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
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转发
扫码领取红包图片
我的微信群里也有很多。
▼
最近这个不流行。
扫描二维码领取支付宝红包
我已经用过几次了
但每次只有几美分
我和别人一起扫描了几十元。
没有比较
但其好处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但我才用了几天
有人在朋友圈发了
扫描红包,通过被盗账户转账
这确实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
支付宝辟谣:
扫描代码不会窃取您的密码
针对这些情况,12日,支付宝官方微博也针对扫码领红包骗局发布声明,称该活动真实有效,同时驳斥了扫码可盗取密码的谣言。
此外,支付宝还霸气回应,“你敢扫,我敢赔。”即如果因为扫码导致账号被盗,财务损失可由保险公司赔偿。
昨日,深圳广电第一现场记者也拨打支付宝客服电话再次核实,确实无法通过扫码获取密码。
据网上一位大红包用户透露
“显示订单”
蒙蔽你的双眼
我已收到4500多元红包。
互联网警察:目前尚无报警技术,尚未实现
随后,记者也咨询了深圳网警,得到的答复是,尚未接到该事件的报案。
我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从用户账户中转账吗?有技术支持吗?
手机工程师凌辉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不可能通过扫码获取密码、转账,但如果后续有填写信息、点击其他链接等要求,就要谨慎了。
也就是说,现阶段
扫描二维码直接转账
尚未实现
通常需要完成后续步骤
参见此处
许多人感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记者从警方获悉
对于不熟悉的扫描码
你确实应该留意一下。
扫码时请注意
付款信息是关键
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扫码之后都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比如支付或者跳转链接,如果是支付的话,就要注意了。
网络警察:
无需进行不必要的操作
不管是扫二维码,还是直接开红包,都是一种领取福利的方式。其实,这些福利都有基本的相似之处。作为普通公民,如何保障账号安全?网警也给大家支招。
一般扫完二维码红包就会直接存入你的账户,不会有任何不必要的操作,一旦需要进入网站、填写信息、下载程序等操作最好直接终止。
嘟的一声,钱没了!
除了扫红包
微信和支付宝
建议关闭!
如今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购物还是外出就餐,“扫一扫”支付方式已不再陌生,但部分支付功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存在极大安全风险!
让我们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一家快餐店的点餐柜台,张先生把手机放到收银台前,听到“嘟”的一声,就完成了整个支付流程。然而让张先生疑惑的是,支付的时候并没有支付,也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
有媒体测试发现,无论使用微信的“收款付款”功能、支付宝的支付功能,还是开启了“快捷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如果消费未超过一定金额,都无需输入支付密码,支付也没有价格限制和确认阶段。
这是因为您的“小额免密码”和“快捷支付”功能已开启。
记者从银联了解到,发卡银行往往将“小额免密码免签名”功能和“快捷支付”设为默认开通方式,持卡人可在一定额度内(国内300元,国外当地限额)进行支付,在2万元及以下交易时,持卡人只需将卡靠近“快捷支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中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
据中行客服人员介绍,这项卡上带有“闪付”标识的“小额免密”服务是默认开通的,支付时无需密码,每笔交易不能超过300元,每卡每日最高限额为2000元。如果觉得有安全风险,需要持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取消该项服务。
移动支付方面,记者用新号码注册支付宝账户发现,支付宝的“支付码”功能已默认开启,其使用说明称,1000元以下订单无需验证支付密码。微信支付用户服务协议也规定,1000元以下(特定商户3000元以下)使用支付码支付时,无需验证密码等交易指令,丢失等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个人承担。
通过网上搜索关键词不难发现,这一“隐患”并非孤例,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使用支付宝无密码支付2000元小额款项被盗的案例。
如果你习惯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请直接看视频:
该功能默认开启,用户一无所知
记者发现,不少人都在有意无意地使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但当被问及是否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通这项服务的,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太清楚”或“不是自己的错”,而大部分人都是主动开通的。
如何关闭小额免密码交易?
支付宝:
1、登录支付宝客户端,登录账户,进入界面,点击右下角“我的”。
2.点击我们的头像,进入个人设置界面,选择“设置”。
3.我们会看到上面的“付款设置”选项,点击打开它。
4、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免密码支付”,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小额免密码支付,以及看看有哪些第三方软件使用了这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