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小伙陈胜:从川剧演员到川剧头帽制作人的华丽转身

2024-09-10
来源:网络整理

人们

目的

简单的

之间

// 陈胜

衣着整洁的陈升,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戏曲艺人的气息。出生于川剧世家的陈升,受父亲的影响,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从小学到的武术,他14岁就进入了遂宁川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川剧演员。

川剧角色众多,不同角色的服饰十分讲究。90后小伙陈胜多年来对研究各类角色的服饰很感兴趣,一直想拥有一套自己亲手制作的服装和道具。这位曾经在舞台上身手敏捷的武术家,在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查找资料、探索、研究、尝试后,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他已经制作了400多顶各种款式的川剧帽子。

在遂宁陈胜的工作室里,长长的木桌上摆满了制作川剧帽子的零件和工具。陈胜正用彩色铅笔在废纸板上画图案,为成都的订单做准备。多年来,他亲手制作的川剧“高级定制”帽子和服装一直出现在川剧舞台上和川剧爱好者的家中。

陈升制作帽子

从台前到幕后,激情不变

川剧变脸的音乐叫什么歌_抖音川剧变脸音乐_变脸川剧视频抖音最火

川剧行当分为男角、女角、男生角、画角、丑角五种,不同角色在技巧和套路的训练运用上各有特色。遂宁川剧团中,陈胜饰演的是一个有武功的男角。根据服饰的不同,又可分为男穿铠甲、男穿袍带、男穿龙箭(含袍)、男穿短打等。

虽然武术功底扎实,但刚进川剧团时,他觉得自己跟专业学校毕业的武术演员还是差了一步。“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做好。”陈胜每天都会去练功房,苦练基本功,提升技艺。一场场演出,也让他对川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12年,陈升跟随剧团去韩国演出,他的师父穿着精美的服装在舞台上表演变脸,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让他萌生了制作川剧头饰和服装的想法。

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没有制作经验,真正上手还是挺难的。”陈胜说,虽然见过各种各样的道具,但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整体协调,甚至工具的选择,都要下功夫。在练习间隙,他抓住一切机会,认真研究制作要领。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研究,他终于在2014年的一天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头饰和服饰,精湛的手工技艺让他的作品“爆红”。出于对手工工艺的热爱,2019年他离开川剧团,全身心投入头饰制作,改行走上舞台。

川剧文化与技艺的创新表达与传承传播

工作台上,陈胜正在制作一个色彩鲜艳、造型精巧的头饰。“这个叫嘟嘟冠,可以为川剧中独具特色的龙剑丑类型戴,也可以为权贵之家的年轻人戴。这个头饰灵活多变,可以随意拆装,如果加上其他道具,可以用于扮演王公大臣等角色。”陈胜说。

头饰看上去复杂,但原材料却很简单,只是常见的纸板和铁丝。“就算要做最简单的头饰,中间也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通常头饰都是定制的,顾客会发来自己的需求,以及想要搭配的服饰,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设计建议,然后开始实际制作。”陈胜说,从出图到雕刻,再到最后的装饰,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出一件成品头饰。

经常网购的他萌生了开一家工艺品淘宝店的想法,没想到竟然很受欢迎。“斗笠上架后不久就销售一空。”陈胜说,买家来自全国各地,多为川剧演员和爱好者,也有一些私人博物馆展览收藏。

近两个月来,陈胜一直忙着打扫安居区农家乐,他计划把工作室搬到农村去。“我花了半年时间学习视频策划、拍摄、剪辑、操作,接下来我会拍摄一些川剧头饰制作的视频,上传到抖音等平台,通过视频把川剧的文化技艺保留下来,展现头饰的艺术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爱上川剧这一艺术瑰宝。”

谈及未来,陈胜心中早已做好规划,“找几个热爱川剧文化的合作伙伴,扩充川剧头饰工匠队伍。未来我们会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或艺术形式,创新川剧头饰的表达方式,让历史悠久的川剧头饰、服饰更具青春气息。”(《四川日报》2023年1月3日第11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