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岁孩子凭对魔法的热情,轻松听读哈利·波特,英语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2024-09-04
来源:网络整理

乱子:《哈利·波特》兰斯指数为880L-,词汇量超过4000词。如果孩子能流畅地读完这本书,无论是口语交流还是文本阅读,都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这本书常被称为英语阅读道路上的“里程碑”。

我的朋友@Ella 是我妈妈家的小女孩,她的英语启蒙路线很简单,从听力开始——分级阅读——8岁读第一章书,然后怀着对“魔法”的热爱,9岁开始听、读《哈利波特》等进阶书。

在这篇文章中@Ella妈妈和我们分享了她女儿在听读英语方面积累的好经验。她说: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只要孩子有兴趣,大人就可以很放心。学英语没有捷径,但兴趣可以让坚持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感谢@Ella妈妈的分享!

本文由@Ella's mom 在 上发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听懂、读懂《哈利波特》(以下简称HP)成了衡量孩子英语水平的一个标杆。

我女儿对这一系列书很着迷。我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她听书的时间。每次她要求我多听一会儿,我都得和她讨价还价。每一本书都比上一本更精彩,我越来越深地陷入了陷阱。我很矛盾,因为我不能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沉浸在罗琳阿姨的魔法世界中。

不过这不失为一个学习英语的好材料,虽然看得不是很懂,但基本都能听懂,心里还是有点自豪和开心的。

输入哈利波特分数:

正如有人说的,一旦习惯了《哈利波特》的语速,其他所有的声音都显得很慢。前段时间,牛姐回头看了看去年夏天听的《树》这本书,感叹道:“为什么字那么大,那么少?我当时还以为字那么多呢。”

说实话,我觉得英文版的《哈利·波特》字太小了,书太密了,一点插图都没有,最厚的第五册有900页,最薄的也只有300多页。

语速这么快,书又这么厚,在“魔法”的魅力下,牛姐只靠着52棵树书的听力基础,直接从初级章节书跳到了高级章节书。半年多来,她饶有兴致地听完了第五本。这期间,我基本把听《哈利波特》当成对牛姐的奖励,她做其他事情的效率也提高了。

有时心里默默感谢JK阿姨,她的书真是太神奇了!但我的阅读进度很慢,第一本书只读了不到一半。先听后读的原则,加上情节吸引人,可以等我听完七本书再看。

这里我并不是误导大家找什么捷径,9岁就能看懂哈利波特,是方法正确、不断积累、产生兴趣的结果。

我认为初级阶段最重要的方法是先听,再用分级阅读打好基础。我们使用的分级阅读材料是《体验英语》,三级有150本小书。我女儿的耳朵已经练到可以拿起每本书流利准确地读出来。在掌握了分级阅读中的高频词汇(包括)后,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可以听懂并阅读初级章节书,然后她可以跳到高级章节书。

牛姐5岁多开始学英语,报了课外班,小学毕业后就不上课外班了,七岁开始《体验英语》分级阅读和绘本泛听泛读(后面会列出书单),八岁半开始读小学章节书,九岁接触《哈利波特》。我觉得分级阅读的基础扎实不扎实,关系到盖房子的速度和高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年暑假,她快九岁半的时候,我帮她考了剑桥KET,听力准确率很高,阅读和写作成绩一般,通过考试没问题。但是离PET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积累还有各种缺陷。当听力和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如何训练口语和写作输出是目前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有句话说,如果你积累了365个小时的聆听,就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女孩在理解《哈利波特》之前,肯定听了不止这个量的重复和非重复的聆听。

学习任何语言都没有捷径,但兴趣可以让坚持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魔法兴趣引导之第一次飞跃-第一章书

去年夏天,妞妞快8岁半的时候,饶有兴致地听完了《树》全部52本书,正式进入了初级章节书阶段。

积累了三级《体验英语》分级阅读,大概150本小书和一些绘本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章节书过渡,暑假前就开始给她找合适的书。

B.、The等,听了不到两三集就都失去兴趣了,一开始还行,后来发现一直都是找人的套路,孩子就没兴趣了。

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妮乌对魔法有偏爱,直到听到树的话才着迷,我第一次意识到,当她感兴趣的时候,大人就可以放心了。

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限制她每天听故事的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并提醒她继续在户外度过时间,否则她可以整天呆在家里听故事。

她经常给我讲故事的情节,想知道里面的人物长什么样,有时还会兴奋地跳起来。每次她给我讲故事,我都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每天我起床,刷牙洗脸之前,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听故事。听着听着,我感觉很开心,注意力很集中。当学习变成一种乐趣,真是一举两得。

这套书的前28本每本45分钟,后24本每本90分钟,听完这3420分钟(57小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女儿的听力水平提高了。

