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出门在外,越来越多人只携带一部手机,钱包里的现金和各类银行卡日益“退居二线”。“扫一扫”支付方式开始流行,就连缴停车费也如此。这样的小额支付让现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支付宝、微信支付、支付宝占据了绝对的份额。在此形势下,传统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二维码支付,去年12月,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也宣告银联正式加入二维码支付之战。
目前,移动支付发展日趋成熟,出现了丰瑞聚合支付的新模式。什么是丰瑞聚合支付?聚合支付又称“一体化支付”,是指除了“支付、结算、清算”服务外,还增加了“支付”功能。 “服务”,依托银行、非银行机构或清算组织,借助银行、非银行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渠道和清算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整合能力,将多家银行、非银行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服务整合在一起,为商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渠道服务”、“集合对账服务”、“技术对接服务”、“差错处理服务”、“金融服务指导”、“会员账户服务”、“操作流程软件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终端提供及维护”等服务,以降低商户接入和维护支付结算服务时面临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户支付结算系统运行效率,获取增值收入的支付服务。从近期收单费用下调来看,未来以聚合支付模式为主流的支付方式将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和服务升级。
新支付方式背后的“金矿”其实是数据,但数据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需要具备足够的数据运营和挖掘能力,这也是建行、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三方合作的重要一环。 “互认互扫”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中实现互利,还需要一段时间去研究。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使得大型第三方支付主体在技术上占据了领先地位,但银行在商户端多年的积累也不容小觑。双方合作产生的积极效应无疑将惠及商户和消费者。由此带来的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将取决于哪家机构能先行一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或是传统业务的线上“搬迁”,更是随着商户和客户消费,商业模式不断演进的过程。
这里就不得不提支付领域的绝对老大银联了。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之后,紧随其后的是中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各大银行也加入了这个阵营,一个月之内,建行和工行分别用支付宝和微信识别和扫描二维码,支付领域的这个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虽然银联推出二维码标准,打破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垄断局面,分得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在这个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很强势,银联现在的合作伙伴就是支付宝,虽然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未来这个领域的趋势肯定是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这场支付革命,谁能占得上风?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看聚合支付带来的增值服务,进而引发商业模式的改变。不管是什么样的改变,市场都会是最好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