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苹果只能二选一?双方之争在苹果秋季发布会开始前再次发酵。这两天,坊间流传微信可能不支持的消息:一旦系统升级到.2.0,微信将无法使用。如果传言属实,那么国内苹果用户将不得不在苹果和微信之间二选一。这对于腾讯和苹果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好在经过核实,苹果客服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官方通知”。腾讯明确表示,这是谣言。苹果中国区技术顾问进一步表示,关于iOS系统或苹果设备能否使用微信的第三方评论,包括微信是否能继续在苹果应用商店提供和下载,都需要由苹果和腾讯、微信相互沟通讨论才能确定。虽然谣言已被辟谣,但微信与苹果之间的利益博弈已持续了许久。业界也常说,苹果和腾讯最终必将打起来,这话没错,但结果或许并不像传言中那么不理智,甚至极端。
还是因为“苹果税”
这一传言的关键在于“苹果税”,即App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的渠道分成,一般是30%,个别情况下会降到15%。这也意味着,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App的用户会被收取30%的佣金,之后每充值1元,就有0.3元或0.15元进入苹果的口袋。这也是苹果用户的相关会员购买费用通常高于安卓手机用户的原因,比如购买微博会员服务,苹果手机用户就要比安卓用户多支付10元。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统计,“苹果税”将在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约223.4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1608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这一数字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腾讯首席战略官 首次公开承认正与苹果就微信小游戏的收入分成进行谈判。他表示,腾讯正考虑通过苹果iOS支付系统提供App,如果达成协议,苹果将获得一定比例的收入。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加大对腾讯和字节跳动的压力,要求两家公司合作封杀微信,如果不修复漏洞,苹果App将拒绝更新微信和抖音。这是因为在苹果封闭的iOS生态中,包括微信、抖音在内的小游戏产生的内容购买收入并不像App中的游戏应用那样接入苹果的支付系统。开发者可以绕过苹果,将用户导流至外部支付系统,避免高达30%的“苹果税”。例如,在微信小游戏中,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内置的客服中心入口,进入客服对话页面进行充值,从而绕过苹果内置的支付系统,避免被苹果收取佣金。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让苹果如芒在背,库克准备与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翻脸”,强势捍卫“苹果税”。今年1月,苹果宣布将支持开发者上架云端应用。游戏、小游戏、小程序接入苹果的应用内购买系统,但提供相应服务的App开发者必须履行审核责任,确保应用体验符合App 。这被外界视为苹果打击小应用、游戏等小程序“苹果税”的前兆。苹果税对苹果的三重含义从苹果的角度来看,苹果税是必须的。在汤臣看来,这里有三重含义:第一是苹果的内幕。基本上,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早在乔布斯时代,他就对比尔盖茨说过,“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当时他解释说,“苹果提供的是安装在电脑里的软件。” “软件装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只有自己设计的硬件才能让软件发挥出最好的呈现效果。苹果基于此构建了高度闭环的商业模式: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对应的收入结构大致为硬件销售额、服务订阅费、应用商店佣金等。这种商业模式也成为了苹果的护城河,被雷军本土化之后,更是成为了小米的“铁人三项”。
近两年,由于硬件业务难以增收,苹果的营收结果也出现巨大变化,软件服务收入成为财报中难得的亮点。根据苹果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为858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务营收为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第三季度,服务业务占营收的比重为28%,较第二季度的26%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也带动了苹果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扭转了同比下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苹果税收也提振了苹果整体毛利率,在最新一季度财报中,苹果软件服务业务毛利率为2.3%,而硬件销售毛利率为35.3%,是前者的两倍多,这也带动了苹果整体毛利率提升至46%。未来随着服务收入的不断提升,“苹果税”对苹果的影响会更大,业绩贡献率也会更高。第二层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外在诱惑,随着软件服务收入在苹果业务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小游戏的快速增长,苹果怎能不眼红呢?
一方面,苹果通过对平台游戏公司征收苹果税,一跃成为全球顶级游戏公司之一。国外某知名游戏咨询公司发布的2021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十大游戏公司榜单显示,腾讯、索尼分列一二,苹果位列第三,游戏收入达到153亿美元。这种如同“过路费”般的收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毛利率远高于硬件销售,堪称躺赚收入。另一方面,小游戏多年来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小游戏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游戏内购收入将突破200亿元。以人民币营业额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佣金服务收入就超过60亿元。微信生态下的小游戏,才是这个市场中最耀眼的存在。在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中,腾讯披露了2023年小游戏的营收,全年营收增长超过50%,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140多款小游戏合计营收超过1000万。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苹果,对微信小游戏收取30%-40%的平台税,利润丰厚。数据显示,微信小游戏用户规模已达10亿,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5亿。对于苹果来说,利用漏洞做小程序、小游戏,是对苹果规则的挑战。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实力雄厚的公司模仿,冲击苹果的商业模式。
据了解,包括米哈游、网易游戏、游戏世界、探湾游戏等多家国内游戏厂商均在iOS版支付宝上线了游戏充值功能的小程序,在游戏之外为玩家提供游戏充值服务,以此规避“苹果税”。这显然是苹果所不能接受的。第三层是,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躺着赚钱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苹果需要一个标杆案例来获得缓冲时间。目前,“苹果税”在全球受到质疑,苹果自身也深陷反垄断调查,比如今年3月,欧盟对苹果罚款18.4亿欧元,为规避欧盟《数字市场法》带来的监管风险,苹果还宣布将从3月起在欧盟实施新的“苹果税”政策,降低佣金率,随后向部分地区开放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权限。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对苹果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这家科技巨头涉嫌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开发者以及竞争对手的利益。中国市场成为苹果最后的“死磕”,甚至还采取措施,比如在对的警告中,苹果将征税对象扩大到短剧,要求上的短剧、短游戏开发者必须使用苹果的支付渠道,用钻石支付,并收取“苹果税”。抖音短剧、抖音游戏的价格也因这一要求而上涨。相比之下,苹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实行差异化的“税率”,态度简直是“恶劣”和“傲慢”。这也导致很多人表示,腾讯和抖音不能屈服,傲慢的苹果是时候低头了,这自然是情绪化的反应,因为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苹果的征税是合规的。
据媒体统计,苹果征税的标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所不同。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正积极与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接触,希望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必然的,因为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场生态之争,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苹果要维护苹果税模式,腾讯也要在分一杯羹的同时,保护其生态中的中小开发者。商业博弈,谈判桌上必须有态度,但实际利益是可以谈的。目前在单一的中国市场,腾讯和字节跳动的优势相对明显,苹果是最不想看到谈判破裂的一方。从苹果税对苹果的三个层面的意义来看,翻桌子的后果是连锁反应,切入商业模式,造成致命伤。“全球受苹果税之苦已久”并非只是一句玩笑话。
苹果需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为其他平台合作伙伴做个表率,继续做这种不花钱的生意。腾讯不会轻易屈服于苹果,比如iOS版微信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更新了。从感情上来说,腾讯不想重演“二选一”的局面,这是历史的伤,多年前腾讯在3Q大战中就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逼着用户二选一,最后虽然腾讯赢了,但也是苦涩的胜利。用户对腾讯的看法也是两极分化,腾讯花了很长时间才修复了品牌受到的伤害,之后腾讯的性子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专注。目前来看,对双方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妥协,就像鸿蒙OS和腾讯的谈判,据说是好事。而用户也不必为此做出“艰难的选择”。
原标题:微信反击,库克“苹果税”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