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阿里巴巴区块链的新闻很多。3 月 19 日晚间,航天信息宣布将与阿里巴巴合作布局区块链领域。
2月25日,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蚂蚁双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黄埔区揭牌。
据锌联介绍,这两家公司注册于2018年12月6日,是蚂蚁金服的孙子,注册资本为1亿元,均由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杭州蚂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蚂蚁金服CTO李成。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蚂蚁金服与区块链的关系始于四年前。2015 年,蚂蚁金服成立了区块链相关兴趣小组,并于次年为“蚂蚁区块链”提交了商标申请。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18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阿里巴巴集团以90项已公布的专利连续两年夺冠。这些专利大多来自蚂蚁金服。
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蚂蚁金服的区块链研究和应用带有电子商务的印记。据蚂蚁金服区块链负责人张辉介绍,蚂蚁金服进入区块链领域主要集中在三大场景:链上金融、链上零售、链上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外界认为,蚂蚁双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将主要负责蚂蚁金服的链上金融部分,而蚂蚁区块链将负责链上零售、链上生活等其他区块链应用。
发现,在蚂蚁区块链的众多应用场景中,商品溯源、跨境汇款、供应链金融等电商相关场景成为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的重点。
图片来源:蚂蚁金服
商品溯源: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不可篡改的“身份证”。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版权维护和商品溯源等领域。商品溯源是蚂蚁区块链的一大应用。
早在 2017 年 3 月,阿里巴巴就宣布与普华永道合作,致力于构建可追溯的跨境商品供应链,覆盖从生产者、物流到消费者的全节点链,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举措。
八个月后,蚂蚁区块链率先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 26 个奶粉品牌进行了试水,让每罐奶粉都有一个“身份证”,即用于追溯的二维码。用户只需拿着支付宝,一目了然地扫描产品的产地、出厂日期、批次、物流、检验等信息。同时,商户、物流、海外质检、海外仓、国内保税仓等采用多节点核算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信息被篡改,从而提高造假成本,保证商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图片来自网络
这只是第一步。据了解,当时天猫国际的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覆盖了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3700个品类和海外品牌。到 2018 年,包括钻石、奶粉、保健品等在内的天猫双 11 来自数百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1.5 亿件海外购物商品安装了“身份证”。
此外,蚂蚁区块链的商品溯源也延伸到了医药领域。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上线“放心上码”平台,实现药品溯源码功能。
同样,通过在药品的外包装上粘贴平台条码和二维码,在每个药品运输过程或质量检验过程中都会扫描二维码,并将后台数据链接到链上,分布式存储将防止篡改。用户可以通过阿里APP扫描条码,获取药品工厂、流通和销售过程的所有信息。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在之前的区块链落地场景中,“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初现结合实现的“商品溯源”一直饱受诟病。区块链技术无法在上链之前解决假冒问题。这是一个争议的来源。
为此,在“2018可信区块链峰会”上,蚂蚁金服区块链解决方案总监梁志华或许能给出更多的思考,他表示,“虽然二维码很便宜,但在生产过程中,二维码的加持无论如何都会降低原本的生产效率,品牌为防伪买单是有道理的。可追溯性领域的参与者很多,这对物流和仓库没有太大的好处。”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商品的防伪和可追溯性,除了监管之外,还面临着更多的成本问题。区块链在可追溯性领域已经形成了多方参与,这些节点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双赢。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来降本增效,是蚂蚁区块链部署商品溯源应用时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跨境支付与供应链金融:“链上金融”的两大重量级应用
“.
相比于商品溯源,蚂蚁区块链在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似乎更具优势。
区块链多点共识和分布式存储的特点触及了人类交易、信用和确权的本质。区块链始于账本的属性,与金融领域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金融领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块链应用的第一场景。
在金融和电子商务领域,区块链技术最流行的应用场景是跨境支付。
在跨境支付领域,蚂蚁区块链选择全球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菲律宾作为试点,解决农民工最大的刚性需求:让每笔跨境汇款成本更低,实现实时到账。2018 年 6 月 25 日,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在香港推出。港版支付宝的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向菲律宾钱包汇款,整个汇款过程非常方便:实时到账,7/24小时×,省钱省事,安全透明,蚂蚁区块链重新定义了“跨境汇款”。
图片来自网络
继菲律宾之后,蚂蚁集团的跨境支付应用也进入了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2019 年 1 月 8 日,在支付宝的技术支持下,巴基斯坦还启动了区块链跨境汇款项目,在马来西亚工作的巴基斯坦人可以通过汇款服务提供商向巴基斯坦的“支付宝”实时汇款。
支付宝表示,蚂蚁区块链使用智能合约通过多机构联盟记账,资金记录不可篡改,跨境支付不碰币,允许秒快到账,个人敏感信息不在链上,避免了隐私和安全风险。
除了跨境支付,蚂蚁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也具有天然优势。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淘宝、天猫等自有平台上拥有众多电商交易记录、订单量等数据,并可以采用闭链管理来实施供应链金融,拥有完善的中小厂商和卖家信用风险评级风控体系。
2019 年 1 月 4 日,在蚂蚁区块链大赛启动的同时,蚂蚁科技的“双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也宣布成立,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行业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行业。
以应收账款的确认和划转为例,“双链路”对接与蚂蚁金服及其下属财务公司合作的核心企业、保理公司、信托公司,甚至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合法合规的融资和金融渠道,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图片来自网络
据锌联介绍,在一家以汽车制造商为核心企业的试点中,基于“双链”技术,产业链末端的供应商原本有3个月的账期,仅用1秒就获得了2万元的融资。
根据易宝研究院《2018年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阿里巴巴以电商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分为三种模式:淘宝小额贷款、B2C平台、订单质押贷款和天猫、淘宝卖家信用贷款,涉及金额小、周期短;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和 B2B 平台为阿里巴巴的企业用户提供信用贷款,对企业用户的贷款要求更高;第三类合资贷款是中国银行的信用贷款,对申请的企业有极高的要求,包括年销售额、注册地和经营时间。
因此,当蚂蚁区块链正式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时,这些之前的交易或借款数据都会沉淀在蚂蚁 BaaS 平台上,成为企业融资时真实贸易背景调查的重要信息。对于已经为数据丰富的电商平台建立的良好风控体系,蚂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之路将更加稳定和自然。
图片来自网络
秉承电商平台的强大基因,作为移动支付的领导者,蚂蚁区块链更加关注广泛的场景应用,从公益捐赠溯源、商品溯源、城市服务、跨境汇款、司法确认和维权到供应链金融。最有趣的案例还是商品溯源、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它们与电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强大的电商平台引领下,区块链技术与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的结合,或许更贴近用户的痛点。在商品溯源领域,似乎需要探索更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以确保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防伪溯源工作,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始于电子商务,但不限于电子商务。四年前,很难想象阿里巴巴会切入区块链领域,开始无国界扩张。在不断拓展电商领域的应用场景后,区块链技术的产出成为阿里巴巴的另一道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