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人民银行国库直接支付:精简流程、提升效率、强化监管的有益探索

2024-09-02
来源:网络整理

人民银行实施国库直接支付浅析.docx 人民银行实施国库直接支付浅析 摘要:国库资金收付是国家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2001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建立了“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具体支付流程采用“先缴后结”的代理支付方式。但现行资金支付制度存在与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相抵触、留下商业银行截留财政资金的隐患、削弱人民银行国库管理职能、支付手续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等弊端。相比之下,人民银行直接支付方式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节省商业银行的代理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而且便于及时动态地审查和控制财政资金的各项支付,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违规资金的使用。综合分析后,认为人民银行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大有裨益。同时,人民银行直接支付从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制度等角度都是可行的。关键词:国库,人民银行,直接支付,国库集中支付。1、问题介绍。国库,简称国库,是存放国有资金、物业和其他资产的机构。现代意义上的国库是国家管理和控制预算内外资金、执行财政计划、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对国库资金管理一直实行分级核算、分散支付制度。随着过去分散支付制度弊端的逐步暴露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于2001年响应国际潮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即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国库单一帐户制”,归集到国库或财政专用帐户,支出全部在“国库单一帐户制”支付。

国库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集中式”收付体制,在中央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全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全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的大方向大家普遍认同,但财政部和央行在具体操作方案上存在分歧。人民银行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由人民银行直接收付财政资金;而财政部则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制度,通过在商业银行设立零余额账户的代理模式。由于2001年人民银行客观上尚未建成高效畅通的支付体系和资金结算渠道,最终改革方案在央行和财政部协商下确定为现行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制度。目前,除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外,还有财政部门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专户、专用账户等,共同构成现行的“国库单一账户制”。按照预算单位性质和支付权限,可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财政支付。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例,现行预算资金支付具体流程为:预算单位根据年度预算提出资金申请,财政部门审批确认后,预算单位先从商业银行零余额账户中支付相关资金,商业银行当日与人民银行结算。但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国库资金支付制度在运行实践中不断暴露出问题;现阶段,人民银行建设的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和全国税务库库银行横向联网系统(TIPS)的逐步成熟,人民银行网点覆盖率的提高,快捷高效的大、小额支付能力的形成,为深化改革、彻底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人民银行直接收付财政资金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库支付直接支付个人账户_国库支付方式_国库直接支付

二、商业银行代理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相冲突 在国库财政资金流转链条中,“零余额账户”作为特殊过渡账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要求日终余额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技术手段和实际情况的制约,零余额账户的余额并不为零。例如,在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当日结算时间过后,会因收款人账户名填错或账户不符而导致票据退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