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沃尔玛中国西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门店暂停使用支付宝,改用微信支付,引发行业热议。沃尔玛中国对暂停使用支付宝的回应称,这是“商业决定”。
不过,就在沃尔玛停止使用支付宝的同时,随后有网友透露,步步高超市也已停止使用支付宝,转而推广微信。
自去年12月腾讯开始密集招揽线下零售企业以来,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改变逐渐显现,被招揽进腾讯阵营的“盟友”近期纷纷密集采取“排他性”措施,封杀支付宝。
另一个巧合是,3月22日,几乎同一时间,新成立的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在深圳的一场零售行业论坛上正式亮相。这或许和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景华牵头成立的腾讯智慧零售“总部”不无关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件事儿”。
腾讯入手线下零售公司之后,为何变化来得这么快?
3月15日,西部地区(四川、重庆)沃尔玛门店率先发布门店通知:在沃尔玛门店,可使用微信支付、银联卡、信用卡、预付卡、现金支付。
沃尔玛的态度很明确:除了支付宝,其他支付方式都可以。不到10天后,步步高也宣布禁用支付宝。
步步高加入腾讯后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停止使用支付宝,腾讯收购零售企业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很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一个月前,2月2日,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天透露,步步高与腾讯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进一步磋商并确定合作细节。
不到两个月,腾讯收购线下零售公司的影响开始显现,步步高则采取“排他性”举措。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沃尔玛和步步高封杀支付宝之前,马化腾就曾公开表示微信支付不是排他性的,2017年9月8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马化腾就表示:“大家看看各地的移动支付平台,我们不排斥另外一个,但反过来就不对了。”
2017年10月,马化腾发表公开信,称腾讯将帮助商家走出“二选一”的困境。马化腾的话音未落,腾讯就与沃尔玛、步步高等电商巨头开启了“二选一”的合作。
另一方面,阿里系实体店,比如银泰百货、三江购物、联华超市等,均未禁止微信支付,而目前正与阿里、盒马鲜生联手,全力改造门店的大润发,也并未禁止微信支付。
因此,沃尔玛与步步高此次对支付宝的禁令,扩大了时间维度,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阿里—大润发模式之外,步步高还将为整个行业提供怎样的第二套“新零售”门店模式?
支付宝为何被禁?利益联盟的选择
不管是沃尔玛还是步步高,都是禁止使用支付宝,只能用微信支付,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只是利益联盟的选择而已。
我们先来看一下BBK。
一个月前,2月23日,步步高与腾讯、京东就智慧零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其持有的6%股份转让给腾讯,5%股份转让给京东。
就在四天前的3月20日,步步高与京东到家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长沙、南宁、成都、重庆等城市的200多家步步高门店将入驻京东到家,双方将在商品、库存、促销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在活动等维度进行深度系统整合,打通会员体系,在门店设立大型前置仓。
我们来看看沃尔玛。
沃尔玛与京东是战略合作,2016年6月,沃尔玛将旗下“一号店”并入京东,换取京东约5%的股份,沃尔玛随后增持至10%。腾讯持有京东最大股份,约17.8%;刘强东是京东第二大股东;沃尔玛是京东第三大股东。可见,腾讯、京东和沃尔玛是同一阵线。京东此前拒绝使用支付宝,沃尔玛也紧随其后拒绝使用支付宝。
两家非阿里系实体零售公司宣布禁用支付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把矛头直接指向腾讯,认为这是腾讯加速与阿里巴巴在消费零售领域正面交锋的号角。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对支付宝的封禁或与腾讯重要“盟友”京东的利益有关。
原因有三:
首先,腾讯与沃尔玛没有直接关系。
其次,腾讯与京东所持零售企业存在差异。作为京东最大单一股东,腾讯也“惊慌失措”,迅速收购了永辉、家乐福、海澜之家、万达等连锁零售企业。其中,除了沃尔玛、永辉和步步高,京东尚未与其他腾讯相关零售企业达成股权和业务合作关系。
