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最新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行业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线下收单行业的快速演进,呈现出需求回暖、监管趋严、支付龙头企业涌现等趋势,该行业不仅满足了商户对货币资金划转的需求,还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了不同商户的需求,此外,该行业也迎来了新时代,为多个领域的商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收款方式。
线下支付收单行业:消费复苏与监管演变
国内线下支付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关口,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国内消费需求迅速反弹,这股复苏的趋势不仅影响到了大型连锁超市、商场,也波及到了不少小微企业,其中就包括地摊、餐厅、咖啡厅等商户,这些商户越来越意识到线下收单服务的重要性,因为它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货币资金流转渠道。
报告中提到,线下收款服务满足餐饮、娱乐、地产、民生等线下商户的收款需求,线下收款场景多样,线下收款服务满足不同场景商户的收款需求:按照“96费改”前的分类标准,线下商户可分为餐饮娱乐类、综合类、民生类、公益类。
此外,监管部门通过出台《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等法规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引导,确保了市场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为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和可信度。除了条码支付,虚拟钱包、NFC支付等也在行业中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选择。
伴随需求复苏的是监管政策的不断演变,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线下支付市场的管理,以确保合规运营、保护消费者权益、防范风险,这一监管演变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确保市场的可持续性。
多元化支付兴起:线下收单市场步入创新时代
线下收单市场早已不再是银行卡支付的代名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支付方式逐渐涌现,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条码支付,这一创新方式将线下支付变成了更加便捷的方式,用户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还降低了支付成本,尤其适合小微商户。
报告中提到,2022年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64万亿元。我们分析的线下收单行业主要由银行卡收单和条码支付收单组成,因此我们考虑选取清算协会披露的“非银行机构银行卡收单”中国支付数据(该协会披露的2022年41.34万亿元数据中,5.59万亿元为线上银行卡收单交易,占比13.52%;35.75万亿元为线下银行卡收单交易,占比86.48%,其余年份未披露,为计算方便,我们统一选取线上线下合并数据)和艾瑞咨询2021年发布的《2021中国线下收单行业研究》中即将于2022年发布的《2023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中关于卡支付和条码支付占比的数据计算2017-2022年的线下支付规模数据。 2023年。据我们测算,截至2021年,线下支付收单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2022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支付收单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3.39%至64.09万亿元。
领先支付公司涌现
对应需求回暖和监管政策演变,头部支付公司迅速涌现,这些公司不仅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还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推出创新支付解决方案,积极与商户合作,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商户的需求,这种动态发展加强了市场竞争,促进了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形势好转、线下消费持续回暖,线下收单业务交易量有望继续增长,部分支付费率虽有小幅上涨,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另外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支付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预计 2023 年将增长 2%,2025 年将增长 53%
分析师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线下消费有望持续复苏,将一定程度上拉动线下收单总交易额。但2023年支付行业监管趋严将对银行卡收单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分析师预计2023年线下支付总金额同比小幅增长2%至65.4万亿元。随着“一机一码”政策边际影响减弱、经济预期改善、消费持续复苏,线下支付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收单市场仍将存在增长机会,预计2025年线下收单市场规模将达到9.8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53%。
此外,头部支付公司市场份额波动较大,在支付牌照收紧、259号文出台等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支付行业有望呈现马太效应。
2023 年利率将升至 0.126%
众所周知,支付费率一直是行业的关键指标,过去几年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到了2023年,平均费率从0.110%上升至0.126%。此次费率波动主要受此前退款事件的影响以及支付成本的上升。随着支付终端监管趋严,不少支付机构不得不上调商户前端费用。这也反映出支付行业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总之,我国线下收单行业已经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个行业在满足各类商户需求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个行业还会不断演进和成熟。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将继续引领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把握机遇。其中存在投资机会,但同时也应谨慎评估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