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徐爽 庞成 广州报道
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5届广交会,全球客商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展会上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自助设备等也迎来客流高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探访发现,自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来,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优化支付服务和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持续优化来穗人员“吃住行游购娱”等高频支付场景和领域的支付服务体验。
与往年相比,不少境外商户在柜台、自助设备办理外币兑换后,整理钱包和现金的时间减少了,在“零钱包”“数字货币硬钱包”“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等多种支付服务方式的支持下,境外商户享受到了无障碍、多样化的支付服务。
广交会上消失的“现金”
输入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人脸识别、输入电话号码、投入外币现金……只需几个步骤,商户便可在广交会会场内的自助外币兑换机上申领全新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并在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处刷卡轻松购物。
“15分钟内就能完成申请硬钱包、充值、发行人民币现钞。”中国银行广交会支行一名工作人员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由于境外商户习惯刷卡支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受到热烈欢迎。
此外,当硬钱包余额不足时,客户还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贴吧”方式充值或前往网点柜台等渠道进行充值。
中国银行广交会支行相关负责人展示广交会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面
“本次广交会,广东银行共计发行1.6万张数字货币硬钱包(卡),方便客户在广交会场馆内消费。随着外部受理环境不断丰富,数字货币硬钱包也可在全国多个场景使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个人数字金融部高级经理刘青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交会上,几乎用不到现金。”从收付方式来看,数字人民币便捷易用,未来潜力无限。
据了解,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目前支持210多个国家的手机号开通软钱包,开通软钱包后,“贴吧”即可开通硬钱包,并在标有数字人民币标识的POS机上进行消费。
针对展商以银行卡为主的支付习惯,广东金融机构积极打造“好用、通用、便捷”的用卡环境。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行副总经理唐思远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我们联合银联商务等收单机构,共同推动广交会160余家商户完成受理改造,全面支持银联、Visa、万事达等银行卡受理,覆盖广交会场内餐饮、文旅、零售等多种业态。目前我行在广交会场内的刷卡支付点、餐厅等场所部署了120余台外卡POS机,来华访华的外国人可使用Visa、万事达等外资银行卡支付消费。”
此外,微信支付还在广交会现场设立服务柜台,帮助海外商户快速“上手”扫码支付。据微信支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在人民银行等部门指导下,微信支付不断完善海外人士支付便利服务,海外用户首次开通微信支付,无需实名认证即可体验小额支付。
“一站式”缴费便利覆盖全广州
从设立支付服务柜台、改造现场商户银行卡受理到联动场外高频消费场景,广交会期间金融机构的各项服务举措,是广州全面优化支付服务的一个缩影。
自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来,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优化支付服务和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持续优化来华人员高频支付场景和“吃住行行游购娱”等支付服务体验。
今年以来,广州各入境枢纽均增设货币兑换点,引导店铺支持使用带有Visa、(万事达)、 等标识的国际标准信用卡,确保每个机场店铺至少配备1台外卡POS机。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仅白云机场航站楼就办理了1万笔外币兑换,同比增长316.8%。
同时,从抵达广州的那一刻起,入境旅客便可在白云机场一站式享受多种支付服务。今年4月初,广州在白云国际机场设立了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示范区以新建的支付咨询服务柜台为中心,联动周边外币兑换点、银行ATM、受理外卡的商户,共同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
事实上,广州在提供良好支付服务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985年,沙面白天鹅宾馆就成为中国第一家接受八种外币支付方式进行信用卡结账的酒店。当时,白天鹅宾馆95%的客人来自海外。如今,白天鹅宾馆仍然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2023年,外宾仍占24%。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天鹅宾馆就不断对员工进行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培训,并及时更新相应的支付设备。”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林振海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参加广交会的外宾很多都使用绑定境外银行卡的微信或支付宝,也有外宾直接使用“+”等境外钱包。
截至3月底,广州可受理“外包内用”和“外卡内绑”的商户达45.7万户,服务入境旅客81.8万余人次,累计交易312.5万笔,金额4.2亿元。截至4月初,广州今年新增外卡POS机9000余台;广州重点商户外资银行受理率已达近80%。
支付服务标识统一置于客服台显著位置
人民币支付成为广州主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移动支付高度普及的当下,现金支付依然是来华外国人特别是短期旅行者的主要支付方式,且使用的支付币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3年前,现金支付的外国消费者很多会用美元,我们每天都会调整汇率。如今,绝大多数海外消费者都用人民币现金购物。”经常接待海外就餐者的侨美集团沙面旗舰店经理徐英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便捷的外币兑换为外国人在华使用人民币现金创造了环境。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网点兑换是目前外国人在广东兑换外币的主要渠道,通过银行网点柜台兑换外币的外国人规模占比超过80%。
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辖内具有对私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商业银行网点共有7561家,可为来粤外国人办理开户、兑换、取现等金融服务。大部分银行网点都配备了支持外卡提取人民币现金的自动取款机(ATM)、现金存取机(CRS)等线下自助设备。来粤外国人可使用带有VISA、JCB等标识的银行卡在带有相应银行卡组织标识的ATM、CRS等自助设备提取人民币现金。
具有岭南特色的永庆坊,是不少外地游客到“西关”打卡的第一站。中国银行丰原路支行财富管理经理潘永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作为永庆坊地区为外籍来华人员开设的网格化网点,该网点提供“零钱包”、零钱回收等服务。其中,零钱包服务包括总金额200元、300元两种,面额有20元、10元、5元、1元等不同面值,还可根据商户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配置零钱。
中国银行丰原路支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展示“零钱包”如何发放
同时,该行专门开辟了针对来粤外国人的涉外服务窗口,配备多语种服务人员,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涉外账户风险监测防范措施,支持针对来华外国人“吃、住、行、医”等急切合理需求提供简便的开户服务。ATM支持外卡取款,柜台也可办理开户、外币兑换、西联汇款、速汇金收款等服务,提供中英双语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广州全市共有ATM机5615台,其中支持境外银行卡取款的ATM机5526台,覆盖率为98%;外币兑换点43台,自助兑换机31台。
另一方面,不同消费场景下现金支付找零难是境外游客在广州现金购物的重要保障。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叶茂表示,初步调查发现,现金支付找零难是入境旅客支付不便的主要因素之一。
3月份以来,广州推出一系列措施,提升来穗人员现金缴费的便利性。例如,工行广州分行针对广州出租车行业推出了标准化“零钱包”,出租车司机除了可以到广州公交集团旗下8家出租车支行的服务站快速兑换外,还可以使用工行在全市不同区域近70个路边停车网点提供的零钱包“随到随取”绿色通道。
截至3月底,广州银行机构已向出租车公司等经营单位发放“零钱包”3万余张,总金额逾1000万元。
此外,针对重点行业和现金使用大户,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组织商业银行积极提供上门“零钱包”兑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