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义乌的李金凤最近日子不好过。她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1688(B2B)平台上做生意近五年,主营业务是水晶饰品批发。上游水晶原材料厂家只给她10天的货款期,而很多向她进货的公司都要求她1个月的货款期。多出来的半个月是最难熬的时候。资金周转不出来,从银行借几万元都难。她无奈只能求助民间借贷,但很多人不信任她的小生意,即使借钱,利息也很高。
上下游企业付款条件的不匹配,让李金峰陷入了困境。
事实上,在应收应付账款业务流程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上下游企业赊购、赊销的现象。很多原本手头资金不足的小企业,被各种应收应付账款拖累,严重时甚至会陷入破产。1688平台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商家交易中,超过三成商家需要等待3个月左右才能收到销售回款,约一成商家账期长达半年。
用户痛点意味着商机。
2016年4月25日,浙江网商银行宣布推出“信付通”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购销、短期融资等金融服务。通过该产品,小微企业可以解决上下游供应链应收应付错配、资金紧张等问题。“信付通”率先对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1688(B2B)平台和阿里云平台。
嵌入信用销售和采购场景的信用支付
冯亮是网商银行的产品总监,他和同事们过去一直致力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尽管网商银行尝试过利用数据化运营等多种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但他们发现,只要是小微企业贷款,就没办法实现“革命性”的资金成本降低。
既然没有办法完全降低贷款成本,那么还有其他办法吗?比如,如果企业之间的交易完全不用资金,那不是就完全没有资金成本了吗?但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千百年来,买卖双方用资金交割是一条铁律。不用资金还能用什么呢?
冯亮和团队想到了信用。对于李金凤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有上游的采购来源,也有下游的销售退货,信用还不错。让她头疼的,是信用销售和采购带来的账期问题。在这个特定场景下,只要金融机构给李金凤和上下游的经营活动加上担保和保证,信用不就流出来了吗?
通过平台承诺来推动交易,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并不陌生。从支付宝的“你敢付,我敢赔”,到快捷支付,每当现有模式的创新遇到瓶颈时,蚂蚁金服往往基于“用户第一”的理念展现出更大的勇气,把风险留给自己,把信任传递给生态。这种“破窗户纸”的做法,将为行业格局带来助力。
具体来说,李金凤公司的下游企业,也就是水晶饰品的采购商,很多都在淘宝上开了店,他们在李金凤公司赊购的账期一般是一个月,蚂蚁金服会为这些应收账款提供担保,下游采购商可以先拿货再付款,“放心”地享受这一个月的账期,这种延期付款不会导致李金凤公司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在“赊付”产品的功能中,李金凤有两个选择,她可以选择让蚂蚁金服提前贴现应收账款,也可以用应收账款获得的“赊购”给自己的上游供应商付款,或者支付菜鸟物流的快递费,或者发员工的工资。如果选择用赊购的方式进行支付和流转,她甚至可能整个流程都不需要任何资金。
其实,金融本身就是信用的表现形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货币或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推动价值的计量、交易的完成。但如果信用本身可以计量,这种资金的支付就不一定非要发生。“信任支付”让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成为现实。
适合 的演进路径
“信托付”对网商银行来说,也是一次革命性的举措。传统观念中,银行最赚钱的业务是贷款,存贷利差是中国商业银行主流盈利模式。监管层多年来一直呼吁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但实际效果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信托付”产品并非贷款,这款金融产品深植于小微企业“贷买贷卖”场景,其核心盈利模式是担保费,企业降低了财务成本,网商银行也在资本约束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对于网商银行的发展,过去人们总担心,数十亿的资本规模会制约其放贷规模,监管政策会桎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但今天看来,在既定的监管和市场环境下,创新同样可以无止境,如同生物的进化。水草丰美的地方,可以长出一簇簇艳丽的花朵,干涸贫瘠的沙地,也可以长出骄傲而坚韧的大树。可以说,“信托支付”产品是网商银行基于自身优势(背靠阿里蚂蚁金服)在特定的信贷销售和信贷购买场景下,探索出的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进化路径。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诚信付”已经为5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当然,在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诚信付”服务之前,蚂蚁金服需要提前判断他们的信用,剔除不靠谱的商家,这就需要其在大数据运用方面的优势。受此影响,这款产品目前只对1688(B2B)平台和阿里云平台上的部分企业用户开放,因为阿里和淘宝对其经营数据有掌控权。
未来,网商银行计划逐步将产品拓展到更多平台和场景。冯亮和他的团队计划一方面用阿里最擅长的生态运营方式,吸引更多阿里体系外的企业加入进来,另一方面邀请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更多金融机构共同担保更大额度的信贷销售和采购,让信贷在更大范围内流通。
未来,只要交易双方都在网商银行构建的生态圈内,这个产品体系就能非常标准化、简单化地建立信任关系,信用缺失下的“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的情况将大大减少。在如此自由、简单的规则管控下,社会资源将被极大调动,小微企业即便手头没有资金,也能通过自身良好的“信用”完成交易,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互换,继续经营,不再受资金短缺的困扰。
若能形成良性循环,那么“细致入微”的网商银行将成为金融场景的连接器,不仅将实现阿里巴巴集团“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宗旨,也将让蚂蚁金服“让信用等于财富”的使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