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购买失眠处方药“蓝精灵”
知道含有药物成分
并通过网络转售给他人?
做了违法的事
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刚刚
女主播张某,1993年出生
涉嫌贩卖毒品,在朝阳法院开庭审理!
误入歧途名牌大学学生被指贩毒?
1月31日上午,戴着眼镜、面容清秀的张某被法警带入法庭,张某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自称是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南方某“211”大学,学的是管理学专业。
张女士说,大学毕业后,她担任新浪微博签约主播,通过直播吸引粉丝到指定整形医院进行医美治疗,医院会给她30%的回扣。
本文图片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检察机关指控,2018年7月至8月间,张某在其位于朝阳区百子湾的出租屋内,先后两次向陆某(另案处理)出售氟硝西泮(俗称“蓝精灵”)6块,售价2400元。
8月27日下午,张某向陆某出售两盘“蓝精灵”,共计1776元时被警方抓获,警方随后在其暂住地查获“蓝精灵”119块。
经鉴定,上述“蓝色蓝精灵”均含有氟硝西泮。
公诉机关认为,张某明知“蓝精灵”是毒品,仍多次将其贩卖给他人,情节严重,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张某解释称,2018年6月,他在朋友圈看到代购在售卖一种名为“蓝精灵”的日本失眠处方药,认为效果很好,便买来自己用。卢某是他通过直播认识的网友,他们得知此事后,便从卢某手中买下“蓝精灵”,再加价转卖。
据了解,卢某出生于1995年,从北京一所211大学退学,靠做“小微企业”为生。
张某在法庭上供认,7月至8月间的两次交易中,卢某通过支付宝、微信转账,张某通过快递、闪送等方式发货,二人从未见过面。
张女士称,她知道卢女士在微信上卖的东西里有“叶子”(大麻),但不知道这是毒品。
从8月7日开始,卢某便搬去和张某同居,直至二人被警方抓获。张某称,在得知“蓝色蓝精灵”是毒品后,他还是有侥幸心理,想先把库存卖掉再阻止。
张某的辩护律师认为,本案查获的“蓝色精灵”每颗含氟硝西泮0.2毫克,含量较低,且卢某在上次与张某交易时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应认定为犯罪未遂。加之张某检举揭发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良好,在侦查、审判过程中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应予从轻处罚。
庭审过程中,张某数度落泪,在最后陈述中表示:“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和后悔,我错了!希望法官能给我一个改过自新、开始新生活的机会。”
31日上午11点左右,审判长宣布休庭,该案判决将在稍后公布。
《蓝精灵》已从闲鱼下架,但仍可在小红书上观看
据在日本从事代购的华人透露,日本的处方药采购流程非常严格,代购如果想拿到大剂量的药品,需要安排多人去多家医院排队购买处方药。
“蓝精灵”是治疗失眠的处方药,正规医院的医生都会严格控制剂量,防止滥用药物。
然而,在二手交易应用程序闲鱼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却发现有用户以4500元的价格出售这台“蓝精灵”。
该“宝贝链接”的介绍写着:“精神类药物在日本医院很难开到”“这种药物因消除焦虑引起的失眠而受到广泛好评。”此外,还标注为“知识性条目”,然而三天后再次输入该链接时,闲鱼系统提示“该产品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此外,“蓝精灵”在小红书APP上也能搜到,一名地址在新加坡的用户发布了26条与售卖“日本失眠安眠药”相关的信息。
经私聊与该用户询问“蓝色蓝精灵”购买渠道及售价后,对方在50分钟后回复:“2600”、“一盒(100粒)”、“到款发货,快递可发北京”、“我们每次最多只卖2盒,不会再多了。”但当买家质疑快递员会不会查货时,对方却表示,“我们已经找好了人,当然没问题。”
蓝精灵是什么?
“蓝精灵”的真名是氟硝西泮,是一种医用镇静剂,服用后不仅会使人在短时间内快速入睡,还会在药效消失前干扰人的记忆力,在一定时间内还会使人难以入眠,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行动能力。
据了解,人体服用少量以“蓝精灵”为代表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后,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肾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
一旦大量服用,会引起偏执、焦虑、惊恐、被害狂等反应,严重者可引发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甚至中风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数倍。
这些“新型精神活性物质”
通常高度隐蔽
为了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不要随意
在国外购买处方药
你不能把这些药当作毒品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