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房地产行业至少会损失一半的价值。
这几天,房地产行业人心惶惶,大家紧盯“银行问题”,银监会天价罚单还在酝酿,大招频出,开发商融资渠道骤然收紧。
最新消息称,全国部分银行已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或停止接受新的信贷。
昨天我咨询了杭州几家银行。
恒丰银行明确暂停受理房地产新增信贷业务,四天前该行发布内部通知称,暂停受理新增信贷,但存量业务可正常办理。
另两家股份制银行仍在经营开发贷款业务,但已明显收紧。
1月26日,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因向资本金不足的住房项目发放开发贷款被罚款。
“现在资金很紧张。”所有受访者异口同声地感叹。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三年前,杭州一个外资大亨要融资,邀请了很多家金融公司来试镜,每家公司都要用三分钟的时间陈述自己的想法,完全是反过来的……”
除了信贷之外,理财、信托等各种渠道都在收紧。
保监会、证监会也同步发声,目的只有一个:严监管资本。
比如,新修改的《保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禁止划转受托资金、提供通道服务等行为,切实加强“去嵌套、去杠杆、去通道”工作。
也就是说,所有主要融资渠道都受到影响。
克而瑞江浙总经理刘晨光总结道:“开发商融资难的问题,其实又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
第二部分
显然,2018年我们大概率会面临“钱荒”。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以及最近的雷霆之怒……
短短一个月内,银监会开出3张天价罚单,总额近15亿元。
自12月底广发银行收到7.22亿元“史上最大罚单”以来,该行平均每天开出两张以上罚单,罚单金额高达数亿元,看得人眼花缭乱。
特别是银监会推出的“九项措施”。
明确要抑制居民杠杆率,严控违规流入股市、房市的个人贷款。第九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继续抑制房地产泡沫,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现在,是每个人都面对现实的时候了。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已不再只是说说而已,屠刀随时可能落下。
一位“层楼”的粉丝随即评论道:为什么我觉得对楼市影响最大的是央行大力监管去杠杆?没有银行的支持,真的能有那么多全额付款的客户吗?
是的,这一轮钱袋子的收紧是双重打击。不仅开发商,就连购房者也发现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
那个曾经“杀鸡儆猴”的城市,就是厦门。
银监会两天会议期间,共开出9张房地产贷款违法违规罚单,其中7张在厦门,其中4张是个人贷款违法违规,导致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
为什么是厦门?因为它是全国家庭杠杆率最高的城市,房价泡沫很大。
第三部分
2017年11月底,厦门居民杠杆率飙升至186%!
所谓家庭杠杆率,就是一个城市的“家庭贷款余额”除以“家庭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包括房贷、车贷等,但中国主流的家庭贷款还是房贷。
深圳的杠杆率也较高,达到164%;北京和上海的情况相对较好,分别为54%和75%左右。
杭州本来就很健康,2016年杠杆率只有40.6%。
但一周多前,杭州2017年GDP数据公布,杠杆率飙升至80.2%,几乎翻了一番!高于全国62.1%的平均水平。
一年之内,杠杆率大幅上升,赶上北京、超过上海,表明购买力严重透支,风险正在积累。
因此,在此轮“银监会监管风暴”中,杭州的银行屡屡被列入名单。
目前,杭州部分银行已暂停办理“抵押贷款”业务,即便能办理,审核也要严格得多。
比如,对于个人消费贷款,多数银行都设定了100万元的新上限,并审慎审查客户所提供的资金的合理性。
“比如一个客户要装修一套90平米的房子,我们会进行评估,发现装修费用在5000元以内是正常的,最高费用在8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最高贷款额度在70万元左右。”
过去最常用的那些理由如“购买红木家具、名画”等,如今都很难实行。
另一类是个人经营贷款,比消费贷款更容易获得,但要求客户有公司或股东,经营时间也有门槛,一般在一年以上。