第三,腾讯零售业“老大哥”永辉目前并未参与,但永辉实体店仍然可以使用支付宝。
在腾讯、阿里激烈竞争的支付市场,微信支付此前一直采取排他性合作,禁止合作伙伴进入。《第一财经周刊》报道称,支付宝全面入驻星巴克的时间比微信支付晚了9个月,原因是微信与星巴克达成了为期6个月的“排他性协议”。
封禁前奏:腾讯收购零售企业是流量变现、抢占支付入口关键
受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推动,从2013年开始,支付宝开始走出阿里巴巴平台,向更多第三方商家开放和推广移动支付体验。
在餐厅、便利店、咖啡店,甚至菜市场,甚至坐公交地铁……所有需要线下消费的地方,使用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这也确实是支付宝最早推动的。
这也是支付宝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原因。
如果说2016年10月正式定义的新零售代表着线上线下零售的融合,那么在移动支付方面,线上线下其实早已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零售的趋势离不开整个社交商业环境的早期搭建,移动支付对于整个社交商业环境的早期搭建,除了支付宝之外,也离不开微信支付。
2016年,马云率先提出新零售战略并开始布局,相继入股银泰、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超市、联华超市、高鑫零售、大润发等零售企业,发展速度快,优势明显。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引起腾讯的警惕。
2017年年底,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腾讯突然开始在零售领域密集布局,频繁涉足零售,在两个月内,独自或联合“队友”京东投资了腾讯超市、超级物种、每日优鲜便利店、唯品会、家乐福中国、万达商业、海澜之家、步步高电子等。
在看到新零售的兴起之后,腾讯突然介入零售领域,开始加大对零售领域的押注,一方面是为了防御竞争对手在新零售领域的势头。
另一方面,将流量引流到零售领域进行商业变现,将微信、QQ等海量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同时抢占微信支付线上线下的商业场景和入口。
这一点从腾讯投资零售公司的官方表态中也能得到印证,比如腾讯与京东联合投资唯品会时,腾讯总裁刘炽平就表示,“腾讯期待与唯品会在流量、营销、支付等方面展开合作,帮助唯品会为中国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提供品牌服饰等产品类别。”
腾讯投资步步高,“步步高利用小程序和公众号为载体,在微信上建立应用内商城,作为步步高主要的线上自营电商平台,充分发挥腾讯的社交流量和场景优势。”
真正耐人寻味的是,沃尔玛和步步高为何如此激进地公开“禁用”支付宝。从商业角度看,答案只有一个:腾讯为了获取用户数据,早已深入到全面更换门店收银系统和POS机。而使用支付宝时,必须保证数据来源都在自家平台(微信),才能获得大样本数据。此时,支付宝分流支付就成了“噪音”。
阵营队友纷纷出手狠辣,腾讯深感焦虑,马化腾真的焦虑了吗?
虽然上面分析的“封禁”事件,极有可能是京东决定的,但沃尔玛、步步高这两家加起来有800多家门店的电商对支付宝的封禁,对腾讯来说一定是利好。
付出的代价是前期部分客户可能会感到不便或困惑,但按照央行规定,只要商户不能禁止使用现金,因商业竞争而禁止第三方支付并不违反有关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腾讯所获利益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腾讯愿意承担给部分客户带来不便的风险。
微信支付亟待在零售行业取得突破,抢占线下市场,这从腾讯的整体情况就可以解释。
3月21日,腾讯发布2017年财报,报告显示,腾讯游戏竞争力下降,红包发放量减少,加之微信、QQ的用户增长已到达天花板,腾讯必须寻找下一个强势突破口。
显然,微信支付是其扮演的角色和使命,马化腾必须在微信支付上有所突破,但腾讯并不怎么在意两家实体店在支付端口挤占支付宝。
换言之,虽然对支付宝的封禁是京东发起的,但也是腾讯默许的结果。
腾讯为何要铤而走险,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先回顾一下腾讯2017年的财报。
2017年,腾讯全年营收2377.6亿元,利润724.71亿元,一天差不多2亿。但奇怪的是,腾讯股价却下跌了5个点。
看似令人鼓舞的财报数据,却让马化腾更加焦虑,马化腾有长远的眼光,需要对腾讯长期对微信和游戏的依赖做出升级和调整。
备受瞩目的《王者荣耀》等腾讯游戏受到监管部门的反馈,一直是腾讯十分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接近9亿的中国微信用户数量显然已经到达峰值,发放的红包数量也在不断下降,除了小程序,微信唯一能找到的突破口就是微信支付。
基于这些原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沃尔玛和步步高禁用支付宝了,似乎这些决定都是经过非常理性的思考和决策过程。
腾讯旗下的第三家实体零售商很快将禁用支付宝,这并非不可能,当然,这是消费者不愿看到的。
腾讯“非独家”立场遭打脸,用户利益何在?
