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用户发现微信订阅号的消息列表出现顺序混乱的情况,3小时前的文章出现在15分钟前的文章之前,甚至昨天更新的文章出现在今天发布的文章之前。
信息流时间序列的打破,意味着微信正在将推荐机制引入公众号生态。
微信表示,正在测试优化订阅号消息列表阅读效率的功能,并根据用户的阅读偏好,优化用户在一定时间段内收到的内容的排序。
排序逻辑上,内容排序顺序会根据订阅号质量、用户对订阅号的喜好程度、海量文章的内容质量等综合因素动态变化,让用户更高效地阅读感兴趣的内容。
微信把这一改变称为“阅读效率优化”,而非“智能推荐”。它是对用户关注的订阅号发送内容排序的优化,与“看一看”并不冲突。“看一看”信息流是算法推荐和好友推荐的结合,而公众号“阅读效率优化”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优质内容和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的排序优先级。
微信方面表示,从用户角度看,随着公众号订阅数量的增加,用户接收的内容越来越多,阅读选择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运营者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更公平的展现方式——通过诱导关注、违规吸粉的公众号将更难获得与其不匹配的阅读量,而真正通过内容吸粉的公众号,其内容将更高效地触达固定粉丝。
微信对于推荐非常谨慎,张小龙在《关于信息互联互通的7点思考》中提到,“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到什么信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这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早期阶段,推荐往往不够精准,时效性更强的内容产品(如新闻资讯类产品)也会影响用户体验。现阶段只有少数用户发现了排序顺序的差异。在全面发布时,可能需要有更清晰的引导,将按时间和按兴趣(优质内容)的排序逻辑分开。
信息流排序方式改变后,所有内容依然存在于用户列表中,用户可以在订阅号消息列表右上角切换到订阅号对话模式,查看历史消息。
“阅读效率优化”功能目前正在灰度测试中,微信方面表示将根据内测结果确定正式上线时间。微信正在着手改变公众号生态,近几天新变化接踵而来,包括“相册”模块灰度测试、消息区支持多次回复、推荐搜索组件上线等。