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岁博士植发后觅得真爱,花费堪比买特斯拉

2024-09-08
来源:网络整理

标题图片 / 视觉中国

叶帆,32 岁,毕业于中国一所 985 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一家即将上市的化工公司担任咨询总监。

由于遗传和科研压力的双重原因,他在不到 30 岁的时候,头发有一半是秃顶的。

想了再三,叶帆在博士毕业前夕就去做了植发。他觉得这是个聪明的举动,至少现在老板带他出去见客户的时候,不会因为他的发际线而被逗弄。

而且,因为脱发而很难找到伴侣的叶帆,在植发后,终于找到了恋爱中的伴侣。

但这并不容易。如果你想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你甚至可以花你花的钱买一辆特斯拉。

几年前,叶帆在咨询植发手术时,上海一家公立医院的报价达到了25万元,手术时间表还需要等半年。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真的是一大笔钱。

除了遗传因素等因素外,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因素也造成了“青春秃头”的现象。

根据中国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脱发人口调查》,在中国约 2.5 亿脱发人群中,20 至 40 岁是脱发的主要群体,脱发进展最快在 30 岁左右。“与上一代相比,脱发的年龄早了整整 20 年。”

可以说,脱发的年轻人可能撑起一个 1000 亿的市场。

与此同时,相关机构也盯上了这个市场,瞄准了这群人,过去用的是涂抹生发药水,背后又是精准昂贵的植发手术,脱发预防行业的春天是“秃头”。

最近,辉瑞公司( Inc.)简单地推出了一款胶囊。这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治疗,适用于 12 岁及以上患有严重脱发或 80% 头发再生的患者。

至于价格,患者每年需要花费4.9万美元左右,也就是每年35万元。

秃头青年,你兴奋吗?

斑秃突袭年轻人

在他 25 岁左右的时候,叶帆鬓角上的头发已经“消失”了。

为了保住额头上的汗毛,叶凡开始了与脱发的长期斗争。他告诉记者,他用过和首乌和米诺地尔,但“两者都治标不治本”。

对他来说,植发是尝试失败后的终极解决方案。博士

毕业后,他以做科研的态度对待植发,不仅查阅相关文献,还买医学书籍了解植发技术。30 岁那年,叶帆去做了植发手术。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数据,平均而言,中国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8800万。其中,斑秃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脱发症状。

▌ 关于斑秃的分享帖子 来源:小红书

28 岁的李玉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压工作后,突然患上了斑秃。“我什至不知道我的头发什么时候掉下来的,”李雨欣无奈地说。

最先注意到自己斑秃的健身教练是李玉欣,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而是去了前一天他剪头发的理发店,问理发师是不是不小心剃掉了一块。

理发店老板有些委屈地说,他觉得李雨欣知道自己是斑秃,不好意思当面问他。

除了头皮环境,斑秃与情绪更相关。当人们焦虑或处于高压下时,他们更有可能被斑秃接近。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让黄艳丽这个“95后”女孩,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斑秃。她并不后悔自己的赤裸裸的话,她明白了自己头上那从硬币大小扩大到鸡蛋大小的斑秃,是她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黄艳丽在发现斑秃后及时就医,三个月后治疗已初见成效。她觉得自己必须注意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有规律的作息,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许多年轻母亲在分娩后还患有斑秃或脱发。

▌ 图源:抖音视频@Yes 安秀!

27 岁的洪薇就是这种情况,她生完孩子后每次洗头都会后退发际线。“这段时间我有很多崩溃,我觉得我要秃头度过余生。”

脱发人群的外表焦虑刺激了植发行业和脱发药物的消费需求。

每年 35 万,买不起的靶向药物

叶帆觉得,如果早两年就有治疗脱发的药物,或许他就不用花几万块钱去做一次植发了。

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辉瑞的利西替尼 (),可用于治疗 12 岁以上的严重斑秃患者。

FDA 对辉瑞 的批准给斑秃患者带来了一些希望。患者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了该药物,并期待着它早日在中国上市。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上的信息,2022 年 9 月 10 日,CDE 受理了乐妥替尼的上市申请。

抖音剃头视频_抖音剃头发声音_抖音脱发剪头发视频

2022年11月9日,辉瑞莱特昔尼胶囊新药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 /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

