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本地生活 GMV 目标提升至 500 亿,直播外卖热潮席卷北京

2024-09-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 胡淼 编辑 | 张超

对“流量变现”忧心忡忡的抖音,被曝今年已将本地生活GMV目标从“维持300亿、力争400亿”上调至“500亿”。

去年该板块GMV仅有100亿元,仅为原定目标的一半,500亿的目标无疑迫使抖音必须在本地生活领域有所突破。

5月,受疫情影响,北京线下餐饮暂停营业,面临停业的商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抖音直播,自发寻找第三方物流,开展餐饮外送服务。

短短一个月时间,抖音直播外卖热潮从小龙虾蔓延到烧烤、火锅,再到樱桃、草莓、庞各庄的西瓜,平谷的桃子……官方数据显示,相比4月底,北京地区在抖音直播的餐饮商家数量增长了20%。

抖音一位本地生活业务负责人告诉全天候科技:“5月初,我们邀请餐饮行业的商家加入,但大家都不太愿意。5月中旬以后,有很多商家主动找到我,想加入平台。”

在“到店+团购”模式流量大幅下滑、低质营销推广破坏内容生态之际,抖音本地生活业务重心明显转向“直播+团购”模式。

据悉,6月1日起,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也将调整佣金费率,正式告别“0服务费”时代,意图以此业务实现商业变现。

不过,“直播团购”能否成为抖音“流量变现”的下一个突破口,仍有待观察。

全天候科技了解到,当下直播外卖的火爆,更多是商家为了自救而制造的一种现象,而直播团购订单的实际核销率通常不足40%。

受限于同城推荐算法,抖音的本地生活直播团队尚未诞生如罗永浩、刘畊宏这样的现象级主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观看人数不足10人的直播间——这些也被网红们称为“死直播间”。

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直播+团购”模式的天花板并不高。

抖音对直播外卖也十分谨慎,毕竟美团、饿了么花了近10年时间才建立起即时配送体系,这个先例提醒抖音,外卖生意并不容易做。

外卖直播是否会扛起未来抖音本地生活方式商业化的大旗,还是只是昙花一现的“昙花一现”?

01

小龙虾热度持续一个月

5月下旬的一个周六晚上11点半,来自北京的抖音主播“阿汤哥”还在直播卖小龙虾。

他连续播出三场节目,从上午11点到凌晨,总共持续了13个小时,这是汤姆·克鲁斯自5月份以来相对轻松的一天。

阿汤哥助理小鲁告诉全天候科技,5月份之前他们主要做同城探店短视频,也做过酒店、文旅等行业的客户直播团购套餐。5月份以来,80%的客户都变成了餐饮行业商户,产品也从无时限的到店消费套餐变成了同城即时送达的外卖。

“很多新商家来找我们做直播,我们都拒绝接受,我们会优先考虑一些品牌连锁店的直播邀请。”小鲁说。

官方数据显示,相比4月底,北京地区在抖音上直播的餐饮商家数量增长了20%。

这些餐饮商家的共同点是,过去主要靠线下流量做生意,疫情影响线下流量后,纷纷转战抖音平台,有的开设抖音店铺号,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广外卖产品;有的请达人主播直播带货,主播会按照销售额10%左右的比例“抽佣”。

在“提成”方式下,专家主播一般会选择产品优秀、有畅销潜力的商家接单。

直播外卖的风潮,最先是从小龙虾品类开始的。

北京的“真海香海鲜自助餐厅”是最早在抖音上开卖小龙虾外卖的商家之一,餐厅老板王建告诉全天候科技,虽然5月初就有商家通过直播的方式发放小龙虾消费券、预售券,但大部分商家还没意识到可以做同城配送。

