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刊、电子屏幕、微博、一站式、公告栏等宣传渠道的教育功能,完善校园媒体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成立网络管理队伍。
1.媒体融合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新闻队伍业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
1、积极探索从新闻生产、数据整合到全媒体分发的媒体融合之路,完成媒体融合中心顶层设计和一期建设,着力打造新型教育媒体融合平台,成功申报入选教育部媒体融合中心首批试点单位。完成新闻中心办公场所装修,设置中央厨房式工作平台、媒体演播室、采访室及新媒体产品学生孵化空间;建设数据大屏支撑科学决策,实现全流程数据化、可视化、实时动态跟踪、快速评估检验;官方中文主页、英文主页、新闻文化网全新改版上线,布局“三网一报一站一小程序两微博N终端”宣传阵地,打造复旦官方媒体平台新形象。同时,加强与各二级单位新媒体联动,形成矩阵效应,部署上线媒体整合系统、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新闻投稿系统,进一步完善新闻中心“策划、采编、发布”为一体的全媒体生产流程,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
2、面向全校新闻信息员开展“新闻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了“新闻写作技能交流”、“微信话题策划”、“英文新闻写作与编撰”、“摄影基础与日常报道拍摄技巧”、“视觉素材创作趋势与版权合规”、“手机校园视频新闻编辑”等6期培训,提升新闻工作队伍专业能力,受到广泛好评。此外,在加强队伍培训的同时,新闻中心还积极改进对各二级单位的服务工作。
2.学校官媒各有所长,多屏互动传播覆盖范围广
1.校报上线。2019年,复旦校报自1月1日至11月20日共出版30期,每期数册,推出9个全版,开设十多个专栏,多角度反映师生校友活动和风采,全方位展示学校、院系发展和成果。今年,校报专栏在复旦新闻文化网开通,校报从此实现数字化呈现。
复旦大学报
2、广播常新。2019年,电台播出106期节目,推出76档网络新媒体广播节目。截至2019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广播台官方账号关注者数8864人,较2018年底增加1634人,固定读者数增长一倍。成功举办第七届电台新人大赛,吸引102名学生报名参赛。
3、视频精品力作。主旋律视频方面,结合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节点,按照中央、教育部要求,聚集师生,制作了复旦版《歌颂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复旦师生与祖国一起走》《青春告白祖国》(2期)、《献给祖国的三首情诗》(3期)等主题宣传视频,微信总阅读量约15万。复旦帮扶永平脱贫攻坚纪录片《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全国富平日拍摄发布,展现了复旦人精准扶贫、帮扶云南永平县脱贫攻坚的故事,以及在经济、教育、产业、医疗等精准帮扶方面取得的成效,诠释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结合师生关注的内容和校园文化,制作了系列视频,推出“复旦记忆”系列视频,用影像讲述历史上复旦前辈们的感人故事。在重要时间点,制作可用于对外宣传的视频内容,招生季,“方言高考加油视频”《复旦一天vlog》《复旦电影》等节目均在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播出;重阳节当天,《复旦金婚故事》在央视视频各大官方平台首播。日报方面,制作校园新闻《一周看复旦》11期,报道44篇长新闻、33条快讯,制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专题报道。发布平台增设户外大屏,B站目前上线的7档节目播放量超过2万次。短视频平台方面,抖音上线一年来共发布作品195部,粉丝51.9万,点赞102.9万,单条最高阅读量357.2万,点赞量27.8万,单条最高评论9856条。今年11月20日正式入驻央视视频APP,目前已发布11部作品,粉丝量位列高校账号第二,计划近期入驻快手视频。
视频“今天是你的生日”
四是新媒体育人正道。2019年,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40万,微博用户数达103万,今日头条账号数达52万,人民日报账号数近万,小程序目前登录用户数超2万,各平台粉丝数较去年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11月底,微信共计发送图文消息432条,其中阅读量超过5万的文章6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1篇,微博发文约854条,今日头条账号111个,人民日报账号23个。两大微博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发文量较去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高阅读量文章数量稳步提升。今日头条、人民日报等多端联动生态圈初步成型,围绕“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革命先烈精神进校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垃圾分类”等重大主题开展系列专题活动,以丰富活泼的新媒体形式传播主旋律,结合新年季、招生季、毕业季、开学季等重要节点主动策划,采用图文、视频、音频、H5等多种形式,扩大学校影响力。
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5、多屏互动。2019年完成邯郸、枫林、江湾校区电子大屏、综合办公楼触摸屏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校园新闻传播实现手机小屏、电脑中屏、校园大屏深度互动。三校区电子大屏于6月19日开始试运行,邯郸校区、江湾校区电子大屏经过调试,于8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枫林校区电子大屏于9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形成完善的内容整理、审核、发布、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机制,专人负责、专机把控,每周更新。内容包括图片新闻、文字滚动新闻、图片视频、临时活动口号等。综合办公楼触摸屏自9月26日起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口号宣传。同时,触摸屏可接入复旦官媒各平台,方便观众自主阅读。
6、新版英文网站上线。新版英文网站(试运行)于10月18日上线运行。自7月份网站基本建成以来,已译审、发布二级单位介绍57篇、校史校情介绍16篇、校园生活与服务介绍17篇、国际交流介绍15篇、招生介绍9篇、科研实力介绍10篇;编写了适合海外宣传的中文新闻稿件,其中科技类15篇、学校新闻类14篇、教育学术类4篇、文艺体育类4篇;开展了独立英文采访写作,主题包括留学生新生采访、通识教育课程、复旦人优秀事迹等,开设了“复旦人物”专栏,已发表采访稿7篇;11月初开设了每周新闻纵览专栏,已出版2期。初步建立了翻译、编辑、审阅、终审的稿件发布机制,网站发布的所有内容都经过严格审查,确认适合海外宣传。
20.
