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抖音刷单骗局变种来袭,已有多人受骗

2024-08-25
来源:网络整理

经常看抖音的,要小心了!

了解刷单骗局的变种~

抖音已经成为一款男女老少都喜爱的APP。

抖音人气高、流量大

骗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

经常使用的朋友要注意了

很多骗子也利用了“抖音”的流行

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欺诈行为

让我们看看当地的情况

真实案例

1、2020年5月13日,库尔勒市某餐厅员工秦某上班时拿出手机,找到之前下载的一款名为“有道云”的APP联系客服。客服给他分配了一个订单,然后他按照客服的要求下单。第一个订单是点赞抖音APP,第二个订单是淘宝APP下单。秦某先付了钱,客服过了一会儿就把佣金和预付款退了回来。第三个订单也是在淘宝APP下单,钱正常退了。到了第四个订单时,客服让他订4个,他订了1个598元,客服让他重新下单4个2392元,然后把之前的费用一并退还。秦某下单付款后,要求客服退款。客服称任务尚未完成,完成后才能退款,秦某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损失金额为:2990元。

警方通报了涉案工具:

有道云应用程序

2、2020年8月10日,库尔勒市某公司员工A某经朋友介绍下载并注册了一款名为“日赞同人”的软件。注册后,他联系了平台客服,客服称平台会发布抖音点赞任务,关注抖音账号并点赞即可。每完成一个任务可获得5.4元奖励。充值会员(会员有300元、600元、1000元三种)的话,充值越多赚得越多。A某充值1000元开启任务,一天赚了63元。第三天,他尝试提现,成功提现了50元。之后,A某信以为真。平台客服称,拉其他人过来,平台还能再返还150元。随后,A某拉同事加入该平台,然后提现100元,A某继续在该平台充值会员做任务,后来想提现任务返利,却发现平台无法登录,他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共计损失5750元。

警方通报了涉案工具:

“每日点赞赚钱”APP

3、2020年8月12日,库尔勒市无业人员涂某在某群里看到一则广告,称可以边玩微信边兼职刷单赚钱,并发送了链接。涂某点击链接下载“企业微信”,在群里看到对方的企业微信昵称。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给涂某发了一个抖音账号,要求涂某关注并点赞30个,对方给涂某返利6元。随后,对方给涂某介绍了一款“企业密信”APP,涂某按对方要求下载后,让涂某加某董客服,并告知涂某在某董身上刷单可以赚很多钱。之后,涂某在对方发的链接里刷了4单,对方给涂某返利。涂某信以为真,随后对方要求其再刷4笔大单,王某便向对方转了4笔款,共计人民币1000万元。但对方并未退钱,也未给返利,并告诉王某,自己一单只完成了4个小任务,继续完成任务才有返利。王某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

警方通报了涉案工具:

“企密信”APP

咦,这个套路看着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跟淘宝“刷单”的常见伎俩类似。

新瓶装旧酒,新汤装同一种药。

撒谎者只是

它只是从电商平台转向了“抖音”之类的软件。

这些都是网络订单欺诈行为!

抖音假订单诈骗的“三步曲”

1、骗子会在贴吧、各大视频平台、QQ、微信等平台广撒网,还会发抖音刷单短信,如果有人感兴趣,加为好友,那么就落入了“刷单骗局”的第一步!

2、任务指导者为了取得受害者的信任,会主动私聊,要求受害者试单,先点赞抖音作品,并给予小红包奖励。

3、在逐渐建立信任后,任务指导者会说如果想赚更多的钱,需要加入VIP,这时候很多受害者就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交钱,一旦交了钱,就落入骗子套路的深渊。

警方郑重提醒:

抖音关注一单一结_抖音结单关注什么意思_抖音结单关注有什么用

“虚假订单”是违法的。

不要相信“”等短视频平台。

包含营销、金钱等内容的视频

不要轻易给对方转移钱款。

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了,请立刻报警!

避免受骗

学习更多的防骗技能是关键!

