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开始,西安篮球品牌野球帝的几位核心成员纷纷从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撤下了原有的野球帝MCN标识,一时间被网友猜测这些人与公司存在分歧,“棒球帝老成员疑似退出”也成为粉丝热议话题。
野球帝今日中午发布的一份声明正式否认了数名成员的退出,但表示会以更“自由”的方式继续合作。本文,我们将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此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份声明,看看这场闹剧对选手和公司双方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
文/李嘉俊
李路远 编辑
9月6日中午,野球帝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发布公告,对近期公司与9名老会员发生的纠纷做出回应。
公告全文如下:
图片来源:微博@野球帝
综上,据野丘地方面介绍,在8月初9位才子向野丘地公司提出更改合同内容,以增加个人收入后,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就新的合作方式达成共识,师父并未彻底离开野丘地团队。
这则包括谈判流程、合作模式、分成比例等细节的公告,终于终结了网友们一个多月来的猜测,也让很多被野球帝兄弟的篮球和青春气息感染已久的球迷松了一口气。恍然大悟:棒球皇本质上是一家公司。
从一开始如此,以后更是如此。如果抛开所谓的情怀和感情,这场风波或许只是这家篮球公司内部关于老员工权益和薪资的正常调整。
合同对争议作出回应。这是什么意思?
而按照野球帝提出的第二套方案,账号的运营将由艺人负责,双方的收益分成比例由之前的“艺人30%:公司70%”变为“艺人70%:公司70%+30%”,但需要按照约定提前向公司支付一笔预付款。
同时,野球滴将不再为这9个网红账号提供摄影、后期、流量等运营支持,网红账号将移除野球滴的MCN标识,在2027年2月现行合约到期前不得再与其他MCN公司绑定。
图片来源:微博@野球帝
相比以薪酬优化为主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力度更大,调整幅度也更大。今后无论是选题、拍摄、制作还是商务谈判,九位艺人都将独立运作。此外,对于现有合同中除内容运营之外的服务,需以预付款的形式向野丘地支付报酬。
也就是说,过去是公司赚钱与网红分享,现在是网红自己赚钱与公司分享。
但同时,对于网红来说,计划2中70%的商业成交分成也更具诱惑力,这意味着网红们终于可以收获大部分的商业订单收入,毕竟相比之前的几千元,员工的基本工资才是他们一天收入的更大一部分,而各大品牌的订单量才是他们一天收入的更大一部分。
但这样的计划一旦实施,野球帝公司势必会在未来的业务和活动计划中调整几位老会员的占比,而由于几位艺人在2027年合约到期前无法与其他MCN机构签约,他们能否依靠现有的流量和形象在未来拓展更多资源,我们只能质疑。
海沃德访华与叶秋迪的互动 来源:微博@叶秋迪
但话说回来,这支一向以兄弟情谊、激情与正能量著称的球队,也首次展现了商业的一面。在无法让所有球迷理解作为一家公司的不易时,球队似乎仍然有信心。顶住舆论,以新一代成员为队伍,继续成为棒球界无与伦比的竞争力量。
此外,在发布公告的同时,神秘的“皇帝”和内容经理张子墨、张诗福还从公司领导人的角度回顾了野球帝的诞生与演变,并进一步表达了野球帝为何不愿意向专家的诉求妥协:野球帝能有今天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专家的功劳。
从《皇兄》长文中,我们回顾野丘迪公司的起步
据狄哥在信中透露,2014年成立之初,野球帝只是一个用来和人聊天、分享实用技巧的篮球公众号,直到产品经理徐鹤鸣、内容经理张子墨、文案丁晨等成员加入后,账号才正式上线,核心团队加入后,才正式搭建。
正是因为几位负责人各司其职,才使得野球帝在2018年的短视频风潮中成功站稳脚跟,并依靠负重篮球和第一代运动服饰产品完成了初步的变现和布局。
张子墨 图片来源:微博@野球帝
在张子墨的带领下,第一代成员王师傅、马师傅、魏师傅、郭师傅越来越受到喜爱,粉丝也突破百万,但那时所谓的MCN、达人概念还不成熟,几位师傅也只是野球滴每月收入两三千元的员工。
随着短视频的爆红,在确定内容模式和公司发展方向后,野球帝公司签约赖一野、李冠扬、郭阳等人,人才矩阵的概念首次正式落地。
2020年,商务总监陈明森的加盟、“”品牌的成立,让网红的流量变现逻辑日趋成熟,后期杨策、黄文奇、陈国豪等新鲜血液的加入,只不过是这种商业逻辑的延续和拓展。
2023年CBA选秀状元陈国豪 来源:微博@野球帝
也就是说,从野球滴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孵化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账号或者个人 IP 的增长是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投入大量资源的结果。所以当网红在获得流量后,向公司申请超出当时签订的合同条款的收入时,野球滴只能说“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