此外,不仅房贷额度收紧,利率也在上涨,有银行称,他们的利率原本就很高,为年利率7.8%,现在已经被调高到8.2%。
“如果还有人想用抵押贷款买房,那他们就是明知山有虎,却往虎山行。”
第四部分
除了“抵押贷款”外,利用信用贷款还首付的行为同样受到严厉打击。
此前,一些资金紧张的购房者也利用信用贷款来凑足部分首付,信用贷款额度一般在20万至30万元,随便去几家银行,就能拿到100多万元的首付。
去年9月份以后,打这种擦边球就变得很困难了。
如果购房者之前有过信用贷款记录,抵押贷款银行为了保险起见会要求他先还清之前的贷款,否则不会发放抵押贷款。
1月15日,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因“未核查首付真实性,违规发放抵押贷款”被罚款20万元。
有些朋友就遇到了比较严格的首付审核。
他的银行对账单上显示最近有30万元别人的存款,抵押银行于是要求他证明这笔钱不是贷款而是自有资金,否则不会办理抵押。
随着信贷政策收紧,近期购房者的担忧情绪愈发浓重。
以往,银行每年1月份放贷都会比较宽松,但今年尤为反常,杭州房贷利率不降反升,首套房普遍涨幅10%,最高涨幅达20%,贷款额度十分紧张。
一些机构还预测,到2018年底,房贷利率可能升至6%……
一位营销总监也抱怨,想买房的客户并不缺,但大多数都需要卖掉二手房来筹钱。
但目前杭州二手房挂牌价虚高,且临近年底,即使下调挂牌价也难卖,即便找到买家,房贷也遥遥无期,置换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连续“去杠杆”后,二手房流动性恶化,导致一些热门楼盘出现客源短缺的情况。
曾经的“宇宙中心”未来科技城,如今也不再坚持全款,三六成首付越来越普遍。据说,开盘前一房难求的钱江新城豪宅,如今也开始接受线下协议了。……
第五部分
都说“房地产行业本质上就是金融行业”,一旦资金渠道收紧,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年初,各大房企都在海内外寻找资金,仅1月初就有五六家房企密集公布海外融资计划,总规模超40亿美元。
原因是,未来两年房地产行业将面临偿债高峰。
2018年的额度是3300亿,2019年将更高,要还4700亿,当最严监管遇上最重还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如果“楼市调控五年不放松”,开发商可能面临大清洗。
寡头垄断、强者恒强的局面近年来屡见不鲜,未来可能还会更加明显,斗争的逻辑也很简单:只要我够有钱,我就能比你活得久。
当然,最直观的反应还是在土地市场。
一是开发商资金紧张,信心不足,二是年初受挫,又要权衡今年的市场形势,导致近期不少开发商拿地都比较克制、谨慎。
1月下旬,北京3宗住宅地块七天流拍,挂牌价合计逾155亿元;3天前,不仅丰台一块价值63亿元的地块流拍,另两宗地块也一改以往的激烈竞争,仅有2名买家和4家房企签约。
另外一个现象是,一旦银行收回贷款,小企业主们就没有钱了,只能卖房子,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房子被法院拍卖。
江苏和浙江受影响尤为严重。目前,江苏有14.5万套止赎房产,浙江有13.6万套,总计28.1万套。这比2017年11月增加了约2万套。
在杭州,本周的土地拍卖之后情况变得模糊起来。
拿地者依然势头强劲,急需补库的龙湖地产仅用32天就斥资近135亿拿下主城区7块地块,可见其存在感。
开发商对桃园等“中产区”仍抱有热情,融创迅速买下该物业,至今仍持有该物业32%的股权。
但在神华和临安远郊的豪宅区,开发商明显表现出犹豫。
我们之前说过,春节前土地拍卖市场还是会比较火爆,一个原因是前年销售收入不错,另一个是一些没有土地的企业趁机补货,真正的考验会在今年夏天之后,流动性还剩多少?
目前,开发商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测分为两大阵营。
第一派是“独立市场”派,该派坚信在亚运会的支撑下,未来5年杭州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第一类是“极度悲观”群体。据我所知,一家新进入的港资企业和一家国内巨头都对2018年下半年的杭州楼市持坚定悲观态度。
另一名曾担任管钱官员的房企总裁也声称,将在下半年经济下行之际,拿出数百亿元“进行大规模并购”。
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别忘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表示,2018年将“满足首置业刚性需求,支持改善性需求”。最大的未知数,还是那只看得见的手!
►程楼一号目前已满员5000人,前期未成功添加的粉丝请添加程楼二号微信()加入程楼投资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