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发严峻,新的诈骗手段不断涌现,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被骗案件也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医务人员财产安全。
为提升我市医务工作者对各类电信网络犯罪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打造“无诈骗医院”,我们专门开设了“防诈骗预防针”专栏,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细化防范要点等方式,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防诈骗意识和识别诈骗能力,在全民、全社会形成浓厚的防诈骗氛围。
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骗局!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用户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百万担保”不了解的特点,实施一种新型诈骗:骗子称该功能已过期,需要取消或续费,否则会影响征信,以此诱骗用户转账。
对方自称是支付宝或微信客服,打电话提醒支付宝或微信中的“百万担保”支付功能会自动扣款,并询问是否取消服务。接到这样的电话,很多人本能的反应就是取消,于是就按照对方的指示关闭服务,殊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案例一 8月5日12时许,家住浙江杭州的李女士接到自称腾讯保险代理人员的电话,对方称“你在微信上投了百万保单,每年要扣2万元手续费,你需要交这笔手续费。”
对方告诉李女士,如果想取消“微信百万险”,需要下载“Zoom”应用。一名自称“百万险客服”的人通过“Zoom”应用账号添加了李女士,并引导她加入视频会议。对方在视频会议中告诉李女士:“您需要填写‘退款码’,我们才能取消您的百万险。”
对方给出的第一个验证码是9987,输入“验证码”后,还要求刷脸验证。李女士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后,对方突然紧急提醒:“超时,请重新输入!”他们又给了李女士第二个“退款验证码”,李女士按要求填写后刷脸验证。
殊不知此时李女士的钱已经转入对方账户,李女士刚才输入的不是“退款码”,而是金额,刷脸验证其实是“刷脸支付”,李女士卡里的人民币已经被盗刷。目前,李女士的案件还在处理中。
案例 2
7月29日,浙江温州的胡女士接到一个“+”开头的越洋电话,对方称自己开通了“百万保障”功能,现在免费期已过,如果不取消,每月要缴纳800元费用。
胡女士听到要扣钱后慌了,表示要取消,随后按照提示在QQ上加了对方,并加入群聊。对方通过QQ语音让胡女士把钱转到指定账户,称是为了测试她的个人信息是否准确,并承诺转账后可以取消保单,钱会退回。胡女士信以为真,一共转了8万元。
案例 3
近日,浙江宁波居民杨女士接到自称“微信客服”的电话,对方谎称“杨女士的百万保险计划即将到期,如果不取消,每月都会自动扣除费用”。
杨女士按对方指令下载并注册了“Zoom”APP,与对方开始视频通话。对方称“杨女士的征信有问题,无法取消”,并提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址,要求杨女士按照对方指令操作。
杨女士点击“信用中心”,按照对方的提示向“客服”申请降低利率。“客服”谎称“需要先把钱转到对方提供的虚拟账户上,然后全部退回”。杨女士照做了之后,第一笔钱果然如约退回。杨女士信以为真,又进行了第二笔转账。此时,“客服”又以“操作不当”等理由要求杨女士继续转账。最终,杨女士被骗走54万余元。
注:微信和支付宝无需支付续费
支付宝账户安全险是用户自行购买的商业保险,保障期限为一年,到期后可续保。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不会“过期”、“逾期”,也不需要“付费续保”。
特别提醒:虽然两者有区别,但是你的信用报告不会因为你是否续保而受到影响。
警方提醒
1、微信“百万保障”功能在微信钱包的“消费保障功能”里,系统自动开启,是一种安全保障,支付宝也有这个功能,都是免费的,不影响信用。
2、任何人以不关闭微信“百万担保”服务会影响个人征信、月扣款、影响理赔为由要求转移资金的,都属于诈骗行为!
3.公民接到陌生电话或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账户密码、转账操作等情况,可拨打防骗热线辨别真伪,如遇受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