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公布了该系列最新销量数据:上市60天全球发货量突破700万台,同比增长75%。
一天后,荣耀发布了旗下首款5G手机荣耀V30系列,荣耀总裁赵明表示,荣耀的目标是成为“5G标杆手机”。
《易观察》注意到,在华为系列和荣耀V30系列两场重大产品发布会上,华为强大的硬件+软件+终端云服务一体化创新能力均得到展示。其中,华为“智能闪卡”技术更是两场产品发布会的焦点,展现了华为在5G时代为用户打造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核心触点的目标和决心。
今年乌镇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发布了华为“智能闪卡”技术,让外界清晰地看到了华为向合作伙伴开放的“芯-端-云”能力,以及华为钱包为最终用户打造All in One数字新生活方式的目标。
只有聚合、连接、打通尽可能多的触点,用户才能真正获得通行智能生活各个场景的“智慧钥匙”。这也是华为钱包“智能闪卡”自上线以来,就成为行业、开发者、用户等各界热议话题的原因。
从“支付功能”到“智慧钥匙”
华为钱包的诞生,源于这家科技巨头想要增强移动支付体验的初衷。
从NFC视角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华为,已经成为与苹果、三星并列的移动支付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三家硬件公司之一。
不过华为钱包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方向可以说远远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首先,它覆盖了很多支付使用场景。
除了线下闪付,华为钱包还覆盖线下POS终端支付、线上电商、O2O等移动互联网场景,并率先通过Pay推出手机盾业务,覆盖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截至目前,Pay已支持126家银行借记卡、信用卡闪付,用户可在超过1600万台线下POS终端实现一键闪付、安全交易。
二是从移动支付走向全场景功能。
在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既定目标下,华为钱包的全场景功能创新和落地步伐非常快:
在智慧交通方面,比亚迪Pay目前支持32张交通卡,用户可以轻松用手机刷卡乘坐271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线路,覆盖全国70%以上的地级市。今年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比亚迪与华为合作展示了国内首款NFC智能“手机车钥匙”,车主只需用华为手机轻触一下,即可解锁汽车。
华为钱包支持小区门禁卡,目前支持临里临外、祥云门等4000+小区。用户可以将小区门禁、家庭智能门锁卡、工作卡、停车场一卡通等添加到手机中,这样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打通办公、社区、家庭三大场景。
身份认证方面,华为钱包首次实现对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功能的支持,用户在深圳110余家酒店刷手机eID即可直接入住,未来将逐步拓展至高铁、机场、民宿等场景。
三是首先实现场景化主动化、智能化服务。
数据显示,约80%的华为钱包用户绑定了两张以上的卡片。随着用户手机钱包里的卡片越来越多,如交通卡、智能锁卡、银行卡、工卡、车钥匙、电子身份证、电子登机牌以及各类优惠卡等,用户每次打开手机钱包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的公交地铁,或者携带较重物品时,用户体验不佳。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介绍,华为手机用户在“钱包”App中设置“智能闪卡”功能后,若同时开通交通卡、门钥匙、eID(市民网络电子身份)、工作卡等多张卡,将不再需要手动选卡。智能闪卡可自动识别多种场景,只要将手机熄屏贴近对应闸机,即可秒刷过闸。未来还将支持多张交通卡、门禁卡自动识别。
另一个重要场景是主动为用户提供场景化智能优惠信息和会员服务。比如在特定消费场景下,用户只需双击电源键或快捷支付指纹,即可直接进入银行卡支付界面,智能闪卡技术会自动推荐使用优惠银行卡进行支付。张平安透露,该功能将在后续上线。华为钱包还与拉卡拉联合推出“支付即会员”:近期,用户完成消费后,即可一键申请商家会员,不仅会员卡信息会自动关联后续消费者,消费后还可直接享受会员卡优惠,自动累积积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钱包在过去三年里在体验创新的方向上迈出了三步。
相较而言,苹果、三星还处于业务推进和场景布局的前两步,并借助华为钱包的“智能闪卡”技术打开了明显的用户体验优势。
《易观察》认为,华为钱包不断创新和领先的背后,是华为对中国用户真实需求和物联网技术趋势的精准洞察,更是为快速落地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重要布局。
只有将用户在物理世界的所有凭证都数字化,用户才能在数字世界中形成一把精准的、与物理世界相验证的“智慧钥匙”,真正进入万物互联的时尚潮流生活方式。