企业在商业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如果演变成排他性竞争,逼迫用户在两种选择中做出选择,未免有些过分,此时用户的利益又该放在哪里呢?
并不是每个去沃尔玛购物的消费者都有微信支付,即使有微信支付,出于各种原因,消费者也不一定选择微信支付,比如有的人钱不够用微信支付;有的人习惯用微信支付;有的人把钱存入余额宝赚利息,但习惯用支付宝;比如微信支付的折扣没有支付宝大等等,这些情况下,很难强迫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
“顾客就是老板”,这是沃尔玛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然而,在支付渠道方面,顾客却连选择的自由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又能怎么办呢?你这个“老板”还有尊严吗?
沃尔玛还宣称,要让“顾客觉得在沃尔玛和山姆会员商店购物是一种友好、愉快的体验”。我本来在超市里开开心心地购物,结果却卡在了支付问题上,选择了支付宝,却被店家拒绝了。赤裸裸的歧视,只会让人对这样的购物体验感到不满,怎么能叫“友好、愉快”呢?
对于支付方式来说,支持一种、封杀另一种,是关乎生死的大事,这种“商业选择”实在是太霸道了。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已经不是普通的支付选项了,事实上,这两种支付方式是互联网支付最常见的两种工具,堪称“国民级”的支付方式,它们在消费者支付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同银联在传统支付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样。互联网支付的快捷、便捷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困扰,这显然与互联网支付追求的目标相悖。
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近年来纷纷向线下扩张,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本该更加方便消费者,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本该更加有利于大众。然而,沃尔玛、步步高对支付宝的封禁,却透露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互联网支付的竞争正走向“帮派化”,一些企业以纯粹的逐利为目的结成“帮派联盟”,无视公平竞争的基本市场规则,纵容打压、排挤竞争对手,把消费者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
沃尔玛封禁支付宝,让人想起了曾经轰动一时的3Q大战,当时腾讯和360也利用垄断优势,逼迫消费者在“2+1”的竞争中选边站,但两家公司的行为损害了公众利益,最终被相关部门叫停。
3Q大战之后,腾讯CEO马化腾表示,3Q大战不是坏事,它促进了腾讯的开放。去年9月,马化腾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公开表示,“你看看大街上的移动支付,其实它不排斥对方,但也不是对方排斥你。”“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排他性,我们也想打破它,希望这个行业能更健康。”
但现在,沃尔玛却封杀支付宝,这就是马化腾所谓的“打破排他性”吗?据报道,美团在接受腾讯投资后,经常将支付宝从支付选项中移除。这让人怀疑,这家互联网巨头在3Q大战之后,是否真正反思过自己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这种在巨头斗争中以消费者为牺牲品的场景一再上演,这其实是中国消费者的反思。这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中国互联网的耻辱。
支付只是工具,应该赋予用户选择工具的权利,巨头无权干涉,支付工具之间的竞争,靠的是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应该是公平、公开的,尊重用户需求,服务好用户,你自然会在竞争中获胜,但如果你不把你的用户当回事,不断挑战他们的容忍底线,不管你今天构建的商业帝国有多宏大,恐怕有一天,也会有崩塌的危险。(来源:零售老板内幕网综合)
我们提供区块链应用解决方案、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支付牌照并购等服务。业务咨询请添加微信(),添加微信时请注明用途!投稿、广告合作、举报支付机构违规行为请发送邮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