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清“付款码”和“收款码”吗?近日,移动支付又出现一种新的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利用支付宝(微信)打开支付码时会先显示支付码的特点,以订购商品为由与商家进行视频聊天,趁商家打开支付码时,趁机获取商家的支付码。不少商家设置了小额免密码支付,被不法分子扫码直接扣款。
相关案例
1、6月21日,南京居民卢某报警称,其在微信上加了一位客户,对方称想买盐水鸭,用支付宝支付。卢某将自己的支付宝付款码发给对方,对方称无法支付,要求卢某开启视频通话。在对方的指导下,卢某在手机上打开了支付宝付款码。在打开付款码之前,先显示付款码页面,其手机显示已支付一笔900元的转账。
2.7月5日,南通市谢某报警称,对方通过微信添加了某蛋糕店的公众号,并与其进行视频通话,要求其出示个人支付宝付款码。犯罪嫌疑人趁谢某点击支付宝付款按钮,先显示付款码的机会,扫描其付款码,骗取谢某490元。
3、7月8日,无锡市民卢某报警称,对方添加卢某为微信好友,订购了两个榴莲。卢某将店内的付款码发给对方后,对方称无法识别,要求其发送支付宝付款码才能收款。在与对方视频通话过程中,卢某被对方以无法识别付款码为由获取,并通过支付宝扫描支付1690元被骗。
警方提示
公民不要随意向他人展示支付码,务必为支付软件设置密码,建议关闭“免密码支付”功能,避免潜在风险。网上进行资金交易需谨慎,切勿在陌生人指导下进行视频通话时出示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