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
近期福州多人被骗
廉江一小学生被骗3万元
有人甚至被骗走20万元!
真实案例
近日,廉江市敖江镇小学学生小王在家中浏览“快手”APP时,看到一则可以免费领取“鸡蛋派对”游戏皮肤的视频,于是便注册了名为“鸡蛋猜猜送”的“快手”账号。
过程中,对方询问她是否未成年人,若是则需要提供验证码。小王本想放弃索赔,但对方却称,由于小王是未成年人,公司账户已被冻结,若小王不解除风险,公安机关将拘捕其父母。
随后,对方又通过快手好友、视频聊天等方式教小王如何通过转账到指定账户的方式验证资金安全,从而解冻资金。小王妈妈发现小王被锁在房间里,手机也在身边,询问后得知,手机里的钱被分9笔转出,共计3万元。她这才意识到孩子被骗了,立即报警求助。
诈骗套路
步骤 1:抛出诱饵
诈骗者在社交平台发帖或添加好友,以“免费皮肤”等噱头吸引受害者的注意。
第二步:瞄准父母
诈骗分子“刀光剑影”,瞄准家长,编造各种借口,诱骗孩子使用家长的手机操作系统。
第三步:“免费领取”变成“违规”
这是骗局中最关键的一步,所谓的“领取皮肤二维码”其实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一旦落入陷阱,事情就会突然反转。
第四步:恐吓和威胁
一旦受害人犹豫不决,骗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对中小学生进行恐吓、威胁,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配合骗子的要求。
记者从连江警方获悉
最近有三种类型的骗局
学生和家长应特别注意
骗局一:视频诈骗
浦口镇黄先生接到一陌生男子的视频电话,对方询问是否需要贷款。缺钱的黄先生按照对方的提示下载了“360借条”和“众安贷”等APP,并在APP上申请贷款。贷款成功后,对方以“为不影响贷款额度和信用,需先将贷款转入对方账户,近期将全额归还”为由,骗取其1万余元。
骗局二:虚假服务骗局
凤城镇刘先生接到一冒充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在拼多多上砍价,导致信息泄露,如不立即整改,银行卡将继续扣款。于是他进入对方提供的网站查看,发现有非法网贷,他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被骗20万元。
骗局三:二手交易诈骗
潘渡镇居民林先生在网上看到一条卖二手相机的信息,便联系了卖家,卖家称还有人要买,需要通过链接抢购。林先生随后点击链接完成支付,但卖家称未收到钱,并以使用支付宝信用卡为由,让他到指定门店购买电子卡。林先生被骗走5000元。
警方提醒
家长要对子女加大防诈骗宣传,密切关注子女上网活动,注意子女的异常行为,如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操作手机、长期躲在房间内等;关注子女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聊天内容,及时屏蔽与诈骗分子的通信,经常检查手机上是否有非家长安装的应用程序。不要将银行卡、支付宝密码透露给子女,防止子女受骗。
不要轻信陌生人或网络游戏中中奖、赠品等信息,不要私自添加他人QQ、微信等社交账号,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下载安装“全国反诈骗中心”App,如遇诈骗,不要慌张,务必保留证据,并尽快报警。
警方电话: ;反诈骗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