王建带头同城带货,推出“258元100只小龙虾”直播间套餐,一炮走红,最高日成交额达17万元,5月中旬半个月,直播间日均成交额达10万元左右。

汤姆·克鲁斯也有同样的感受,5月初,他为当地一家小龙虾商户直播卖外卖,两小时销售额就达20多万元。

嗅觉灵敏的商家纷纷效仿,开始直播本地外卖,甚至很多之前没有开通抖音账号的商家也纷纷涌入抖音平台,一时间,抖音平台上几乎所有同城直播间都在推广小龙虾外卖。

“以前都是小龙虾商户做直播,现在一些卖烤鸭腿、咕噜肉的商户也在卖小龙虾。”小鲁说。

很多传统餐饮商家第一次感受到线上竞争的激烈。有商家告诉全天候科技,“以前我们跟同一条街、一个小区的几个同行竞争,现在大家都在做外卖,通州的小龙虾可以卖到房山,我们要跟全市的(小龙虾餐饮)商家竞争。”

市场供给过剩的结果是,小龙虾的价格快速飙升。

5公斤小龙虾的价格从258元降到了199元、158元、138元……如今,更让商家绝望的是,有同行推出了5公斤小龙虾99元的套餐。

从餐饮业转行做本地美食博主的大贵算了一笔账:一只4-6千元的小龙虾成本在0.9到1元之间,5斤小龙虾大概有83-125只;考虑到人工、房租、水电等成本,加上团购优惠,商家的利润大致在10%-20%之间。直播外卖的形式,商家找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外卖,平均每单配送成本在30元左右。考虑到虾在备料时的死亡率和浪费率,商家的实际利润越来越微薄。

大贵在给一家烧烤店做直播

除了这些成本外,商家邀请知名主播直播,主播还会抽取销售额10%左右的佣金,或者收取2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差旅费。如果卖不出足够的小龙虾,很多商家实际上会亏损。

王建透露:“小龙虾配送我们用闪送,配送成本比较高,平均每单60元左右,其实我们赚的钱不多,做直播带货就是给店员点活,补贴点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外送小龙虾,直播间的流量被迅速分散,商家每日的营业额迅速缩水。

“到5月15日左右,直播带货每天的成交额只有两三万,几乎减少了10倍。”面对持续疲软的需求,王建果断选择放弃小龙虾,转而做樱桃直播。

阿汤哥也发现,小龙虾在直播间里已经不再是流量产品,火爆的时候,抖音直播间可能有2000人同时观看;目前,不少小龙虾外卖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不足10人。

小鲁说,流量的急剧下降也给他们的账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果一场直播只有7、8个人看,这个账号的流量可能好几天都不会好,我们还要维护这个账号好几天。”

如今小龙虾热潮已过,来自北京庞各庄的西瓜似乎又在抖音直播间火了起来。

上周三(5月25日),汤姆克鲁斯首次接果园客户直播卖西瓜,3个小时卖出1600多单,约1万公斤。原本因产品滞销而苦苦挣扎的商家,却突然面临“爆单”问题,不得不紧急叫停直播。

汤姆·克鲁斯开播西瓜直播

瓜农们的订单还没完成,直播间里卖西瓜的商家又开始蜂拥而至。“第二天早上七八点,就邀请了几十个主播来到庞格村。”小鲁说,“这两天,西瓜变得一货难买。”

02

抖音本地生活该如何拯救?

随着潮流的起起落落,“直播+外卖”正在成为抖音本地生活的新运营模式,并在平台逐渐流行起来。

事实上,目前的直播带货是抖音本地生活“直播+团购”模式的延伸,唯一的变化就是订单履行方式。

前者外卖,是特殊时期商家为了自救而主动开拓的业务,抖音作为平台提供了本地流量的入口;后者团购,是抖音撬动本地生活业务的最初“支点”,一直在激活用户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抖音“流量变现”焦虑加剧,本地生活领域愈发被期待。

上海证券报援引数据称,作为字节跳动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业务占公司2020年实际收入的77%,“这意味着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乏力”;而在去年11月的一场发布会上,字节跳动也正式证实,其国内广告收入近半年来已停止增长。

