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市消保委在 15 个月内对 1600 个 app 的广告进行了监测,发现“无法关闭”、“无法选择”等问题凸显
微信朋友圈个性化广告,怎么关掉
“你知道怎么关掉微信朋友圈的个性化广告吗?不是那些个体微商发布的广告,而是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和各种广告商发布的广告。前天,在《应用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年)》发布现场,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建生拿出手机,教大家如何关闭微信个性化广告。
“根据《广告法》,广告平台应该给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但按照目前微信的设置方式,普通消费者无法顺利关闭广告。”此前,市消保委在连续 15 个月对 1600 个不同类型的 App 广告进行监测后,发现“关不掉”App 广告、“选不了”等问题更为突出,部分 App 广告还存在违规获取用户信息、未经用户许可下载新应用等问题。
阅读用户信息以完成广告推荐
在今年的央视 3·15 晚会上,一份可以拦截短信等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应用列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名单是央视联合调查的结果 ·15 晚会与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合作。据市消保委称,当时披露的名单只是互联网隐私保护的调查结果之一,事实上,App 广告也涉嫌读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技术专家指出,App 广告多为精准推送广告,大量 App 广告后端也采用竞价交易模式,其前提是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大量信息,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密切相关。例如,一些 App 表示个性化广告推荐技术不会使用用户聊天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 App 不会读取用户的其他使用数据,包括 App 使用的频率和时间、在 App 中搜索和浏览的信息、打开的小程序。这一切都与用户隐私有关,然后与个性化广告推荐有关。”
因此,市消保委联合专业科技公司对 App 广告与用户隐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确实存在 App 读取用户信息以完成广告推荐的情况。同时,许多应用广告没有关闭按钮,或者有关闭按钮但无法关闭。一旦消费者点击广告或所谓的“关闭按钮”,他们就会下载广告中介绍的新应用程序,这也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
广告推荐浏览了 10 多个页面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以电子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确说明发送人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给予接收人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在对 600 个 App 的广告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后,项目团队发现 58% 的 App 包含广告,其中 69.7% 的广告没有“关闭按钮”,包括微信、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 氪等。同时,对 600 个应用相关功能的测试发现,只有 14.5% 的应用能够找到个性化广告来推荐封闭的入口。
即使你发现一个关闭的入口,你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这样做。例如,在市消保委专家的指导下,记者通过“我的 - 设置 - 关于——《隐私保护指引》——腾讯”隐私政策“——广告发布——关于广告——如何管理你看到的广告——管理 - 个性化推荐广告 - 登录”等10多个页面关闭了微信朋友圈的个性化广告推荐功能。不过,微信也提醒,关闭该功能后,“你仍然会看到广告,但相关性会降低”;此外,用户主动选择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有效期仅为 6 个月。之后,如果你不重复上述操作,微信朋友圈会自动推荐个性化广告。
这
市消保委认为,与传统广告和互联网搜索广告相比,App广告具有鲜明的特点:广告多为“信息展示-点击购买”的闭环广告,消费者有兴趣可以直接点击链接下单,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影响较大。应用广告大多是主动推送的广告,部分通过误导性标题或不正当的技术手段增加点击量和播出时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基于上述情况,App 广告平台应该赋予消费者关闭广告的权利。
谁将监督应用中的问题广告
?
本报告是国内首次对 App 广告进行长期、大样本的监测调查,除了发现 App 广告与用户隐私保护相关外,还提出 App 广告发布商的责任亟待加强。因为监控发现 App 广告存在很多问题。
这
项目组录制了一些涉嫌违法的广告:“万能焊胶”,可以将人和砖块粘在一起;一款“净化洁面膏”,只需一次涂抹即可立即去除黑头、粉刺和粉刺;“Eye for Big Eye Bags”,可在 5 分钟内淡化眼袋;“无抵押、无担保、借贷还款”各类贷款广告等。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这些广告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广告(销售)主体等诸多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市消保委引用腾讯广告“严格遵守广告和广告主的合规规定,是保护消费者安全的重要防线”的承诺,并提出App广告发布者可以言行相符,履行职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者 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