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关联公司成付费通最大股东,支付机构股权被挂牌转让引关注

2024-09-03
来源:网络整理

又一家支付机构股权挂牌转让。

支付圈获悉,近日,上海飞付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飞付通)3.6909%股权在公开市场受让,受让底价为3280万元。以此估算,飞付通估值约8.89亿元。据了解,此次股权转让方为飞付通第三大股东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上半年遭遇净亏损

飞付通成立于2003年,是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之一,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全国)、预付卡发行及受理(上海),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

2020年1月,拼多多关联公司上海易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飞付通50.01%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拼多多CEO陈磊。

当时在支付圈,拼多多获得支付牌照并非是为了扩张,更多是为了合规、降低成本,拼多多最新的年度业绩也印证了这一点。

拼多多2022年年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三年拼多多支付的交易费用总额分别为15.45亿元、31.08亿元、34.51亿元,交易费用在公司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分别达到8%、9.8%、11%。

不过,2020年、2021年、2022年期间,拼多多向腾讯购买支付处理、广告和云服务,合计金额分别为105.4亿元、84.166亿元、70.611亿元,占比持续下降。

不过,拼多多的“降成本”策略对于非付通的其他股东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

2022年审计报告显示,飞付通营业收入8.47亿元,营业利润380.74万元,净利润370​​.32万元,净资产总额4.53亿元,负债总额1.94亿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显示,营收4.33亿元,营业利润-894.69万元,净利润-894.69万元。

从业绩来看,的变现能力确实有限,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现了经营亏损,这或许也是天翼电商转让股权的原因。

支付行业“围城”效应愈发凸显

近年来,支付行业犹如一座“围城”,各路资本不断进出,上演着一连串股权转让大戏。

2023年3月,跨境支付服务平台通过收购广州商务通获得中国大陆支付业务牌照。

4月,中金支付90.01%股权以2.655亿元成功转让给中国银联;5月,媒体报道万达集团拟出售旗下快钱第三方支付牌照;7月,中通快递收购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成功获得支付牌照;9月,翼支付两股东拟公开转让所持合计3.48%股权。

支付行业股权变动频发,背后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认为,原有投资方进入第三方支付行业前对行业了解不够,预期过高,进入后逐渐了解支付商业模式,发现无法快速盈利,从而产生退出意向。尤其在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凸显,监管不断加大对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多数支付机构受限于自身技术和经济实力,难以成功转型,导致部分支付机构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和生存。这也是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股东主动转让股权的主要原因。

深化支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监管、规范发展仍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