抖音的抖腿舞的歌曲叫什么_抖音抖腿音乐是什么音乐_腿长了不起啊抖音

这就要求字节跳动必须改变过度依赖广告的收入结构,从抖音超过6亿的日活跃用户中挖掘更多创收机会,而本地生活场景的高频消费,也自然成为了抖音想要征服的汪洋大海。

早在2018年,抖音就尝试进入本地生活领域,并尝试借助第三方平台构建抖音生态内的服务场景,但这次探索并未成功。

三年后(2021年初),抖音再次“入局”本地生活,充分挖掘商业可能性。据《晚间邮报》报道,字节跳动还成立了致力于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本地直营业务中心”,约1万名员工被调入该中心,发掘生活服务、餐饮等行业客户。

为吸引商家入驻,重点城市首批商家不仅可以享受免费上线、团购套餐0佣金等优惠,还可以获得流量支持。

王建透露,2021年2月他接到抖音一位本地生活销售人员的电话,邀请他加入抖音平台。 当时,他的自助餐厅刚刚经历疫情,因停业半年,2020年亏损200多万元。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被邀请做海鲜团购,成为第一批尝试的人之一。幸运的是,他成功地将餐厅从破产边缘拯救了回来。

最初,“门店探索+短视频+团购”是抖音本地生活商家最主流的变现模式,即:邀请达人到店测试拍摄门店探索视频,线上推出团购链接,引导用户消费,达人按照一定比例获得佣金。

但这种模式下,很多乱象也迅速滋生。2021年下半年开始,抖音本地生活短视频内容激增,粗制滥造、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严重。一些机构通过拍摄几段短片,同时发给多位网红,以此牟利。一些网红一天能发布几十条视频。这种形式也被称为“云店探店”。

“云店探索”的出现,让抖音本地生活内容质量的口碑直线下降。

随后获悉,抖音最初为2021年本地生活定下了200亿元的业绩目标,但后来进行了调整。虽然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没有200亿的GMV目标”,但不难看出抖音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野心。

有分析人士预计,2021年抖音电商GMV将突破8000亿,也有较为乐观的人认为将突破9000亿。

据晚间财经报道,抖音电商2022年的GMV目标高于快手,后者今年就定下了近万亿的目标。京东实现万亿GMV用了13年,淘宝用了10年,而增长势头最强劲的拼多多用了4年。如果上述消息属实,抖音电商将成为迄今为止最快实现万亿GMV的电商。

作为抖音电商业务的补充,频率相对较高的本地生活业务即便是刚刚起步的业务,也依然需要在引流、延长用户停留时间、甚至促成交易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创造出近万亿的GMV。

字节跳动近日被曝出将本地生活业务全年GMV目标进一步上调至500亿元,较去年底定下的“300亿、400亿”目标大幅提升,但截至2021年11月底,该业务仅实现100亿元,远低于目标。

双重压力,对抖音各业务线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直播或将成为提升GMV的“助推器”。

今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由韩尚友担任抖音直播业务负责人。这也被视为抖音本地生活业务重心逐渐向直播转移的信号。

此前,抖音直播电商已经展现了直播变现的可能性和潜力。

在5月31日举办的抖音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魏文文透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是去年同期的3.2倍,用户有商品意向的搜索行为同比增长217%,直播间订单量较去年4月同比增长112%。

抖音电商总裁魏文文

直播带货释放的能量不容小觑,但本地商业“直播+团购”模式仍面临不少瓶颈。

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抖音的“兴趣”推荐算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量,相比带货、娱乐直播,本地生活直播不太可能诞生像罗永浩、刘畊宏这样的现象级主播。

“团购”本身并不是高频消费形式。以美团点评为例,它的成功不是靠团购,而是靠外卖,通过“高频外卖”带动“低频到店团购”。“直播+团购”模式只是改变了销售方式,却没有改变团购的“低频”消费属性。

由于兴趣电商的本质,抖音本地直播间很多用户都是冲动下单,取消率并不低。小鲁告诉全天候科技,事实上餐饮行业月度订单取消率只能达到40%,酒店、文旅行业则更低,只有10%左右。

