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因父亲去世请假被公司开除”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一名男子因父亲去世申请8天休假未获批准,请假后返回工作岗位,却因无故旷工3天被公司开除。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热搜中提到的解雇,在劳动法上是如何定义的?与解雇、劝离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赔偿?
解雇、开除、劝离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解雇与开除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俗说法,且具有单向性和强制性。解雇一般是指员工不符合公司用工要求,或者试用期未过,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将你辞退。开除往往比解雇更为严重,比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公司可以直接开除员工。劝离是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俗说法,具有协商的含义,强制性较弱,如果员工同意用人单位劝离,则可以视为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解雇、开除或辞职是否应该支付补偿金或赔偿金?
1. 非法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未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关系,且劳动者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因违法行为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可以认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标准为劳动者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俗称2N。
2.合法解除劳动关系但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且用人单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无过错)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即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例如,用人单位劝说劳动者辞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即N。
3.合法解雇,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和通知金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且未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的,除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共计N+1;也就是说,只有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提前通知劳动者的,才需要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代通知金。
四、工人过错的情况
如果劳动者出现《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有违法行为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但是需要用人单位提供证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时刻牢记理性、限度、善意。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