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集五福玩法升级,对抗熵增却易失控,背后原因何在?

2024-09-07
来源:网络整理

数字/

商业

行业

在数据中我们

为了几块钱,我几乎沉迷于游戏

根据热力学的“熵增定律”,如果一个孤立系统没有外界做功,系统的总无序度(熵)总是趋向于增加。“熵增定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成为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定律。

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对抗熵”。

在阿里巴巴的案例中,这场对抗熵增的斗争似乎总是容易失控,这一点在支付宝五福活动中变得日益明显。

游戏玩法不明确

2016年初,集五福游戏首次上线,那时候的玩法很简单,加好友可以获得福卡,春晚期间“咻一咻”也可以获得福卡。

随着时间的推移,吉五福成为了“红包大战”中最成功的产品,可以说,支付宝的吉五福是唯一一款能够维持9年品牌的。

但这九年,五福临门活动的玩法不断增加,现在你可能需要一本说明书才能弄清楚。

先说时间跨度,以往一般从新年前10天左右开始,一直到除夕,今年收五福只是“五福节”的一部分,承接了新年前的年货节和新年后的各项活动。

至于福卡,支付宝9年来不断对其进行丰富,从最初的五张福卡,到现在的“站站卡”,“万能福”、“天天福”、“品牌福”、“五张福”以及12张“密码”都延伸到了天天福卡。

福卡解锁方式越来越复杂,前期集齐五福即可坐等红包到账,战战卡、万能卡只是辅助集福,后期推出的生肖卡则是每日抽取,需要邀请好友解锁。

今年品牌财富需要好友解锁,每日财富则需要每天看视频或玩游戏才能获得“密码”,才有机会赢得6.16元的大奖。这两种解锁方式各可获得6个密码,等待晚上8点半的直播抽奖,并不是说每次看视频或玩游戏都能获得密码,即使中奖,也需要在5天内花掉,否则会过期。

至于玩法,五福临门一开始只有两种领取方式,后来支付宝每年都会增加1-2种新方式,现在至少有17种领取方式,看视频、找福字、蚂蚁森林、蚂蚁农场、蚂蚁庄园、魔法海洋、品牌小程序、五福小福星……福卡领取方式应有尽有。

集齐幸运卡的难度大幅下降,2017年至今人均分配金额从未超过2元,虽然金额是随机分配的,但在2亿多人群中拿到最高的红包,就相当于中了彩票头奖。

为此,支付宝尝试过“福卡商店”和“加福红包”等玩法。福卡商店的目的是消耗多余的福卡,部分福卡可以兑换公仔、盲盒等,但通常很难抢到。福卡+折扣的方式似乎没有折扣。以龙年限量版可口可乐为例,20罐售价39.9元,约合每罐1.995元;而在京东,24罐售价46.9元,约合每罐1.95元。福卡的折扣比没有折扣还差。

2021年,支付宝首次尝试“加福红包”,通过“打年兽”即可获得额外红包;2023年开始,需要进入“加福乐园”完成任务获得加福点数,才能解锁加福红包。

今年的财富公园包含了玩游戏、看视频、拍视频等玩法,每解锁一个关卡都有机会获得不同数额的奖励。不过前四关的奖励很低,最高可以瓜分5000万元,需要财富点。如果看15秒广告,获得100财富点,达到这个关卡相当于看了大约132分钟的广告。当然,不可能一次性看完,每日任务有限,需要玩游戏才能获得财富点。

支付宝金币怎么获得_支付宝金币_支付宝金币在哪里领

蜀都商务已试水,大约需要一天时间解锁十余个小游戏,完成获得福卡所需的关卡,才能最终达到福值门槛。目前距离春节不到两天,已有近180万人解锁,预计分享人数将超过200万人,每人可获得20元左右。

这些红包加起来还不及2016年人均271.66元的一小部分。

回顾“集五福”活动上线之初,因为“勤劳福”发放数量太少,福卡价值极高。但随着活动增多、玩法增多,福卡价值越来越低。用户花费时间、精力、贡献生命,最终得到的却只是几颗瓜两颗枣,体验必然下滑。

无法控制的熵增加

五福临门活动只是一个缩影,阿里巴巴的很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例如双十一,活动时间从一天延长到近一个月,优惠方式也从直降到预售、会员折扣、特惠商品、“超级道具”、跨店折扣、直减、官方即减等多种组合,而且完成任务后还能解锁折扣,玩法一般是“浏览XX商家页面/直播XX秒”获取“金币”解锁折扣。

就连最常见的小游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支付宝的《魔幻海洋》为例,最初每个“海域”只有10个生物,每个生物只有4个碎片。现在生物数量增加到23个,平均有6个以上碎片。为了解开谜题,你几乎要浏览蚂蚁农场、巴巴农场、淘宝等相关游戏的页面。然而,这一系列仅供娱乐休闲的小游戏,随着功能的增多,也变得越来越耗时。

这样的做法,对产品的长期生命力是极大的考验。以五福临门活动为例,集齐五福的人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众参与此活动的热情。近五年来,集齐五福的人数一直在下降,从2019年最高峰的3.27亿人,到2023年的2.66亿人,几乎每年都在减少。

百度指数交叉证实了这一现象,2020年以来,“五福”关键词指数峰值持续下滑。

持续的熵增,不断给一个原本就很成功的活动增加任务和功能,让它变得越来越重。当用户还在买账的时候,这似乎形成了联动效应,给其他产品带来了流量。然而,目前用户越来越强调“诚意”,考虑“性价比”,这种其实收益不大,却需要用户耗费大量精力的玩法,越来越难以维持。

从“集齐五福”活动内容来看,阿里巴巴还在加码加量,延长时间跨度、加大投入,增加或更新玩法。但实际上用户仍然需要看视频、直播、广告、玩游戏,仍然会获得大量冗余的福卡,其中大部分只是价值几毛钱的优惠券,需要消耗才能解锁,这仍在挤压本次活动的价值。

无法控制熵增的背后,是阿里急需稳定城市。

四面楚歌

随着抖音、拼多多等新玩家的出现,BAT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最初百度没能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而如今,阿里巴巴的护城河已经出现松动的迹象。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目前在核心电商领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淘宝的中小商家被拼多多抢走了,被消费升级淘汰的中小商家纷纷加入拼多多的怀抱,拼多多的消费下沉+病毒式营销,建立起新的渠道,成为中小商家的新选择。

在海外市场,Temu与抖音小店、速卖通组成了“出海四小龙”,速卖通起步较早,但被Temu超越。

在直播电商领域,抖音、快手均拥有与李佳琪比肩的顶级主播,原有的创新业务如今也面临弯道超车。

IDC报告显示,曾经稳如磐石的阿里云市场份额从上年的32.5%下滑至去年第三季度的26.7%,缩水的市场份额被华为云、天翼云、中移云瓜分。

其他很多板块发展都不容乐观,饿了么即将被出售,优酷不再光彩。

按照去年3月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旗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业务、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业务、大文娱六大业务几乎全部遭遇严重冲击。

追根溯源,社交、电商的流量转化非常有效,但阿里巴巴缺乏能留住用户的社交产品。因此,“集五福”“双十一”等活动承担起了转化的重任。为了让用户尽可能多地参与,花更多的时间,只能不停地引流、留存、促转化。但“集五福”毕竟不是抖音、不是微信,已经没落了。“集五福”的泥淖无法解阿里巴巴的渴。

参考:

1.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升级为“五福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