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如今已经成为水果行业第一名,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营业额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榜单总和。
目前百果园在全国拥有门店4800余家,线上线下会员7000万,按照线下门店平均有2-3个微信群,平均每个群300人估算,百果园在全国拥有近500万私密社区用户。中国。,抖音会员数超过13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数1360万。
以百果园2021年初到现在的新私域举动为例,他们做了两件事:
流量导流。通过门店引导、人工加好友等方式,截至8月,企业微信社群用户超过410万;运营。流量入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月消费增长第7次:本来我每个月花50元,进团之后,每个月要花350元。
本文就百果园如何完成私域运营进行分析,以及百果园私域运营给我的思考。
1. 案例介绍
案例名称:【百果园】私域运营攻略
案例行业:电子商务、零售
案例目标:吸引新客户、促进保留并转化为现金
案例标签:品牌传播、社会化营销、流量提升、分发、GMV提升
2.百果园私域运营总体策略
下面的这张图足以说明百果园私域运营的整体策略,也适合任何想搭建私域运营体系的企业。整体思路如下:
三、私域建设 1、线下流量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靠着近5000个线下社区店的庞大触点就够了,一大堆人就能进群,完成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其实不然,我们要做的这里追求的是效率,或者说是提前规划。
我们再回到【百果园线下店】的各个场景,看看不同场景下如何完成线下引流?
(1)新店装修期间
其实,私域流量的建设可以在新店装修时就开始着手。
新店装修的时候,我会在门外摆个小桌子,赠送水果、品牌周边(比如百果园水果刀),甚至一瓶矿泉水。既然你没理我,我亲自送货上门,你只要选择接受就行了。不需要。获取这些产品的条件是:添加好友、加入小组。
(2)新店开业期间
当店铺开业时,店长会提前在群里提醒开业日期,并推出活动吸引大家的关注,开业期间也会在群里不断发信息,创造用户购买的理由。
(3)正常运行时
在这个场景下,我们可以分析哪些动作可以引导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引导用户进群。比如在结账阶段,用户进群可以领取优惠券;在用户问询阶段,可以发布促销活动用来引导用户进群,这个场景比较丰富,主要分析一下哪些诱饵、哪些说辞能够引导用户进群。
2. 线上平台
百果园线下门店占销售额的80%以上,因此线上平台主要提供品牌推广、知识等内容。用户授权位置信息后,基于位置的服务会匹配附近的门店。百果园的价格和库存商品与周边门店直接关联,顾客在线下单后会发送到对应门店,门店收到信息后开始打包,方便顾客到店自提或自行购买并送货上门。
3.裂变生长
私域裂变增长非常适合百果园这样的线下零售品牌,百果园经常在私域生态中进行裂变活动,比如【分享到朋友圈领优惠券】、【百果园一元吃水果】、【超值团购等
以“百果园一块钱吃水果”活动为例,百果园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个裂变的诱饵和路径。
第一步:明确告诉客服,并发私信:只需一元钱,你可以任意选择一款商品(价格在10-20元之间),快速完成你的第一笔订单。
第二步:顾客付款时,会提醒消费满49元可到店自提,免运费,但送货上门需加收6元,这样顾客就会继续在订购即可获得免费送货。
第三步:引导用户将“1元购”福利分享给好友,好友下单后,已支付金额将原路退回。
4. 可重复使用的积分
不管是零售业还是其他行业,我们总是在谈论“人、货、场”,人们往往把“场”看作是一个交易场所,但离真正的消费场景还很远。
比如你没事干去超市逛街,如果没有明确的需求,哪怕超市准备了上万个SKU,也可能没什么用。
场景只是场景而已,如果场景中没有需求,就意味着没有消费,没有用户动作,所以我们需要回归到具体的场景,给用户画龙点睛。
隐藏着决策动机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消费场景,如果消费场景不“真实”,获客就只是运气问题了。
用户表面上在消费场景中徘徊,但实际上他们在寻找/等待一个真正能让他们消费的场景。他们需要被引导,或者换句话说: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消费理由钱。
上述内容背后的逻辑同样适用于私域流量建设,想要完成导流动作,必须回到具体的场景中,完成细分场景下的策略设计。
如何发现不同的分段场景,并根据分段场景中的用户需求,设计适合该场景的运营动作,值得我们思考。
四、私域运营1、运营思路