特殊时期,在家玩手机会被骗

霸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提醒您

切记牢记“防范电信诈骗”

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一:诈骗回扣

2020年7月31日,库尔勒市无业人员何某在手机上看到自己之前加入的企业微信群“某某商贸有限公司”里有人@自己,何某查看群消息,了解到网络刷单流程,利用群派单器刷单,将京东某商品添加到购物车,通过手机银行转账、扫码支付等方式支付货款,共计转账 元。转账后,对方要求何某完成剩余的刷单任务,并要求何某继续刷单,何某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 元。

警方提示

不劳而获,网上赚钱的方法很多,不要靠运气,不要贪图小利,擦亮眼睛识别骗子。刷单是违法的,不要轻信QQ群、微信上那些轻松赚钱、高薪工作的信息,不要轻易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支付宝账户等。

案例二:其他类型诈骗(充值返利)

2020年8月4日,库尔勒市小学生米某在“抖音”APP上看到一则短视频,内容是某人发布低价抛售手机的短视频。米某通过抖音私信添加了对方QQ群,群内一名陌生人加米某为好友,并告知米某只要充值100元零钱即可获得最高1314元的红包福利及一部手机。米某信以为真,用母亲的手机微信按照对方要求,通过对方提供的三个微信二维码,向对方转了共计8541元。随后,米某母亲查看手机时发现自己被骗,损失金额合计8541元。

警方提示

返利骗局通常是骗子通过QQ、微信等渠道添加受害者为好友或将受害者拉入特定QQ群,然后向受害者发布虚假的高额返利信息和截图,诱骗受害者转账或发红包。如果受害者索要返利,骗子要么以更高的诱惑诱骗受害者继续转账,要么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各种理由推卸责任,直至骗局被揭穿,骗子才会将受害者删号或拉黑。因此,在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时,一定要谨慎,谨防各种诱惑,拒绝向素不相识或身份不明的人转账。

案例三:贷款及信用卡诈骗(假贷款)

2020年8月9日,库尔勒市某单位员工努某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询问努某是否需要办理贷款。努某同意后,对方向努某提供了一个微信号码,以便联系他。通话成功后,对方通过微信向努某发送二维码,要求努某扫码下载“平安新e贷”APP软件。努某注册了“平安新e贷”账户,并按照对方提示办理了贷款。随后,在努某通过“平安新e贷”APP软件提现过程中,对方以写错卡号、提高信用评分等理由骗取其人民币2000万元。努某后来发现自己被骗了,共计损失了人民币1000万元。

警方提示

1、银行及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预先缴纳“押金”、“手续费”、“保险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

2、现在可以设置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转账的“转账到账时间”,你可以将“实时到账”设置为“2小时到账”或者“24小时到账”,给自己留出止付的时间,因为一旦发生实时到账,就很难止付了。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贷款平台泄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

案例四:杀猪诈骗(假赌博)

2020年8月12日,和静县无业人员苏某在家玩游戏,在游戏软件上认识一名陌生男子,在QQ、微信上加了对方聊天。聊天中,对方称网上买彩票可以赚钱,苏某想跟对方一起赚钱。对方给苏某发链接,让其下载“中国福利彩票”,并教苏某操作、网上购买中国福利彩票,并称用朋友的号可以中奖。苏某信以为真,将人民币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中奖后,无法取款。对方要求苏某交纳押金并充值会员,并要求苏某继续转账。苏某发现被骗,共计损失人民币2000余万元。

警方提示

我国目前全面禁止网络彩票销售,彩票只能在实体店购买,不要轻信任何网络彩票。当陌生人在网上接近你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那些对你财务状况非常“关心”的人。注意理财网站的合法性和合法性,尤其是现在很多犯罪嫌疑人会搭建和官方网站一模一样的网站。注意网站的链接地址。

近期巴中市诈骗案件预警,必看!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演变升级,对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为了更好地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有效杜绝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今天巴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与大家分享几起真实案例,希望大家汲取教训,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1. 欺诈性返利诈骗

2020年8月3日,库尔勒市某中学学生李某在学校看到同学通过一款名为“转钻”的APP刷单赚钱。李某向同学要了软件安装包并安装了该软件。李某在该平台上操作并成功提现后,便完全相信了该软件的真实性,并充值了人民币6276元。充值期间,李某成功提现6276元。5天后,李某的同学告诉他无法提现。李某提现操作失败,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共损失人民币1000元。

警方通报涉案工具:“赚钻石”APP

警方提示

1、不要有“贪图小利”或“轻松赚大钱”的心态,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

2、找兼职一定要到正规的招聘、公司、中介平台,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3、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需要预付款的网络刷单都是骗局,遇到骗局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提交给警方,协助警方破案。

我只是想赚点外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