为了看她是否听懂,我会听一些摘录并测试她。她基本上回答正确,所以我没有干预。不幸的是,在开学时借阅这些书后,她不愿意一本一本地读。她的兴趣很快就消失了。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我在暑假期间如此有兴趣看它,但在开学后却没有兴趣再看它:

一是知道情节,没有读下去的动力;

第二,可能我家是听觉型的,不太喜欢读书;

第三,这种初级魔法书已经不能符合她的心理年龄了。

回头想想,发现最后一点起了很大作用,那时候妞妞已经快九岁了,心理年龄应该足够看懂剧情比较复杂的魔法书了。

兴趣引领魔术的第二次飞跃——高章书

从初级章节书直接跳到高级章节书不是我的本意,再说我家也只听过一套完整的初级章节书,其他章节书少得可怜,希望她能踏踏实实学。

有了Tree的经历,我想再给她找一套这种类型的初级章节书,或者其他中级魔法章节书。我买了中英文的《纳尼亚传奇》全套,但她不太感兴趣。因为前面有中文,孩子很快翻完了第一本,然后直接跳到最后一本,然后就扔到一边了。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带中文版,不然孩子不会啃硬骨头。

后来我把罗尔德·达尔的书都买了,可是姑娘对最经典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不太感兴趣,直接扔到一边,其他的书根本就没看过。

眼看英语“口粮”已经用完一个多学期了,发现妈妈们的朋友都在说自家孩子痴迷《哈利波特》,女儿却从来没看过。三年级下学期开学前,我下定决心给她买全套英文版的《哈利波特》。

今年女儿九岁生日前,快递员送来了英国原版的HP。没想到这次选对了,一开始还挺沮丧的。刚开始女儿听不懂,听不进去,如果是她不感兴趣的书,早就扔到一边了。但因为感兴趣,她边看书边听音频,听说哈利波特要去魔法学校,高兴得从床上跳了起来。女儿又恢复了听Tree的状态。

听完第一本书的前1/3,带上课文,我让她尝试盲听,她把书扔了,说听不懂。正好朋友介绍听者的复读机,有两种速度,慢一、慢二。牛姐盲听的时候,大概用慢一听两三章,然后就正常速度听了。

直到现在,无论是在学校上课、期末复习,还是现在的暑假,听《哈利波特》都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之一。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书,练习听力和阅读,并不是那么困难。不用大人催促,她也会主动去听或读。遇到困难,她也会主动去克服。

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兴趣的驱使下,我竟然从听力理解的初级章节书一跃而上到高级章节书。

这是我为女儿设计的理想消化HP的路线

我设计的路线是先听英文版,再看英文电影,再读中文版,再读英文版,最后选自己喜欢听的部分反复读。毫无准备的听必须是第一步。这是一条理想的路线,但不一定能实现。

我们这样做到现在已经有半年了,听了第五本书,看了两部电影,读了一本中文书,英文书读了不到一半。我之所以先读中文版再读英文版,就是为了解决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问题。有些词她听不懂,那肯定就听不懂了。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绝对不可能让她一个一个地查单词,这样只会打击她的兴趣,因为量太大了。就算你每页查一个生词,一本书至少有300多个单词。所以,用中文书来解决不懂的部分和不认识的单词是一种捷径。

她对英文配音很感兴趣,曾为《哈利波特》电影配过一些片段。在兴趣的驱使下,牛姐对以前没听过的内容最感兴趣,偶尔听过的内容她也能反复听,不会感到厌烦。

暑假的时候,我鼓励她回到第一本书的第一章,用 的慢速1或者慢速2认真听,把听不懂的、读不出来的单词圈出来,反复读。然后她流利地大声朗读并录音,上传到荔枝App,希望她的兴趣能让她从随便听读到认真听读,把这套书好好消化。

最近在荔枝App上看到一个12岁的男孩开了一个专栏,讲他从9岁到现在对哈利波特的迷恋,分享各种关于这个话题的资讯。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小时候的状态,我从来没有对某样东西痴迷这么久过。

听读HP新体验

第一次体会到先听原著、读完原著再看电影版的乐趣,看电影版的时候有一种激动和期待的感觉,每个情节讲完之后,女孩基本都能提前告诉我接下来的情节是什么,并主动告诉我哪些情节是小说里的,哪些是删减或改编的,哪些部分改编得好,哪些改编得不好,让我对电影的评价更加深刻。

电影版在视觉上很过瘾,但因为只保留了故事的主线,很多细节缺失了。所以我总感叹小说更好。

比如他外表高大强壮,但内心却十分柔软,会收养各种动物,小说里送走(挪威棘龙)的时候,他说“你愿意吗”,很多细节都让人觉得十分温暖。

牛姐也会点评哪些地方改得不好,比如罗恩的房子本来就很有特色,怎么电影改成这样了?她觉得挺失望的。牛姐胆子比较小,《疯狂动物城》里有些情节连她自己都害怕,因为从原版知道了详细情节,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她就不怕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文和译文的区别,有些翻译比较好,比如伏地魔,很精彩,麻瓜也还可以,神秘人被翻译成神秘人,完全不合适。

我们在听和读HP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1. 你如何知道你的孩子是否理解了?