瑞妥替尼可用于治疗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的斑秃,作为口服特异性 JAK3/TEC 抑制剂,每日一次,与第一代 pan-JAK 抑制剂相比,在降低毒性方面具有优势。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23% 接受 50 mg 治疗的患者在 6 个月后头皮毛发覆盖率超过 80% (SALT≤20),远高于安慰剂组的 1.6%。

▌来源:辉瑞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 在青少年 (12-17 岁) 和成人 (18 岁及以上) 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致的。

然而,莱特替尼的价格并不比植发便宜。

辉瑞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患者每年在这种药物上的花费约为 49,000 美元,相当于约 350,000 元。

这个价格与礼来之前推出的巴瑞替尼相当。2022 年 6 月,FDA 批准推出口服抗脱发药物 ,JAK 抑制剂,这也是 FDA 批准的第一个靶向药物,用于全身治疗成人严重斑秃。

于 2023 年 3 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的批准。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全身治疗成人严重斑秃的靶向药物。

除了 FDA 批准的抗脱发药物外,还有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非那雄胺是一种口服药物,可抑制雄激素对毛囊的影响,从而减缓脱发过程。米诺地尔是一种外用药物,可刺激毛囊生长,从而刺激头发生长。

目前,我国已开发出治疗斑秃的 6 种 JAK 抑制剂,6 种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恒瑞药业 (.SH) 和 (.SH) 盐酸 (片剂) 已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

对于斑秃患者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哪家公司能率先推出国内首个治疗斑秃的 JAK 抑制剂,大家更关心的是国产治疗斑秃的 JAK 抑制剂能否降低高昂的价格。

一名患有严重斑秃的 26 岁女孩本来期待着辉瑞 的上市,但当她得知价格时,她告诉记者:“我买不起,我想都想不起。”

“植发第一股”,上市一年后亏损?

与标靶治疗药物的高成本相比,植发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种植 1000 单位毛囊的价格从 8000 元到 元不等。根据种植的毛囊数量,植发的价格会有所不同。

永和医疗,被誉为“第一植发存量”(2279.HK)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植发客户单价超过元。

两年前,叶帆在上海的一家机构做植发手术时,一共花了5万块左右。在他看来,植发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而更像是一项体力活,也就是把后脑勺的毛囊提取出来,植入到额头区域。

叶帆记得,他的植发手术持续了 8 个小时才结束,“医生把后脑勺的毛囊后,几位护士轮流把的毛囊安装到前面。

植发是一种低频次、低复购率的消费行为,虽然一次植发的价格抵得上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但对于植发机构来说,他们也赚不了多少钱。

财报数据显示,永和医疗2022年实现年营收14.13亿元,较2021年的21.69亿元营收大幅下滑。其归母净利润为-8397.6万元,为近五年来首次亏损。

该公司表示,亏损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门诊就诊人次下降了近 40%;另一方面,基于乐观的市场前景,公司继续扩张,导致相关的额外费用。

漏屋恰逢连夜下雨,在营收下降的同时,永和医疗的毛利率也下降了。

2022年,永和医疗的毛利率为61.8%,同比下降超过10%。该公司表示,是由于疫情导致营收规模大幅下降,以及人工成本和固定成本高。

真的是这样吗?

记者关注到,2022年,永和医疗的市场营销和营销费用为7.67亿元,占营收的54.28%。换句话说,在 10,000 元的植发费用中,有 5,428 元花在了广告或营销活动上。

这在该机构的“头发移植顾问”中得到了证实。

一些植发顾问表示,植发机构的销售提成会比其他行业高得多。

根据头堡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虽然上游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成本不高,但民营植发机构的净利润并不高,因为品牌推广等营销费用占了近40%。

永和医疗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公司与百度合作进行基于搜索引擎的推广,还与大型社交网站和微博等在线社区合作。

羊毛出羊了,占营销费用的比例非常高,毕竟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永和医疗股价 来源:东方财富

随着广告和营销支撑的收入泡沫破灭,永和医疗的股价也一路下跌。其股价已从 2023 年初的每股 11.94 元下跌,与发行初期的股价相比,永和医疗的市值缩水了一半以上。

“秃头”市场可能看起来很火爆,但并不到处都是黄金,当潮水退去时,你不知道谁在裸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