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给我的手机贴上屏幕保护膜吗?
很多人会选择给手机贴膜来保护屏幕,毕竟手机最值钱的地方就是屏幕,换一块屏幕要几百甚至几千块钱,摔坏了可承担不起。不过从防摔保护的角度来说,手机壳的作用远大于手机贴膜。其实手机屏幕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防摔防碎,一般从1-1.5米左右的高度摔下来,很少会摔碎。所以手机贴膜最核心的作用还是防止日常的磕碰划伤,毕竟手机不是时时刻刻拿在手里的,如果每天都放在口袋或者包里,难免会被尖锐坚硬的物体刮擦、碰撞。更重要的是,有贴膜作为第一道防线,更容易让人有安全感,毕竟有总比没有好。
需要注意的是,手机贴膜需要定期更换,并不是磨损了才更换。一方面,长期的摩擦、刮擦会使贴膜受损,影响手机的触摸灵敏度,降低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贴膜上的防指纹疏油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损,贴膜会变得油腻,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通常建议3-4个月更换一次贴膜。
手机贴膜的分类及特点
虽然市面上的手机贴膜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硬膜和软膜两大类。硬膜就是以钢化玻璃为主要材质的硬膜,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钢化玻璃膜;软膜又称塑膜,是以TPU或者PET为主要材质的软膜,比如常见的厂配膜、水凝膜、陶瓷膜等。除了以上两大类,还有三种特殊的例外,第一种就是玻璃膜中的UV膜这种特殊情况,它将玻璃膜和胶水隔开,在胶水里加入了光敏剂,吸收紫外线固化后胶水就会变成固体,将贴膜粘合到屏幕上。第二种就是介于软膜和硬膜之间的贴膜,可能大家比较熟悉,因为三星原装的贴膜就是贴膜,贴膜就是一层透光率极好的PE膜加上一层非常牢固的黏合层加上一层光滑的聚酯拉伸膜。这种膜透光率好,厚度适中,能还原触摸效果,用光固化后还能起到防刮、防静电的功能。第三种是液体膜,号称采用纳米技术,涂在表面等固化后,能自动形成保护膜,不用多说,就是个赚钱产品。
基于以上基本分类,炫酷的功能膜还有很多,常见的有防窥膜、蓝光膜、磨砂膜、AR防反射膜等等,这些功能膜都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特殊加工或者镀膜,实现一些特殊功能,也是商家最会耍噱头的地方,也是消费者最容易上当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市面上常见手机贴膜盘点 1.钢化玻璃膜
硬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钢化玻璃膜,它的原材料主要是钢化玻璃,通常由三层组成:中间是钢化玻璃,两边是AB胶和表面涂层。
钢化玻璃膜结构
钢化玻璃膜是与屏幕触感最接近的一款膜,也是目前市面上最为成熟的一款手机膜。钢化膜的好坏取决于钢化玻璃的材质选择,通常有两种:钠钙玻璃和铝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的硬度一般在5-5.5左右,而铝硅酸盐玻璃的硬度一般在7-8之间,硬度越高,抗划伤、抗摔性能越强。通常市面上最常见的轻薄钢化膜都是钠钙玻璃材质的,价格一般在几元到十几元之间。而你看到商家展示的用刀刮或者用钢丝球刷就没划痕的铝硅酸盐玻璃,价格往往在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再说说AB胶,说是胶水其实并不是胶水,而是在很薄的PET膜(一种热塑性薄膜)两面涂上OCA胶和硅胶胶。OCA胶是一种光学胶,通常用来粘接一些透明的光学元件(比如镜头等),透光率好,粘性强,主要用于手机贴膜中PET膜和钢化玻璃的粘接。硅胶胶(一种吸附性很强的合成橡胶)用来将PET膜粘接到屏幕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光滑的物体在粘接时会自动排出空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贴钢化膜的时候会盖上一角,整张钢化膜就能自动吸附到手机屏幕上,并排出空气。
至于表面涂层,就是AF防指纹涂层,又称疏油层,一般采用喷涂的方式,可以起到滑爽防水、防污防油的作用。因为疏油层是手机膜的最外层,是影响手机膜手感的关键。
2.蓝宝石玻璃膜
硬膜行业的天花板,价格一般都在两三百元以上。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蓝宝石密度高,莫氏硬度高达9,也就是说这种膜层非常耐刮耐磨,就连普通的石英也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其出色的耐刮性,后置镜头的材质便被运用其中。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硬度越高的材质越脆,这就让蓝宝石膜层非常耐摔!一旦剧烈碰撞,就特别容易破碎。另外,由于蓝宝石材质的特殊性,它的透光率不如普通玻璃,在阳光下很难看清屏幕。
3. UV钢化膜
特制的玻璃膜将玻璃膜和胶水隔开,在胶水中添加了感光剂,吸收紫外线固化后胶水会变成固体,从而将膜黏合到屏幕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屏幕没有完全清洁干净也不用担心,细小的灰尘会直接被胶水包裹,不会产生气泡,从而达到贴合度和透光度极佳的状态。只要能贴好,体验感十足,尤其是曲面屏手机,更不会出现手机膜脱落、触控不灵等问题。但凡事有利有弊,这种胶水的缺点是腐蚀性强,边缘容易溢胶,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流进扬声器孔、耳机孔等孔洞里,否则新手机可能直接跟你告别。另外时间长了还会有胶水缩水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胶水用久了会变硬变小,贴合度不够,换膜也比较麻烦,所以购买UV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品牌。