只要孩子愿意继续听,就不用担心。如果孩子听不懂,他早就放弃了。持续听说明他至少听懂了70%的内容,大意也听懂了。他听懂了70%还是90%并不是最重要的。HP有电影版,你陪孩子看电影的时候,他通常会告诉你接下来的情节,这可以验证他是否听懂了。

2. 您如何看待听得懂,看得不懂的现象?

学习任何语言,首先都要学会听。听通常比读难,尤其是语速快、文章较长的时候。听的词汇量比读的多,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些单词发音不标准,或者太长,她拼写不出来。

牛牛目前能听懂HP,但阅读比较难。我倒不是太担心,听力比阅读快两步很正常。牛牛处于能流利阅读初级章节书的水平,中级章节书看得不多。听力词汇转换成阅读词汇并不难,就是一个单词匹配的过程。听力好不仅有利于阅读和识字,对拼写和口语输出也很有帮助。

有时候我会反思我们这一代人英语进步有限的原因,就是因为听的原文少,无法掌握正确的发音,所以听力、口语、拼写的进步都很有限。如果只看书而不磨练听力,英语就会缺乏后劲。所以我尽量让她在不理解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听(也叫盲听),也就是不借助书本练习听力。

有个奇怪的现象,女孩听的越难,阅读进步越快。虽然我们听的比读的多得多。Tree 我们也盲听了52本书。开学的时候,她借书,她对看书没有兴趣。她只是翻看图片。只有两本书她没有听完。她读完了。我发现她读得很快。我考了她几道题,她都理解正确。

我在想为什么牛能听懂HP却读不懂呢?Tree的听力理解大概在90%左右(具体我没测过),阅读能听懂80%左右,所以读得还算流利。她对HP的理解肯定比Tree低很多,阅读词汇量就更低了。低到一定程度,她读起来就会很不流利,不想继续读下去了。所以我们的阅读水平是需要积累的,不能达到高阶书的水平。

3. 如果我已经看过中文书或者看过电影版,再听或者读一遍会有效果吗?

有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你有兴趣,不管你是否了解故事情节,反复听、读一本书都会收获颇丰。当然,要想看懂,至少要有初级章节书的基础。

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但从中文书籍或者电影里知道剧情,听和读的难度就降低了,到底可行不可行,只能自己去尝试了。

我一直相信,兴趣作为一种驱动力,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

魔术爱好也带来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写作的欲望。

这本神奇的书引导小女孩学习了初级和高级的英语章节书,同时也激发了她的艺术灵感和写作欲望。

从小我就经常为她不切实际的喜好而烦恼,但最近我开始转变观念了。我打算读《让天赋自由发挥》之类的书,重新思考育儿问题。这突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罗杰斯的《个人形成》,允许和帮助孩子找到自我非常重要。

两个月前,一次郊游,为了训练孩子的口才,妈妈们让孩子们进行即兴演讲。牛老师讲了一个自己编的魔法故事的开头,让我们意犹未尽。故事里有巴拉拉小仙女、希腊神话、芭比仙子、哈利波特的味道。

回家后,我发现这些人物就是她平时画的(见下图)。从此,我对她魔术爱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对某件事的执着热情时,也许我不应该太过限制她,而应该想办法引导和利用这种爱好。

女孩的画,哈利波特主题,(魁地奇比赛)还有。她骑的扫帚看起来像火箭筒,哈哈!本来想模仿民族风围裙,结果改成了想象画,所以颜色有点奇怪。她的画技不是很好,但看得出来她很开心!

