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诏安画派:丹青耀眼,文化崛起,影响深远

2024-09-03
来源:网络整理

百年前,一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开创了诏安书画之风,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书画史上独一无二的诏安画派。

一百年后,“家里没有字画就不是诏安人”成为一句美丽的俗语,“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成为一张名片。

一代代书画名家孜孜不倦地耕耘,铸就了诏安这片沃土。如今,书画交流日益繁荣,文化产业日益兴旺,书画之乡的文化崛起正在发生。

书香墨韵,历久弥新

诏安书画风盛于唐代,经过一代代书画家的辛勤耕耘,画坛琳琅满目,名家杰作层出不穷。明代达到鼎盛,善书画之人遍布城乡,人才辈出,形成了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清道光、咸丰年间,诏安涌现出谢冠桥、沈瑶池等画家,地域色彩尤为突出,形成了冷峻典雅的“诏安画派”风格。

百余年来,诏安画派画风影响了福建、粤东、台湾等地,作品还流传到日本、东南亚华人社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诏安书画重新焕发出艺术魅力,并随着时代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近现代,诏安涌现出不少书画名家,如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林琳,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建,漆画大师、四川画院院长沈富文,台湾十杰国画大师沈耀初,澳大利亚著名画家徐海琴,盲人画家沈冰山等均是诏安人。

诏安在历代书画大师的精心耕耘下,凝聚了墨香四溢、色彩绚丽的艺术氛围,各类书画名家作品层出不穷,先后荣获“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称号。

如今的诏安是一座书画盛行、艺术气质浓缩的城市,其辉煌的书画成就带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据统计,诏安现有全国美协会员16人、书法协会会员23人,省美协会员105人、书法协会会员114人,有画廊300余家,从事书画行业的从业人员3000余人。

文化产业脱颖而出

6月初,诏安华侨沈晓东满载而归,随身带着刚刚出版的《诏安历代书画精品》。作为新加坡诏安会馆副主席,他将借会馆成立80周年庆典之机,将2000余幅精品画作赠送给东南亚各华人会馆、社团组织、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在他看来,这本晚明以来诏安书画家画作精品集是外界了解诏安的最好窗口。

书画交流群起名_书画艺术交流微信群_书画交易市场微信群

诏安作为“中国书画之乡”的品牌效应在频繁的文化推广中日益显现,出版精品画册、举办联谊展、开展对外交流等活动层出不穷。连续举办六届大型书画艺术节,成立近10个群众书画团体,培养30余名省级获奖书画大师,举办百余场大型书画展……这些数字背后,是诏安近年来打造书画文化品牌的成绩。

如此巨大的文化“宝库”,如何将其“变现”成为诏安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

近年来,诏安县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精心规划、打造了沈耀初艺术馆、海峡两岸(诏安)书画创意产业园、中国诏安书画城等一批书画艺术平台项目,一批画廊、裱画店、专业培训机构、中介组织等纷纷涌现。如今,全县有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148家、个体经营户777户,海峡两岸(诏安)文化创意书画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名单,逐步培育形成了工业、贸易、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链不断延伸,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如今的诏安,书画已走入寻常百姓家,高度融入群众生活。各种专题性、探索性书画展览相继举办,全国各地书画名家经常云集。拥有78家交易门店的书画城初具规模,建立了专业固定的书画展厅和交易俱乐部。初步形成了集学术交流、创作欣赏、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书画文化产业、交易市场和旅游文化景点。大量书画作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州、漳州及东南亚等地,年市场销售额近千万元。

传统书画遇见“e时代”

“经过两天的展览,20幅书画作品将于今晚八点正式拍卖,每幅作品起拍价200元,每涨一次价50元……”6月2日,书画收藏家老沈激动地向笔者展示了当地一家书画微拍卖群的群主发来的消息。

所谓“微拍卖”,就是通过微信群拍卖字画作品。作为诏安本地人,老沈虽然也能提笔作画,但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还是忍不住想买下来。可惜传统书画拍卖流程过于繁琐,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个微拍卖群太方便了,优质作品多,手机就能参与拍卖,价高者得,现在我已经买了十多幅书画作品了。”老沈开心地说。这次他看中的是诏安一位名家创作的山水小品,他的心理价位是1000元,只要不超过这个价位,他都会接受。

像老沈一样热衷于通过微信拍卖购买书画作品的人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近10个书画拍卖微信群,每个群可容纳数百人。每周有2-3场拍卖,每次最多有20-30件作品。“微信拍卖”降低了文物拍卖的门槛,简化了拍卖流程,让普通书画爱好者也可以轻松参与拍卖。

近年来,诏安县积极引导民间书画网络交易,不断拓展“e+”思维,利用微拍卖平台、画廊开设的销售网站等方式拓展传统书画作品的销售渠道。传统书画与“e时代”的完美邂逅,让这些书画网络平台成为诏安书画文化产品输出的又一基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