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管理。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工作,及时整改和应对媒体监督。
1、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高校维稳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必须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新思路、新策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年内重点关注意识形态、管理和维权、学生安全、师德师风和招生政策、中美关系、香港局势等敏感话题。
2、加强舆情监督,做好重要节点校园稳定风险评估与预测,强化思想支撑。圆满完成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网络舆情保障任务,有力保障了校园网络安全稳定。加强舆情监督,充分利用舆情系统等手段,实现敏感信息24小时预警监测,发现敏感信息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圆满完成2019年教育部等网络舆情直报点工作。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在主流媒体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对我校学术不端行为、师德师风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作出回应,加强正面引导,占据舆论主动权。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多方联动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源头挖掘,保持与各部门、各学院、各附属医院的沟通联系。针对敏感舆情案件,组建舆情工作组,协同处置。年内有效防控了不少舆情风险。与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等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建立对接协调机制,共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同时,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组建一支政治正确、文化程度高、全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话语能力的校园网络评论员队伍,平衡网络声音,调解社会矛盾,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舆论。
21。
依托易班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发在线教育产品,开展在线思想文化建设和在线文明素养教育,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
1.复旦大学依托易班等平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2019年在国家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荣获3项大奖;在上海市卫生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的2018年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荣获5项大奖,其中一等奖1项。
二是加强线上教育内容建设,提升线上教育水平。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面向校内外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视频微党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线下+线上),其中闻玉梅院士《人文与医学》线上分享课自上线以来深受学生欢迎,已有来自430余所高校的17.1万名学生参加学习。
复旦大学面向校内外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视频微党课
复旦大学面向校内外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视频微党课
温玉梅院士线上分享课《人文与医学》
3.继续开展上海大学生理论宣传微课大赛。复旦大学与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联合主办上海大学生理论宣传微课大赛,通过现场宣传竞赛评选出优秀课程,并将70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以网络微课形式录制,供相关群体学习使用。两届大赛共有来自上海22所高校的110门课程报名参赛,有力促进了上海大学生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上海高校营造了浓厚的爱国爱党爱国氛围。
4.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努力拓宽教育渠道,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生产。通过推送《研究生眼中的好导师》《优秀毕业生》《国奖是怎么炼成的》等专题专栏文章,营造尊师重教、朋辈相助的良好氛围;推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文章,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学习,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除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外,复旦还有众多优秀的微信公众平台,如微信公众号“青云阁”打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复旦无限可能,我们在你身边”“五维德育”等线上主题教育专栏;“复旦毕业生”致力于用榜样传递价值观、用环境塑造行为、用创新创造模式、用思考定义自我,通过发布推送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上正向引导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利用微信平台高效传播主流价值观。
5、积极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工作。我校按照惯例,积极订阅《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积极推进主媒体进校园工作。
支持材料:
坚持互联网思维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复旦大学实施“互联网教育计划”.pdf
复旦大学报
复旦大学视频新闻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复旦大学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系列视频微党课
复旦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播专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