基于现实场景,用户导流过程完成,也就是用户进入私域流量池,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很多朋友可能想到,应该想办法完成用户交易。没错,私域运营的目的是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掘用户的长期生命周期价值,包括用户自身产生的价值,以及社交裂变产生的价值。但用户进入私域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百果园官方的解答,然后我会从个人账号、社区、朋友圈、用户需求几个方面来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构建标签体系):
(PS:其实我体验的 的运行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优化。)
2. 个人账户
我通过基于LBS定位的公众号添加了客服企业微信。
(1)个人账户欢迎信息
(2)可优化点
(3)个人账户定位
个人号作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体验过的企业微信在社交和朋友圈分享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充斥着广告和推广。以下是我对企业微信的一些补充我的个人账户的定位。
3. 社区
从私域运营角度,社区不只是一个社区,更是用户留存、转化的重要场景。太标准化了。
社区管理可以基于以下几点:
社区日常运营节奏:
社区运营也细化到每周每个时间点确定发布什么内容,并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内容。
4.朋友圈
朋友圈90%的信息都是促销、活动,能够充分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1)可优化点
5. 技术底层逻辑
个人账号、社区、朋友圈的运营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同学都做过社群运营、1V1私聊等工作,但这些举动都只是表面功夫,我们来看看更深层次的内容,那就是,百果园根据用户画像(用户标签)完成用户运营。
用户A喜欢购买某种价格较高的苹果,但从不购买柠檬。
根据我们粗略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断他对价格不敏感,应该优先接收新品种苹果的产品信息,而不是促销信息。假设有一天这个用户突然买了某种价格实惠的梨。面对裁员。
百果园解决的是:这个用户为什么喜欢这个苹果?或者说,用户购买这个苹果的【需求】是什么?
是因为口感比较清脆,还是因为不喜欢剥皮所以皮比较薄,还是单纯喜欢甜味不喜欢柠檬的酸味?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用户偏好,包括口味、体验、风味等,常规大数据很难识别。
回到用户和苹果的问题,假设用户购买的雪梨数据和这个苹果数据类似,都是【甜美、清爽、多汁】,通过精准的用户数据分析:下次你向他/她推荐莲雾,购买的概率也会相当高,因为莲雾味道甜美,清爽,水分丰富。
数据维度更广更深,粒度更细,意味着获取的用户洞察更细致,更贴近用户的消费需求,营销效果每提升1%,都会带来直接收益。增长——你现在知道了用户不这样做以及可以这样做的原因。
6. 可重复使用的积分
百果园个人号、社区、朋友圈运营方面,可以借鉴的地方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冰山下面的【用户画像与用户标签】,这个我会在第五点总结里讲到。
五、结论
其实写这篇案例分析,我觉得很尴尬,因为对于百果园这艘【大船】来说,我所经历的私域建设、私域运营,都是些表面的东西,可能形成了背后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又或者是公司的组织实力是驱动百果园完成私域运营的引擎。
第一,私域运营是一个CEO项目,如果机构不重视私域,无论实际做业务的同学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私域建设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可以说,领导的能力决定了组织的下限;
第二,私域运营是整个公司的工作,不只是用户运营部门或者用户增长部门,还需要结合技术、产研、市场等部门,这其中涉及到各种利益、利益点、KPI等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无法落实。
所以总体来说,组织架构、管理闭环、价值挖掘等管理能力不清晰,最终会导致私有领域无法真正落地。
于是我查阅了其他资料,包括百果技术研发总监姚洋、前百果科技CMO沈欣的访谈,对全文进行了延伸和总结,这部分主要围绕会员数字化或者说数字化基础设施展开。
对于高频低价产品,要考虑复购和基于LTV的盈利。当前讨论的私域运营逻辑,是基于用户的精细化运营,以及对用户长期生命周期价值的挖掘因此,基于复购的商业逻辑,会员数字化是必须的。会员数字化的核心是企业对会员的吸引力,体现在产品力和服务力的差异化,最终转化为会员忠诚和信任。
图片来源:百果园百果园私域系统架构图
最后我会用一张图、一段话来完成百果园私域运营的方法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