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中的性别差异:游戏手机是否只是男性的专属?

2024-09-05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画像很有意思,提到游戏手机,你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一个沉浸于游戏中的男性形象,而提到自拍手机,这个形象很有可能会变成女性。

为什么在2019年这样一个崇尚多元、平等的时代,当我们想到某些产品时,脑海中仍然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性别差异?

你可能会说,这是事实,男孩玩游戏,女孩喜欢自拍。

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这么简单的话,前段时间的运营事故或许就不会在微博上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了。

电子产品的性别差异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确实有一些产品明显是为了取悦男性,而也有一些产品想要抢占女性市场。

游戏并不只是男人的专利

游戏手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无论是黑鲨、红魔还是ROG,这些游戏手机在外观设计上都越来越“硬核”,明显继承了PC时代以男性玩家为主的“狂酷”设计,以“硬核”为核心思想的机械风格设计。

由于男性手游玩家较多,游戏手机的设计也趋向于机械感更强,更受男性玩家的青睐。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站得住脚的推论,但这个理由背后的前提是女性玩家群体确实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女性手游玩家真的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微不足道吗?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女性玩家确实可能相对较少,但绝对不是微不足道的。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盘点近几年的热门手游,王者荣耀是一款无法回避的现象级游戏,而王者荣耀的玩家可以说是手游玩家的典型写照。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图片来自:极光APP

按照我们通常的印象,尤其在这种竞技类游戏中,男性玩家应该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玩家数量应该大大超过女性玩家。但事实上,当我们查看2017年的极光大数据时,调查发现男性玩家与女性玩家的比例为1:1.18,这个比例不仅非常接近,甚至更高。

如果觉得极光的大数据不够可信,我们也可以看看观众群体。根据去年王者荣耀KPL职业联赛官方统计报告,男性观众占比为37%,而女性观众占比则高达63%。除去职业战队的偶像化因素,如此高的女性占比还是证明了这款游戏对于女性玩家的吸引力非常大。

王者荣耀的玩家可以看作是手游玩家的一个缩影,甚至不只在中国,在海外也存在着大量的女性手游玩家,根据DI的数据显示,在印尼56%每天玩手游的玩家中,男性玩家与女性玩家的比例为7:13,而在巴西手游市场女性玩家的数量甚至远远超过男性玩家。

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有女生不玩游戏的印象呢?这和手游、休闲游戏的快速崛起有关。

▲ 通用机男女比例差不多。图片来自:A9VG

事实上,根据日本在线游戏协会(JOGA)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移动游戏市场与主机游戏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报告中,日本在线游戏协会将游戏设备分为专用机(游戏主机)和通用机(手机)两类设备,在这两类设备上玩家的体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在通用机也就是主机玩家中,男性玩家确实比女性玩家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其中PS4玩家的性别比例最为悬殊,达到了88:12,而3DS和的女性玩家则略多一些,均未达到35%。

符号打点手机上怎么打_符号打点手机怎么打_手机一点的符号怎么打

但如果加上手游玩家群体的话,总人数对比数字是58:42,女性玩家占比超过40%,绝对不是少数。

可以看出,游戏风格越“硬核”,男性玩家占比就越大,而现在女性玩家占比正在稳步上升,这显然得益于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壮大,手游的碎片化、轻量化设计使得游戏不再“硬核”,从而吸引了大批女性玩家。

既然女性手游玩家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在某些游戏中能够超越男性玩家,那为何目前的游戏手机多为男性设计呢?爱范儿也采访了黑鲨手机的设计,老师来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黑鲨、红魔这样的游戏手机,为什么女性用户这么少,难道女性用户就不能喜欢硬核的机械风格吗?

女性当然可以喜欢硬派风格,但承认男女审美偏好存在差异其实是本文的一个前提,从黑鲨工作人员拿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购买黑鲨的用户中,男性约占20%,而女性占比高达95%,明显高于普通手机。

为什么游戏手机的设计要充满科技感、机械感、未来感,从而主动忽视女性用户?黑鲨游戏手机的设计师给出了意料之中却又合情合理的答案。答案:同质化。

比如iQOO就采用了和黑鲨2同款的处理器,理论性能差别不大,在早期的宣传中也说是为游戏而生,但整体的设计偏中性,即便在目前的手机市场中,也能找到不少整体设计类似的产品。

但对于游戏手机而言,寻求“独特性”才是产品定位差异化的最好方式,其外观设计服务于市场策略和功能需求,成为打造自身“不可复制DNA”的直接产物,性别符号则是副产品。

不只是黑鲨,我相信类似定位的雷蛇、红魔、ROG都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就像游戏厂商打造高难度动作游戏不需要考虑手残玩家的感受,这其实只是一种商业决策。

单纯地推销女性的概念是行不通的

然而,近年来,关于目标用户性别的商业考虑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一些手机上仍然能看到明显的性别符号,但是如今的性别标签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以往女性手机的经营策略比较简单,比如朵唯就是一个主打女性用户的手机品牌,“爱情让女人更美”也明确将市场定位为女性概念本身,而对于朵唯来说,女性手机基本只是单纯的卖女性概念,虽然这些手机在核心卖点上与其他手机并无区别,外观上也大多只是粉嫩嫩的风格。

现在,大多数厂商已经不再单单卖女性化这个概念,而是用功能点来包装。比如美图手机的自拍功能就是主打功能,它的前置摄像头硬件和算法都比其他手机强。当大家还在比拼谁的磨皮技术最厉害的时候,美图手机已经更进一步,在保持脸部立体感和皮肤质感的同时,对面部进行了美颜。

虽然最终目标依然是女性市场,但在业务和宣传方面较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包括这几天预热的小米CC系列,它的宣传图和代言人都是女性,但是整部手机的主打功能还是自拍功能本身,同时在曝光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整部手机的设计更加偏向中性,并没有特别围绕女性气质进行设计,甚至还有这种常规的蓝色配色,让人很难说它是一款“女性手机”。

其实,如今“男士手机”和“女士手机”已经不复存在,但“游戏手机”和“自拍手机”其实才是如今性别标签最多的产品,相比过去,至少我们已经从贩卖性别概念,前进到了具体的功能。

不过走得更远的还是苹果, 的设计在性别中性化设计方面做得最好,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与性别相关的部件,而男女之间真正的生理差异,比如在“健康”功能中早就支持记录女性的月经周期。

当然,女性也可以喜欢硬核机械风格、玩游戏,男性也可以喜欢当“小仙女”、爱自拍。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男女在审美、行为偏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男性和女性在使用绝大部分功能上有着平等的权利。

所以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其他厂商都应该注意这一点,你可以优先用男性或者女性来推广某些功能,但是如果你推广一个原本就很流行的针对直男/直女的功能,那么可能需要重新审核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