智能闪卡背后的技术门槛
华为钱包在全球率先推出“智能闪卡”技术,其实突破了不少技术难点。
NFC技术又称为近场通讯技术,是基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结合短距离高频无线电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然而,受NFC芯片技术的限制,若同时激活多张卡,NFC安全单元会发生非接触参数干扰和冲突,无法与外置读卡器通讯。这也是目前苹果、三星等主流品牌采用默认卡方案的原因——默认卡每次只激活一张卡。
为此,“智能闪卡”从前端和后端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突破:1)前端通过增加读卡设备判断模块、打通读卡信息上报通道,解决卡识别问题;2)通过完整的端芯云布局,构建软硬一体的智能闪卡综合解决方案;3)智能闪卡技术结合AI与机器学习算法,随着用户使用数据的积累和机器学习的不断推进,智能闪卡的识别准确率将不断提升。
如果前端模块尚可通过供应链解决,后两点才是真正考量一家公司在软硬件技术上的综合研发能力。因为在全球科技公司中,真正能完成完整的端-芯-云布局,并在系统侧进行底层深度优化的公司只有两家,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华为对中国用户和中国合作伙伴的需求有更精准的理解、洞察和判断。从拍照、AI、续航+快充的最新演进,以及如今华为钱包的“智能闪卡”都能验证这一点。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经常强调,终端业务要形成“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这一目标背后,是华为数十年“压阵”的技术投入。在“2018欧盟工业研发投入”中,位列第五、中国企业第一,甚至超越苹果、英特尔等全球一线科技企业。华为钱包推出的“智能闪卡”,是华为海思、华为终端云服务等综合技术实力共同打造的创新门槛,也可以说是形成了“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
在华为终端云服务近期推出的智能闪卡视频中可以看到,用户所有的卡都集中在一部华为Mate 30手机上,设置好“智能闪卡”选项后,用户出小区门口、地铁口、机场,使用银行手机POS机,进家门,都只需一张“智能闪卡”,就能帮用户只需挥挥手就能搞定,非常直观地体现了“一机一卡,畅行全球”的畅快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钱包及其“智能闪卡”覆盖了华为消费者业务“面向未来十年”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的大部分场景。
这也意味着,华为钱包需要聚合行业最广泛的合作伙伴,打造统一的标准,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场景化创新服务。
华为钱包提出构建All-in-One数字生活,第一步就是实现实体卡电子化,核心解决的是NFC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物理与数字世界互联互通的“智能钥匙”。
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华为发起号召,联合业界、合作伙伴成立产业联盟,共同制定AID行业标准,目标是让各行业、各企业的NFC非接触设备都建立在一个标准体系上,让所有设备都能“讲普通话”,从而解决行业多年割裂的顽疾和用户痛点。
据了解,华为终端云服务推出开放的NFC体验创新工作室,可以为非接触设备及移动终端提供更优质的标准测试环境,通过开放策略和行业标准化,共同打造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易观察》认为,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移动支付、O2O等创新变革,改变了我们物理世界的生活方式和商业形态,同时也淘汰了卡机、MP3、录音机等硬件形态,全部整合到一部智能手机里。
未来十年,我们进入5G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从未如此紧密相连,作为每个用户核心触点的“智慧钥匙”,也将成为下一个科技时代的“超级入口”,势必引发巨头企业新一轮的竞争。
但在这一轮竞争中,只有在“软硬件一体化”和“全场景智能”上构筑优势的企业,才会成为这场决定未来十年的竞争中最有利的竞争对手。
从华为钱包首次推出的“智能闪付卡”、以及旨在建立广泛产业联盟、统一AID行业标准的Kit能力开放战略来看,华为不仅成为创新用户体验的核心领导者之一,更旨在团结全产业共同构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
这也应该也是华为决心聚合自身诸多优势技术积累,快速迭代体验的重要原因,更是作为行业引领者的勇气和胆识。
“智慧的钥匙”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是一个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未来。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