UV钢化膜4.全胶/边胶钢化膜
全胶钢化膜顾名思义就是整片膜都带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钢化膜和手机更加贴合,不需要自己涂胶,贴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保留了钢化膜的手感。边胶(圈胶)钢化膜就是四边都带胶,中间不带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膜的厚度,提高手感,当手机摔落时,通过应力传导,手机膜会先破裂,从而达到比全胶更好的保护效果。但是缺点真的不少,全胶如果贴得不好就会有气泡,想要消除只能撕掉一点再慢慢重新贴上,而且因为厚度增加,手感也会变差。边胶就更坑了,虽然容易贴,但是因为中间有镂空的关系,指纹密码解锁很没用。如果你用它来玩游戏,呵呵,一会儿就猛如虎,一见倾心,立马站不住脚。所以除了直屏手机可以试试全胶,其他的就不推荐了。
5. 水凝胶膜
水凝膜可以算是软膜的代表,很多手机售后店都提供免费贴膜服务。水凝膜最大的噱头就是号称可以自动修复,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材质是TPU或者PET,是一种延展性和回缩性都很好的特殊塑料。但如果你真的指望它能修复划痕,那你就想多了,毕竟塑料袋捏紧了松手就会“自动修复”。所以商家也很狡猾,写的文字往往都是微小的划痕会自动修复,至于这个“微”到底有多“微”,就看大家的经验了。另外,因为水凝膜很软很薄,所以很容易翘边、起泡、沾指纹,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价格够便宜了。所以,除非你打算一周换一次,或者就是贪图便宜,否则不建议使用。
6.陶瓷膜
通常价格是水凝膜的两倍。虽然叫陶瓷,但是市面上常见的陶瓷膜主要成分是塑料,所以基本可以理解为塑料膜,只不过表面通常比水凝膜要硬一些,透光率也比水凝膜略好一些。但手感差不多,也容易沾指纹、容易划伤,毕竟只是薄薄的一块塑料,硬度比玻璃低很多,要求也不能太高,考虑到性价比,不推荐。
陶瓷膜 7.淬火膜
它介于软膜和硬膜之间,是用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基底,上面涂上一定厚度的感光乳剂,因为是三星原装膜所以很出名。通常包装里面会有一个照明灯,有点像修甲灯,贴上膜之后通过照明定型。相比于水凝膜,它的手感更好,触摸更灵敏,强度也远胜于水凝膜,不容易翘曲起泡或者划伤。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贴起来太麻烦,没什么技术的朋友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光固化膜 8.磨砂膜
通过特殊的覆砂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磨砂颗粒层。磨砂膜触摸起来手感很好,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容易沾指纹,即便屏幕上有残留的油污,也可以轻松擦拭掉。但这只局限于买回来的一段时间,如果使用时间稍长,磨砂膜就会变成吸油膜,整个屏幕看起来就会油腻腻的。另外,磨砂材质还会直接影响屏幕的清晰度,这主要是因为磨砂材质的膜一般透光率较低,导致屏幕分辨率下降,手机画质略模糊,长时间观看后眼睛容易疲劳。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用2K功耗体验720P的效果,说的就是磨砂膜。
9. 隐私膜
它是在钢化膜的基础上增加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利用百叶窗的原理,在一定角度阻止光线通过,降低手机屏幕光线的可视角度,从而达到防偷窥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破坏了手机原有的屏幕光线方向,即便是从正面观看,手机亮度也会降低。所以贴这款膜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手机亮度,否则显示效果会很差。另外,市面上的防偷窥膜大多有45度和56度两种规格,如果你非常重视隐私保护,可以选择56度的防偷窥膜。购买时如果产品没有特别标注,可以咨询客服。
防蓝光膜原理10.防蓝光膜
浪费钱啊,建议你把手机的护眼模式打开,比所谓的蓝光膜好多了。市面上常见的防蓝光膜,只不过是在钢化膜表面涂上一层蓝光AB胶,通过透射特定的光线来过滤掉蓝光,从而达到所谓的防蓝光效果。但是贴上蓝光膜,手机屏幕会发黄,买东西的时候很容易误判颜色,修图的时候就更蛋疼了,你以为调好了颜色发出去了,别人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这对于爱拍照的女生来说,真的是无法忍受。其实如果是为了护眼,直接打开手机的护眼模式就行,效果比蓝光膜好多了,更重要的是护眼模式可以关掉,但是蓝光膜贴上之后就只能撕掉了。
蓝光膜原理11.AR防反射膜
又称高透膜、高清膜,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一种钢化膜。最大的卖点就是表面有一层特殊的防反射涂层,在受到外界光源照射时,手机屏幕表面不容易反光。另外和钢化膜不同的是,它经过了AR处理,增加了透光率,屏幕色彩和清晰度能得到更好的还原。不过表面手感一般不如普通钢化膜,而且这种膜对工艺和技术要求比较高,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百元以下的话效果很一般。那么你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张膜吗?
