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现金和八达通仍然是过去一年香港人最常用的支付工具
电子支付优惠一波又一波,许多移动支付提供商已经崛起。不过,经过多年发展,有调查显示,现金及八达通仍是过去一年香港人最常用的支付工具,而流动支付的比重仅为20%,而有分析员认为,八达通在香港的发展「根深蒂固」,预计最快在第3季推出快速支付系统后,消费习惯将有所改变。
这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公布首次智能支付渗透率指数(WII)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渗透率指数为53.9,高于50的门槛,反映香港智能支付的概念逐渐形成。生产力局于今年5月至6月进行调查,以电话访问了428家零售企业和1,049名15至64岁的香港市民,从商户和用户的角度评估智能支付在香港的普及程度。
超过 90% 的受访香港人使用八达通作为最常用的现金通行证
调查发现,过去一年,香港人最常用的支付渠道仍然是现金(99%),八达通排名第二(97%),其次是信用卡(53%),而手机支付仅占20%,排名垫底的第三位,此外,香港人最常听到的手机钱包是微信支付(84%)和支付宝(82%)。 但使用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人数比例分别只有 22% 和 19%,使用 Pay 的人数比例为 13%。有 8%。
用户智能支付的接受度仅为 45.5
调查报告还指出,“用户智能支付接受度”指数仅获得 45.5 分,略低于预期。其中,只有 32.5 分。按年龄组别划分,25 至 34 岁人士对智能支付的接受度最高 (57.1),而 50 至 64 岁的受访者接受度最低 (32.2)。没有使用过流动支付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相关操作(68%)和担心私隐被侵犯的风险(55%)是他们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然而,「商户智能支付准备度」指数为 62.2,其中珠宝、手表和名贵礼品的指数最高(73.7)。超过十分之九的受访零售家庭表示,他们现在提供无现金支付,信用卡是最常见的支付方式 (81%),其次是移动支付 (43%)。
方宝乔:快速支付系统可能是一个“分水岭”。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名誉会长方宝乔表示,八达通在香港的应用已根深蒂固,从便利店到交通工具。目前,其他电子支付也需要充值,消费者可能不喜欢“把钱放在钱包里”。他认为,9 月份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统将是改变市场习惯的“分水岭”,因为无需等待数天即可完成大额充值,而其他电子钱包可以实时充值 20,000 美元或 50,000 美元等大额资金,就像汇丰银行早期的一样, 让充值方便赶上八达通。不过,他补充说,出于安全考虑,一些消费者对电子支付持保留态度,尽管移动钱包实际上比实体信用卡更安全,但市场教育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