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金融科技 7.2 亿斩获互联网支付牌照,支付牌照价格为何水涨船高?

2024-09-02
来源:网络整理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栏目,专注港股20年,财经大咖云集,做出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账目。看完后,记得订阅、评论和点赞。

2017年6月7日,国美金融科技(-HK)以7.2亿元的价格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消息刚刚过去。近日,有媒体爆料称“某支付公司互联网支付+收单(本地)牌照出售,有生意无负债,售价近10亿元。”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支付牌照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笔者记得,2015 年,许可证的市场价格还在 5000 万元左右。两年后,如果拿到同样的5亿全牌照的价格,市场会感觉便宜。笔者首先PO一张市场支付许可证的市场地图:

图:在线资料收集

支付许可证的价格上涨有两个主要原因

1. “时代在召唤”。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就得追根溯源。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于 2011 年 5 月发放,当时中央政府为 27 家公司颁发了支付牌照,以提高电子支付在市场上的渗透率。开场的第一部分是支付业务的收单部分,读者应该有当时市场上有不少公司推广POS机的印象。通过推销员的轰炸,这些公司让每个商家都开设了自己的卡业务,完成了当时银行不愿意覆盖的便捷支付业务(银行推广成本高,利润少)。

线上支付牌照_牌照支付线上怎么操作_网上支付牌照额度费怎么支付

但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流转数据和流量接口有了变现的手段,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已经包括了线上支付和清算业务,线下支付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转为线上支付。当银行意识到流量数据的重要性时,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诞生了。

二、只有减少,不增加,“行业必需品”价值爆棚

自 2011 年以来,央行共颁发了 270 个第三方支付许可证。由于一些公司挪用客户储备等混乱,央行近期加紧了对第三方牌照整改的把控。

对于第三方支付牌照,央行已公开表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质有序发展”的原则,在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批准新机构,并清理一些违法机构。根据网络数据统计,最初的 270 个 中只有 247 个 ,其中只有 26 个 具有完整的 资质。目前,所有传统行业都在强调向互联网+转型。本来是互联网公司中的稀缺资源,传统公司都想参与转型,需求远大于供给,所以牌照的价值自然会上升。

继上述例子之后,国美通过收购天津冠创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得了许可证。根据笔者的查证,冠创美通全资子公司银鹰通拥有互联网支付资质,其经营范围包括全国互联网支付和部分地区的预付卡发行和受理。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冠创美通未经审核的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4970万元,其中扣除税项及非经常性项目的净亏损约为3795万港元。国美国美以 7.2 亿的价格收购了它,可以这么说,除了公司价值 2000 万之外,另外 7 亿是用来购买银鹰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相比上图中的价格,这个牌照的购买价格并不算太贵,已经有客户数据和第一批跨境电商付汇业务试点单位的名称。

图:国美金融科技公告

对于想要开放金融增值服务,参与互联网大数据竞争的人来说,第三方支付牌照是必不可少的。早期,、万达、美团、唯品会都是通过类似的方法布局的,互联网行业有句话说“猪站在风口上就能飞上天”,而现在,已经出现了杀猪。未来,支付牌照的数量可能会继续缩水,10 亿的价格可能根本不是上限。

■ 作者: 腾拓

■ 编辑器|张俊芬, 徐冰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