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银行的刚性目标,一边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排斥”,随着监管不断趋严,p2p平台一时间仿佛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
近日,金融之家独家获悉,国内第八大第三方支付公司宝付支付将关闭非国资、非上市公司的P2P公司支付通道。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或为防范风险,监管政策的实施将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仅剩下100家左右的平台。
已拒绝
目前有消息称宝付将关闭部分p2p平台的支付通道,这一消息得到了宝付支付内部人士的证实。此外,宝付支付还表示,对于未来接入的平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平台背景,二是平台的交易量。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但其滋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跑路、破产、非法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让人对网贷不敢多谈。同时,P2P平台风险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让第三方支付面临诸多挑战。近期公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已将第三方支付纳入重点整治范围。
今年8月,银监会向银行发布了《网络借贷资金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对P2P开展网络借贷资金托管业务的资质,以及银行托管业务资质等做出了相关规定。《指引》明确指出:“托管银行应当履行对客户资金的监管职责,不得外包或交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及第三方机构为借贷双方开立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支付是监管部门允许的,为P2P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支付通道”,艾瑞咨询分析师王鹏博在接受金融之家采访时表示。
双重测试
P2P平台面临的“霉运”远不止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拒之门外,资金托管也是让不少平台头疼的问题。
《指导意见》指出,投资者的资金需存放在银行,不得存放在平台账户中。这意味着银行将成为P2P资金托管的唯一责任主体,这将进一步限制主营P2P托管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范围,使其仅限于提供支付结算通道和网关接口技术支持。
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仍有2000多家平台在实施资金托管方面举步维艰。其中,共有291家网贷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了资金托管协议,95家平台上线了银行资金托管系统,仅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4.9%。这意味着,今后如果监管政策严格执行,整个行业仅剩下100家左右的平台能存活下来。
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选择p2p平台时,必然会考虑利润率。然而,近期网贷行业监管政策重新洗牌后,大量p2p平台必将转型或倒闭。这让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选择p2p平台时变得十分谨慎。
第三方支付的利润毕竟不全是P2P服务,还可以通过向商户收取收款服务费、备付金利息、行业解决方案费等多种方式盈利,未来增值服务也将成为利润的突破口。
看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出于风险考虑而选择p2p平台。
生存
事实上,宝付关闭部分P2P支付渠道,并非行业“先行者”。
今年7月,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永久性”关闭P2P平台快捷支付,随后8月15日,又关闭一键支付。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关闭p2p平台支付通道或许只是自身内部业务的调整,不会对行业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更多的支付平台提高p2p的进入门槛,一方面或将加速那些想要生存下来的平台更加积极地与银行对接实现资金托管,使行业更加合规;另一方面也将迫使更多弱势平台退出,加速行业洗牌。
显然,随着监管范围的不断缩小,p2p平台正面临一场“浩劫”,在资金方面,如果第三方支付、银行不接受,平台的生存将岌岌可危。
“国家出台资金账户必须银行托管的政策也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用户资金。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受到合规监管,提高行业门槛。”艾瑞咨询分析师王鹏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