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5年人工智能正式提出,到2016年被定义为“人工智能元年”,近50年来人工智能在好莱坞电影和现实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形象,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灯塔。斯皮尔伯格用“大卫”向世人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拟人化智慧,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和计算能力……
当然这一切不仅仅局限于影视作品和小终端,短短两年间,汽车行业也掀起了智能化的浪潮,很难找到一款不宣传“智能”属性的车型,但如今我们看到的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的中控屏幕和勉强可以接受的交互体验。
汽车用户需要怎样的车载智能互联系统?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它很难。
可用性是首要因素
事实上,对于用户来说,智能互联系统的出现确实打破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消费者一下子改变了原有的用车习惯,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但对于主机厂来说,一般来说至少需要2年的规划时间。
但由于很多智能互联系统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主机厂要做的就是兼容,这就给很多跟风的企业提供了机会,他们选择了一些不成熟、成本更低的供应商,可以完成一套类似的逻辑,在营销上大张旗鼓,但产品性能却很弱,这显然对消费者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因此,虽然“智能汽车”已经很常见,但市面上真正为智能网联而开发的车型其实并不多,其中长安欧尚X7是同级车型中做得最好的车型之一。
青哥之所以对长安欧尚X7给予很高评价,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好用。比如疲劳驾驶一直是威胁驾驶安全的重要隐患,还记得几年前,车载互联刚刚起步的时候,某品牌就推出了防疲劳驾驶功能。但其实它的操作逻辑很简单,在你连续驾驶两小时后,车辆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你停止驾驶,休息。“嘟嘟嘟”的声音比较烦人,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才能关闭。当时我们三个人坐一辆车开长途,虽然已经开了两个小时,但完全没用。不是“疲劳”。
这两年各家公司在这个功能上都有了一些进步,能够根据转向、油门、刹车的操作做出一些判断,但还是不够精准,是的,在我看来任何做不到“精准”二字的智能配置都是没用的。
那么长安欧尚X7是如何做到的呢?
作为中国品牌首款搭载面部识别技术的SUV,长安欧尚X7的面部识别系统在车速大于60km/h时会时刻关注驾驶员的驾驶状态,不管你是否疲劳,你的身体才是最诚实的载体,当你的眼皮不受控制、头部不断低垂时,这些行为都逃不过长安欧尚X7的“眼睛”。
当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迹象时,长安欧尚X7智能车联网系统会立即发出警告,并与驾驶员聊天打消睡意,不仅能精准识别,还能提供“与驾驶员聊天”的解决方案,确保行车安全。
俗话说“举小见大”,从这个功能你应该能够发现,长安欧尚X7不仅是一款拥有丰富智能配置的车,更是一款能够完美落实各项配置、真正为用户服务的车。
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一切
人脸识别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但对于长安欧尚X7来说,它只是一个帮助用户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的工具,类似的人性化智能配置在长安欧尚X7上还有很多,每一项配置都力求发挥最大效用。
很多朋友可能对360度全景影像并不陌生,但长安欧尚X7在360度全景影像的基础上,增加了“千里眼”远程视频系统,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360度车况视频图像实时查看,还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欧尚APP操作,随意切换视频角度。
当您担心车辆的停放状况,停车时出现划痕需要收集证据,甚至忘记停车位号码或车辆所在位置时,此系统结合定位功能都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由于超高清360度全景影像还兼具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可以有效消除车辆周边的行车盲区,可以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再加上车辆本身还具备动态倒车轨迹、车距报警等功能,长安欧尚X7相当于在行车过程中加了双保险,360度全景影像,长安欧尚X7如此独特,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