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企业会计准则: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与计量原则

2024-09-10
来源:网络整理

《让你深度理解企业会计准则》

前言

本文分析了股份支付准则的原理,难度五星,不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

前方能量高,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岛主是如何撕毁股份支付准则的!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权益结算是企业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其服务结算的交易,常见的权益结算有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股份支付不只是针对内部员工,也可以针对其他方提供的服务。

以雇员服务换取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01 授予日期处理

权益工具于授予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首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是指权益工具的价值,而不是股票的市场价格。

例如:授予日股票价格为10元,员工未来可以以6元的价格购买,则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10-6=4元。

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原因是带有等待期的股权结算是对未来职工提供服务的激励,此时职工服务尚未开始提供,无法确认费用,等待期间需要确认费用。这点和限制性股票不同,限制性股票已经履行了增资处理,所以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为什么权益工具在授予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不确认公允价值后续变动?

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企业端来说,我对未来员工服务的估值是4元,如果我以10元的价格买入股票,那么未来不管股价怎么波动,都和企业无关了。支付成本已经确认,未来的经济利益不会再流出。也就是说,此时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员工了。成本在授予日就被锁定了。也就是说,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

权益工具不确认公允价值的后续变动,比如发行股票,股本和资本公积在发行后就固定了,不管后续股价怎么波动,我都不会调整资本公积。

从记忆的角度看,这就好比给员工发了一张蛋糕券,公司购买蛋糕券的成本是固定的,一旦购买成功,后续的风险就全部交给了员工。

02等待期间的处理

等待期间,根据职工性质,确认相关成本或当期费用,计入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采用权责发生制,等待期间,职工服务,分期确认费用,谁受益,谁确认费用。

为什么贷方不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而是记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发行权益工具用于支付不形成负债,本质是股东对职工的让步,理解为股东资本投入,所以计入资本公积,对于权益工具,贷方一定是权益账户。

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方需要根据涉及的人员区分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还是研发费用。

可见该业务影响利润,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由于行权条件尚未满足,因此只有通过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等待行权条件满足后,才能形成真正的股权溢价。

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最终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03立即可行使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收到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的股本溢价。

期权授予后可以立即行权,没有等待期,可以理解为对员工过往服务的补充奖励,因此全部直接费用化,不存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积累过程,直接进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以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01 测量

对于为换取其他方服务而采取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按照股份支付所接受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例如,企业以股份向供应商结算服务帐款,称为“以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提供服务”,即非货币性结算,以公允价值计量,没有等待期的概念,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费用。

如果服务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地测量,我们使用服务取得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02 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

在极少数情况下,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地衡量。例如,如果权益工具未上市,且类似公司没有可比价格,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其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是指交易对手有权认购或取得的股份的公允价值与根据股份支付协议应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比如期权定价模型就是根据实体的折现现金流来计算的,学过财务管理的应该都懂这个,内在价值还是上面说的10-6=4的概念。

内在价值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管理费用,不计入资本公积。

03 结算

如果以内在价值计量的权益工具的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则视为加速可行权。加速可行权是指提前行使选择权,例如,如果三年的等待期缩短为两年,或者如果权益工具被取消,则由于已经确认了服务成本,因此我们应在当期确认剩余服务金额。

和解付款被视为回购权益工具,意味着减少先前确认的资本公积。如果高于内在价值,例如取消权益工具并以现金回购,这部分是公司的问题。回购价格必须大于内在价值。这是管理层造成的问题,因此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

管理费用(差额)

贷记:银行存款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现金结算是指企业承诺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以换取服务的交易,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计算基础。最常见的有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也就是说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只是作为计算基础,而我实际要交付的是现金或其他资产,是金融负债。

01 等待期处理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企业承担交付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以换取服务的交易,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模拟股票、现金股票增值权等,属于有现时义务的负债,属于职工薪酬范畴。

至于为什么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重新计量负债的公允价值,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是以股票为单位来计算价值的,股票价格是一直在波动的,所以重新计量是理所当然的。这个重新计量的日期和金融工具的计量日一致,也就是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等待期间收到的服务记为费用,等待期后、结算日之前的价格波动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科目。

会计处理:

借记:管理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贷:应付职工工资

这里需要了解清楚会计处理和权益结算的区别。

02立即可行使

现金支付的金额取决于股票公允价值的变动,因此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负债,需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重新计量其公允价值,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以真实反映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

如果期权是立即可行权的,则必须在授予日确认,权益结算亦同,否则不确认授予日,仅在等待期内处理。

等待期间收到的服务记为费用,等待期后结算日之前的价格波动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会计处理:

借记:管理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贷:应付职工工资

(三)回购股份提供员工期权激励

01股票回购

借记:库存股

贷记:银行存款

02员工行使权利

借:银行存款(企业收到的股票价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

来源: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欢迎加入群和同行一起学习探讨财税问题,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专业的解答、免费资料、实用信息,欢迎添加岛主微信,关注“公众号”,一起学习,每天进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