但对于网友们来说,叶秋蒂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并不是那么清晰,很多人开始关注叶秋蒂只是因为第一代才华横溢,因此在九位老成员陷入争议时,都在文案上发文,用“告别”、“不舍”等关键词暗示即将发生变动,舆论纷纷涌向主播,人们开始要求雅库蒂官方给出解释。
因此,在与多位明星达成协议后,叶秋迪选择展现隐藏在“篮球哥哥”人设下的商业一面,积极回应舆论。
公告发布几小时后,老会员之一郭阳与为野秋滴代言的张子墨在抖音上发生争执,透露郭阳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公司的角色设计其实就是为他设计的。这样的举动,或许也让野秋滴在粉丝心中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大大降低。
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推测将“家事”摆上台面的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这些核心成员还没有真正离开矢库天皇,但在未来,我们或许很难再看到以前那样高频率的互动和互相扶持,新老成员必将在两条并不平行的未来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仅仅是野球帝,随着近年来草根篮球互联网生态的爆发,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不少篮球品牌。
流量时代,棒球与商业的思考与平衡
除了野球皇之外,另一支我们熟悉的篮球队也发生了较大调整。
8月26日,杨峥在抖音发布视频,宣布退出瓷器厂,同时宣布与孟凡曦(瓷器厂原队员)、刘畅(北控队原队员)、丹尼(北控队原队员)等队员组成的新厂牌将于9月中旬上线。
消息一经发布,网友纷纷表示不解,“陶瓷厂没了杨正就不行了”、“‘陶瓷’没了,就剩‘器皿厂’了”。诸如此类的声音,也出现在杨正和陶瓷厂成员的账号评论区。
图片来源:抖音@瓷器的爷儿
几乎同一时期,全国两支顶尖草根篮球队在与第一代队员的合作上都经历了变革,时间上或许有些巧合,但问题的出现本身并非不可预见。
2000年前后,被称为中国街球的黄金时代,这种文化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一支球队聚集在一起,可能只是因为兄弟情谊和对篮球的热爱。唯一的方式就是挤进人头攒动的体育场现场观看比赛。
如今和很多娱乐文化一样,信息的快速传播、流量概念的出现给草根篮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同时也让这种文化变得更加复杂。
正如“迪哥”和张子墨在各自的信中所说,在所谓的“第一代会员”王师傅、马师傅等人到来之前,“野球迪”三个字就已经以公司的形式在运作了,野球迪成立的初衷,就是以心爱的篮球为媒介,赚取收益。
图片来源:微博@野球帝
流量为他们带来收入的同时,公司也将迎来创新,以谋求更远更大的发展,人们也会开始怀念过去那些纯粹、充满感情、毫无意义的东西,并试图将它们融入到这个丰富而喧闹的时代,这个过程必然充满矛盾,与各方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必然会有取舍与牺牲,而最不值钱的感情很可能会成为首选。
这倒不是说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是假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野球帝公司之所以将这种感情放大,并在作品中频繁展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通过观众的“真情流露”,毕竟这种一群好朋友每天在一起打球,顺便赚大钱的场景,是无数篮球少年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
因此对于野丘迪和九爷来说,现在的局面或许是现阶段最好的结局,拥有百万粉丝的天才选手在收入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公司也能借助这笔现金和扎实的团队,继续沿着更清晰的发展道路前行。
而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在喜欢作品和内容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的心态,更加深入的思考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希望中国草根篮球能够以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断发展,输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给热爱篮球的人们带来更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