相比之下,自5月份以来,商家纷纷推出“直播+外卖”模式,用户即时消费,大幅提升核销率。“当天售出的订单,一天之内核销率能达到60%。”小鲁告诉全天候科技,这也是商家和主播希望抖音能尽快开通外卖平台的原因之一。

03

抖音尚未下定决心做外卖

不过,抖音对于外卖业务的态度似乎格外谨慎。

据Tech星球了解,早在去年7月,抖音就成立了负责外卖业务的“心动外卖”团队,并在抖音App内进行测试。同年10月,天眼查显示,北京紫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心动外卖小程序”。

但截至目前,该项业务并未浮出水面,抖音相关负责人也一直在否认该业务的存在。

或许,抖音本身并不太愿意、也没有决心做外卖,毕竟这个赛道上已经有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站在那里,外卖生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回顾美团和饿了么的发展历程,两家公司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建立起全国性的外卖体系。截至2021年底,美团外卖骑手总数达527万,饿了么外卖骑手总数达114万,合计超过640万。单单这个外卖体系就能体现出外卖业务发展的难度。

事实上,美团一直承担着高昂的成本,直到2019年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即便骑手权益保障饱受争议,但2021年,骑手成本支出占美团外卖总收入的71%。

如此厚重的运营模式,让抖音很难下定决心做外卖业务,“直播+外卖”模式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商家的自发行为。

但由于抖音并没有完善的外卖配送服务机制,这种交易形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订单需要商家一单一单结算,一旦直播间订单过多,很容易出现漏单现象,引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

平台也不处理消费者投诉,纠纷全部由主播或商家工作人员处理。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不习惯在抖音上交流,经常“看了不回”,沟通效率低下。

小璐这一个多月来花了很多精力在处理售后问题上,作为中间人,她要面对的是消费者和商家,需要不断与双方沟通,“5月初卖出去的那些产品,到现在还在处理售后问题。”

对于商家来说,最难的就是配送,目前配送方式主要有三种:店员自配送;使用达达、闪送、跑儿等第三方物流;在抖音下单后联系客服核实,再将订单转给美团,由美团骑手配送。

多数商家采用“第三方物流”,不仅成本高昂,消费者也无法通过平台查询配送信息,由此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

商家与网红之间还存在“砍单”矛盾。当订单下到商家手上后,有商家会私下与消费者协商取消订单,在店铺重新下单,从而省下“佣金”给网红。这种“砍单”现象让网红们十分愤怒。有网红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平台对此尚无相关管理和处罚措施。

虽然抖音在今年3月已上线针对本土商家的APP“抖音客”,允许商家进行店铺识别、团购产品列表管理、营销推广、核销、经营数据分析等操作。但从5月份直播带货的乱象来看,商家完成入驻“抖音客”的过程或仍需一段时间。

随着北京各大商场逐步恢复营业,餐饮业态也正在恢复正常。

王建称,自己还是会选择在抖音做直播团购,“因为美团的佣金是20-30%,就算抖音本地生活开始抽佣金,也会比美团低很多。”但这是在没有开展外卖业务的前提下。

据悉,美团的佣金涵盖了外卖服务;相较之下,商家在抖音上送餐的成本并不比美团低,甚至可能更高。

探寻本地餐厅的本地美食博主大贵也认为,经过5月份抖音的本地直播教育了商家之后,解禁后可能会有更多商家选择在抖音直播;但多数商家不会再做高价的“外卖”,而是会售卖团购套餐,供到店消费。

一些原本不缺线下流量、客均消费较高的品牌连锁餐厅,恢复正常营业后,可能就不再进行直播了。

一位连锁餐饮老板向全天候科技透露,在线上业务方面,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占比接近90%,抖音占比较小。对于这些连锁品牌来说,他们看重的并不是订单转化量,而是抖音在品牌推广上的效果。

这或许也意味着,抖音的“直播+外卖”难以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下一个变现模式,最终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明星华尔街新闻,好内容不容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亦不考虑个人用户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自行判断和决定。

您如何看待抖音“直播+团购”的模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