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2024-09-05
来源:网络整理

如果需要帮助请私信V: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类似的困扰,很多明明非常私密的个人信息却被很多非官方的机构所掌控,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等各类犯罪活动,导致很多人遭受财产损失。

相关案例:

2017年8月9日00:55:46,沈女士通过携程手机APP平台为朋友孙某某订购了两张某航空公司承运的联程航班机票。2017年8月10日10:15,沈女士收到“客服”短信,获悉第二趟航班取消。沈女士称,她根据短信提示拨打了“客服电话”。该“客服”准确说出了旅客姓名、证件号码、航班起飞时间、航班号,并告知沈女士由于航班取消,需要通过支付宝或微信退款。在沈女士提供了支付宝账户后,“客服”以无法操作为由,要求沈女士使用更快捷的支付宝贴心支付方式付款。

沈女士随即开通了支付宝贴心支付功能。之后,沈女士用自己绑定支付宝的银行账户,分四次向支付宝会员“开通航空服务”支付了共计1.99元。沈女士看到工行的提醒短信后,挂断了“客服”电话,想跟工行核实一下。“客服”给沈女士回电称,由于沈女士挂断电话影响了后台操作,导致沈女士上述款项被转走。现在需要将转出的款项转回给沈女士。由于贴心支付有限额,沈女士需要使用自己的网银进行转账。随后,沈女士到单位楼下的工行柜台开通了工行手机银行和网银,按照“客服”的要求,分两次转走了共计1000万元人民币。由于至今仍未收到退款,沈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大屯派出所报案。

同时,沈女士认为,携程作为专业的机票代理机构,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其身份信息及预订信息泄露,进而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支付宝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实行实名制,软件也存在缺陷,在贴心支付功能上也未尽到足够的风险提示义务,导致诈骗分子借所谓“开通航空”的名义与她进行交易,获取了沈女士的信任,最终导致其遭受经济损失,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向法院起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第七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1、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沈女士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

2、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沈女士出具书面赔礼道歉书,并向其致歉(书面道歉的内容须经法院认可,如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拒不履行该义务的,法院将在全国公开媒体上公布本判决的主要内容,费用由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承担);

3、驳回原告沈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

泄露支付宝个人信息违法吗_支付宝泄露个人信息_泄露支付宝个人信息会怎么样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获取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买卖、提供或者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8条规定: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但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并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1、收集证据和线索。信息泄露后,很容易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邮件和电话。此时,你应该留意并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等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微不足道,但一旦收集起来,不仅可以帮助你维护自己的权利,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2、向有关部门报案。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进行投诉。报案的目的一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可以记录在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可以一并处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介入调查。

3、提醒亲朋好友,防止受骗。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不仅可能被用来盗取账号,还可能被用来欺骗亲朋好友。因此,一旦信息泄露或通讯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尽快通知亲朋好友,让他们格外小心,避免受骗。

4、委托律师维权。如果重要个人信息丢失,且自己知道丢失原因或掌握较多线索,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出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权。如果是在消费过程中泄露,还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利用法律手段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声誉管家为企业/个人提供声誉维护服务,帮助企业/个人进行网络维权,针对个人/企业网络诽谤、恶意中伤、夸大其词、侮辱、攻击他人、隐私泄露等行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