妞妞在幼儿园时的梦想是成为仙女,小学之后她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仙女,一二年级的时候她没什么理想,这半年学了哈利波特之后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偶像——JK,想成为一名中国魔幻小说家。

三年级后的暑假,牛姐开始用中文写短篇小说,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去魔法学校,已经写了两三千字了。她平时不爱说英文,最近为了练习口语,我让她用英文写一篇魔法短篇小说给我看。她可以即兴发挥,讲一个小时,而且很有热情,一个故事要讲好几天。每次看到她这么投入,我心里都很安慰。

我不是一个对女儿要求过高的母亲。我知道我的女儿永远不会成为尖子生,所以我从不让她学习超出她年龄的东西。孩子们只有几年的天真无邪,所以我应该给她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童年。

最后我们来说说妞妞从小看过的童话、魔法书吧。

很惭愧,我们的英语阅读材料非常有限,除了精读第三级《体验英语》的150本小书和加州语言书G1、G2外,我们的泛读材料80%都是这些童话魔法书,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书。

这半年来,我开始反思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觉得孩子的阅读兴趣太单调了,囤了好多好多书,今年假期的主题阅读是《少儿中国史》和《少儿世界史》,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能主动阅读各种类型书籍的孩子。

1. 迪士尼永恒经典

喜欢

幼儿园最后一年开始读的第一本双语读物就是这本厚厚的迪士尼童话。虽然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但至少我知道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人物的英文名字。因为从小在无数的故事书中读过这些故事,所以用英文读的时候,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已经不太新鲜了。

洗脸童谣_洗脸歌儿歌视频_抖音洗脸唱童话

2. 我的

喜欢

原版适合一年级亲子阅读。故事比较长。有的角色画得漂亮,有的画得不漂亮。画风不是很统一。

3.

喜欢

这是她在幼儿园最后一年和一二年级时最喜欢的歌。电影她看了好几遍,手机里下载了音乐经常听,几乎每首歌她都能唱。我甚至把每首歌的歌词都打印出来给她听。里面的歌很多,不知道她是怎么记住那些难的歌词、连词、吞音的。尤其是Let it go的后半部分。Love is the open door是我们最喜欢的。

2014年,一年级去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看演出,我们连续看了三场演出,导致很多项目都没时间看。在舞台表演的时候,所有孩子一起唱着同一个插曲,场面太震撼了!我听了很激动。

下面这张是牛和艾莎的合照,只露出羡慕的眼神,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哈哈!一直挂在房间的墙上。

4. 双语芭比仙女系列

喜欢

看完这个版本的所有英文电影后,我买了这套。文字比较简单。喜马拉雅有音频。图片很赏心悦目。我还是会偶尔看看。

5. 贝尔系列双语版

喜欢

看过一些原版电影,牛评说比芭比仙子好看,有冒险,剧情稍微复杂一点,这套书也是简装版。

6. 我的小马

喜欢

看了100多集视频,手机里下载了很多主题曲,基本都会唱,特别喜欢插曲(big best),还买了i绘本。

7. 我可以读粉色系列

喜欢

I Can Read系列,喜马拉雅有美版配音,小女孩的声音很好听,图片是粉色的,很有想象力,里面有很多现代生活词汇,比如溜冰场,芭蕾舞裙等等。

8.

喜欢

听完哈利波特后,她开始看这套初级章节书来弥补阅读方面的差距。喜马拉雅只有大概10本有声书,我们买了最后三套,30多本,用来练习阅读。每本书60多页。小女孩很喜欢。

9.树

喜欢

牛哥基本把喜马拉雅的52本书都听完了,偶尔听一些摘录,再加上开学时借的书,我发现这是一套最能寓教于乐的魔法书,增长知识的优势超过了《哈利波特》之类的魔法书。

本书采用穿越时空的手法,融合了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主题包括恐龙、骑士、忍者、木乃伊、亚马逊河、北极、火山、奥运会、泰坦尼克号、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地震、莎士比亚、感恩节、帝王企鹅、胡迪尼等等。

有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王者之日》。我家小姑娘一听到书名,兴奋地告诉我,这是讲中国乾隆皇帝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讲秦始皇的。故事设计得很巧妙,里面还讲了牛郎织女帮助兄妹俩完成使命,经历焚书坑儒之灾,险些被抓,逃出兵马俑迷宫的故事。很多历史事件感觉就像是亲身经历的,孩子不自觉地记住了这些历史遗迹和事件。

10.哈利·波特

喜欢

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国和英国的版本没有剪裁,但只有前两个卷都出版了。

作为母亲,我认为这太有趣了,与树的知识不同,哈利·波特的声音约为7700分钟,大约是130小时(我将其保存在磁盘上,并与您分享链接:密码​​:I5il)是由英国口音,一个标准的口音读取的。

这套书籍既不困难,也不需要聆听的基础知识句子结构也相对简单。

例如,在解释游戏的规则时,有很多球,许多化妆的名词,而当女孩正在听时,她一定吞噬了它。

HP总共有78万个单词书是940升,第五本书是950升,第七本书是980升。

看到这些数据,我理解为什么我的孩子听不懂她的聆听词汇足以理解故事情节,但是她的阅读词汇远非足够。

这次我分享了我们的英语启蒙经验,主要是关于写作的兴趣指导。

希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的故事:您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哪些经验,洞察力和感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