12. 36D“杯”膜
相信大家经常看到2D、3D、8D、99D、钢化膜,它们已经成为高次元技术,所以也被网友戏称为“杯具”膜。其实这类钢化膜和普通钢化膜没什么区别。所谓的2D、3D特殊称呼,主要是指手机膜的边缘处理工艺,源于早期的2.5D弧边概念。说白了就是之前的钢化膜边缘没有打磨,一般叫直边保护膜(2D)。贴在手机屏幕上之后,手机握持时会有刺痛感,而且因为是直角,边角特别容易受到撞击而损坏。后来手机膜的边缘逐渐有了倒角、打磨,而为了迎合曲面屏的发展,才有了2.5D、3D的概念。后来商家们想象力停不下来,又出现了8D、99D等等,简直是五行不通、三界不通。其实现在的钢化玻璃膜就三种:2D(直边)、2.5D(弧边)、3D/4D(曲边),只要看到有8D、9D的宣传,就直接退出吧。
钢化玻璃边缘处理技术的演变 手机贴膜选择指南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会疑惑,到底该买哪款手机贴膜好呢?其实选择手机贴膜的关键要考虑四个方面:使用目的、贴膜难度、价格成本、品牌品质。木木结合目前主流的直屏、曲面、折叠屏手机,给大家推荐几款靠谱的针对性产品。
特别提醒:如果鉴别能力差的话,建议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关注销量和口碑好的产品,上当受骗的几率会小很多。
1.直屏手机
比较简单,不用担心贴合度问题,贴膜难度也比较小。优先考虑保护和显示效果,如果追求性价比,买普通的钢化玻璃膜就行,经常摔手机的朋友可以选择稍微贵一点的铝硅玻璃钢化膜,比如青盾、蓝星、邦克仕,都是质量不错的选择。如果更注重外观和显示效果,可以买好一点的AR防反射膜。不经常摔手机,喜欢灵敏触控的朋友可以选择贴膜,像铁图这样的品牌,质量和型号都有保证。如果想兼顾保护和触屏体验,可以选择UV膜,但需要极高的工艺和接受失败的强大心态。除了防偷窥膜,个人认为在功能上确实能解决隐私保护的问题,其他功能性膜不推荐。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购买,精选比较靠谱的商品链接如下:
2.曲面屏手机
因为曲面屏手机屏幕的特殊性质,所以要特别注意手机膜与屏幕的贴合度。如果不怕麻烦,对触感也没有太多要求的话,可以考虑水凝膜。虽然容易起泡、留痕、留指纹,但是价格便宜,十几块钱就可以买四五张,最多几个星期换一张。如果比较在意屏幕保护效果,自认为动手能力不错的话,还是优先考虑UV钢化膜。不过在涂胶之前一定要用纸巾把手机小孔堵住,防止胶水溢出。如果比较在意综合性能、保护、显示效果的话,更推荐群晶膜。清盾、铁图都不错。
3.可折叠屏手机
不建议贴膜。用华为高管李小龙的话来说: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卖折叠屏保护膜,恳请各位用户不要在折叠屏上再贴一层保护膜,也不要撕掉原有的保护膜。折叠屏每一层材质、厚度、受力都是经过精心计算验证得出的最佳结果,如果改变受力模型,屏幕寿命会大大缩短,还可能失去免费保修资格。如果原有保护膜破损,可以去售后中心更换,每部手机都有两次免费更换保护膜的机会。
当然上面主要说的是折叠屏内膜,如果是直屏外膜还是可以贴的,参考直屏手机膜购买指南就可以了。
总结一下,贴膜不是必须的,但对于爱机的人来说,贴膜还是可以的。硬度并不是选择手机膜的核心,显示效果和手感才是不同手机膜之间最大的变量。对于想要贴膜的小伙伴们,建议直屏手机使用透光率高的钢化膜,曲面手机使用软硬适中的膜,折叠屏则使用原装膜。至于那些花哨的功能性膜,除非对某一方面有很强的需求,否则不建议使用。如果你对选择膜有什么困惑或者经验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