的群体,包括老人、残疾人,还有更多的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儿童。由于数字货币至少需要一部手机作为载体,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人群。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并不是要完全取代现金,而是对现有的纸币体系进行补充。想想微信和支付宝就更容易理解了。虽然现在大家都是扫码支付,但每个人钱包里都会放几张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的想法
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的新型货币,其诸多优秀特性堪称“纸币2.0版”,既是一场货币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如同微信、支付宝一样,势必将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