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吟诵大赛微信投票引家长质疑,拼爹拼妈还是拼实力?

2024-09-04
来源:网络整理

儿童朗诵比赛采用微信投票,家长质疑是否依赖家长

新安晚报·安徽网报道,一场名为“杏花村诗歌朗诵会”的诗歌朗诵比赛,因决赛中微信投票环节占总分40%,引发不少家长质疑。池州有学生家长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反映,明明是“诗歌朗诵”比赛,微信投票中却没有诗歌朗诵的设置,干脆变成了孩子“跟家长比拼”的集票比赛。活动主办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投票环节占比并不高,最终票数对总分影响有限。

家长疑问

微信投票改变了诗歌比赛

“这种活动太假了!既然是少儿诗歌朗诵比赛,应该有专业评委来评判,却加了微信投票,微信投票多的就代表孩子好吗?”连日来,池州首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杏花村诗歌朗诵”古诗朗诵比赛,引来不少学生家长的质疑,家长们对活动中设置的微信投票环节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因为活动主办方是当地教育部门,学校也组织了学生参加,所以他们家孩子也参加了少年组的比赛。比赛还不错,现场打分,但微信投票环节有点奇怪。“微信投票只有参赛选手的名字和照片,根本看不到孩子朗诵诗歌的画面”,这位家长说,“有的家长甚至花钱给孩子买了票。”

不少家长认为,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偏离了活动宗旨。“毕竟不是选美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要以朗诵为主,这种投票方式简直就是把孩子当成工具,达到商业目的,目的就是炒作自己。而且投票结果占总分的40%,太不公平了。”一位李女士抱怨说,她对这种微信投票方式很反感,没有积极动员,“我家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投票很多,我真的很担心这样的投票方式,会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来不健康的思想。”

组织者说

在确定最终成绩时,规则进行了调整

3月2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查阅活动规则发现,按照规则,投票决赛分为网络投票和现场比赛两部分:评委打分占60%,微信投票占40%。针对家长的疑问,记者联系上了活动主办方。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华告诉记者,本次古诗朗诵比赛是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部分环节由杏花村园区相关企业作为具体承办单位。

“安排微信投票,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张华副主任说,微信投票结果只占孩子们比赛总成绩的40%,“即便是拉票,对孩子们的总成绩影响也不大。”不会太多,因为现场评委都是教育界的专业人士和资深人士,现场评价占结果的60%。当记者问及微信投票设置是否不合适时,张华认为,任何活动都不能没有不同的声音。

张华还称,正是考虑到部分家长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甚至考虑到很多农村孩子不能投票或者很少投票,所以在决定最终结果时,他们修改了方案,最终结果不完全按照得票数来计算。至于结果,“都是按照得票数来排名,每个名次只差0.1分。”

业内人士

强迫孩子使用微信投票是不合适的

昨天下午,一位在省内从事微信、微博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微信投票现象在微信上频频出现,甚至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们要尽量谨慎,毕竟很多人对这种微信拉票形式是比较反感的。而且有时候确实会给人一种谁的拉票能力强谁就赢的感觉,这也背离了一些评选活动的初衷。”

“如果投票规则设置合理,这没什么不妥,但很多微信投票方式确实在发生变化。”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流行的一些微信投票方式来看,有可能一些活动主办方在用这种方式投票,并称很多投票活动都要求投票者在投票前先关注微信公众号,“这让人很难不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该知情人表示,如果投票对象是成年人,最多还愿意上钩,“但如果强加给孩子,就很不合适,很可能给孩子灌输扭曲的价值观,让孩子误以为,谁的拉票能力最强,谁就是赢家。”她最后呼吁:请不要再让孩子参与各种带有浓重商业气息的微信投票活动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